刀刻精神:太阳将永远照耀 | 崇正2020秋拍

日期:2020-12-25 09:19:25 来源:广东崇正

拍卖 >刀刻精神:太阳将永远照耀 | 崇正2020秋拍


广东崇正2020年秋季拍卖会

预展时间丨2021年1月5-6日

拍卖时间丨2021年1月6日(16:30)-1月7日

展拍地点丨广州东方宾馆会展中心(广州市流花路120号)

 支持现场竞投、电话委托竞投、崇正在线网络同步拍 

详情请询:020-83344380、83394856   

电话委托:13929579713

网拍客服:18819155972





 

自 1931年鲁迅发起新兴木刻运动开始,我国现代版画发展至今已有七十年历史。现代版画是中国革命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诞生时便和国家的解放、建设事业息息相关,与人民群众的命运血肉相连。一大批版画家是以艺术家和革命战士的双重身分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以刻刀作为战斗的武器,在抗战岁月里雕绘人性之花。



抗战时期:延安木刻开启中国版画新局面 



1938 年,鲁迅艺术文学院在延安成立并迅速聚集了大批美术工作者,当时学校主要以版画的教学和创作为主,主任是沃渣。为了响应中国共产党“文艺工作者到前线去”的号召,鲁艺倡导一条大众化、民族化的艺术道路,使新兴木刻开始克服西方化的倾向,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


若论延安木刻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古元(1919—1996)必然排在前列。他于 1938 年奔赴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当时同学有彦涵、罗工柳、夏风等人。古元在作品中吸收民间年画和中国传统木刻的阳刻法,创作出众多轮廓鲜明、易于大众理解,服务于群众的作品。他的不少创作因浓郁的乡土气息、独特的民族与地域特色成为新兴版画的经典。徐悲鸿曾在报上发表文章称古元为“中国艺术界一卓绝之天才”“中国新兴版画界的巨星”。



新中国时期:和平时代的审美转型 



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版画展览会”成功举办,这次展览标志着版画从战争年代转向和平年代的一个新起点。新中国的建立使整个社会进入了和平时期,版画创作也从激烈的斗争风格,转变为刚健质朴、明朗欢快、抒情优美的审美品格。这一时期的艺术创作,大都以肖像或群像展现了新中国青年一代充满憧憬、朝气蓬勃的精神境界。


得益于鲁迅先生的言传身教,力群、黄新波这批版画艺术家始终奉行一种人道主义精神,把笔触瞄准最真实的人民百姓,关注生活的苦难。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版画艺术在主题和风格上均有阶段性变化,社会环境的变化使黄新波在作品中更多地展现了人性的真善美和对美好未来的想象。从早期表现人世清苦,到晚年赞美人民的意志,黄新波始终以人道主义情怀,绘人间百态。


北大荒版画:套色木刻新语言 



除题材改变外,新中国版画第一次审美转换还体现在地域性流派的形成,其中又以北大荒版画最具影响力。北大荒版画的开创者主要有晁楣、张作良、张祯麒、杜鸿年等,他们创造了一种和北大荒自然风光与开发荒原的生活场面相适应的套色木刻艺术语言,形成了北大荒版画构图宽广、景色深远、套色浓烈、生活气息浓郁的鲜明艺术风貌。


从历史的源流来看,任何一种绘画语言的创造发展都离不开所处的时代语境。而作为美术创作中最贴近大众的艺术类型,版画无疑展现了最鲜明的时代色彩。





晁楣  CHAO MEI

(b.1931)


晁楣,山东菏泽人。擅长版画。1949年参军在二野军大文工团美术队,从事业余美术创作。1958年致力军垦版画创作。1962年后在黑龙江美协开始专业创作。历任黑龙江省美术馆馆长,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黑龙江分会副主席。作品有《北方的九月》等。《春醒》获建国30周年全国美展二等奖。出版有《晁楣版画集》等。


lot1137

晁楣

解冻

一九六一年作

纸本套色木刻

30×58cm

签名:

28/50 解冻 晁楣 1961


CHAO MEI

b.1931

Thawing

1961

Print on paper

30×58 cm. 11 3/4×22 7/8 in.



lot1138

晁楣

第一道脚印

一九六〇年作

纸本套色木刻

30×36cm

签名:

36/50 第一道脚印 晁楣 1960

发表:

《晁楣版画》、《北大荒版画选》封面(1962年),人民画报、人民日报、《美术》、《美术家》(香港),北大荒玖区多种文史著作如《北大荒精神》,《拓荒者的回忆》、《北大荒文学艺术史》等封面和插图

展览:

1960年北大荒美术作品展、1962-1963年朝鲜、越南垦区版画展,1982年非洲五国版画展。

收藏:

中国美术馆、黑龙江省博物馆、广东美术馆、欧洲木版基金会。

说明:

此作品是北大荒版画学派开创期的经典作品。


CHAO MEI

b.1931

No.1 Footprint

1960

Print on paper

30×36 cm. 11 3/4×14 1/8 in.



晁楣作为北大荒版画的开创者,其作品反映了黑土地劳动者艰苦创业的精神,塑造了有刚健、乐观的北大荒人形象。代表作《第一道脚印》在同行间、社会上都广受关注,力群曾写道,“《第一道脚印》是一幅激动人心的木刻,描绘了转业军人进军‘北大荒’初探荒原的情境。在有限的画面中表现出生活的广阔境界,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第一道脚印》抓取并表现了北大荒第一批建设者挺进荒原,雪夜踏察的艰难,刻画了拓荒者无畏而乐观的精神,一个点烟的情节使画面颇有余味。作品所象征的信念与精神展现了红色岁月的时代脉搏,而作品本身的质朴深沉与隽永气质则像晁楣的其他诸多作品一样,跨越了时代,到今天仍具有着感人的力量。





古元  GU YUAN

(1919-1996)


古元,广东珠海人。擅长木刻、水彩画。1938年赴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后到农村参加基层工作,业余进行木刻创作,参加1942年在重庆举办的全国木刻展览会,徐悲鸿先生撰文称赞古元作品,称他为现代中国艺术界“卓绝之天才”。1951年创作新年画《毛主席和农民谈话》,获中央文化部颁发的新年画二等奖。曾参加革命博物馆的历史画创作。历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北京水彩画研究会名誉会长。


lot1143

古元

作寿

一九四六年作

纸本黑白木刻

17×25cm

签名:

作寿 古元 1946

著录:

1、《解放区黑白木刻》

2、《古元延安版画作品》

3、《古元木刻选集》

4、《明郎的天空、解放区木刻画集》


GU YUAN

1919-1996

Offering Birthday

1946

Print on paper

17×25 cm. 6 3/4×9 7/8 in.



lot1144

古元

烧旧地契

一九四七年作

纸本黑白木刻

28×18.5cm

签名:

烧旧地契 古元 1947

著录:

1、《中国现代版画史》 P118 岭南美术出版2010年

2、《李桦、古元版画》 P28 中央美术学院 1998年

3、《中国新兴版画五十年选集1931-1981》 P170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1年

4、《解放区木刻》 P31人民美术出版社 1962年

5、《中国新兴版画发展史》 P162 吉林美术出版社 1994年

6、《中国现代版画史》 P187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7年

7、《中国现代版画史》 P191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6年

8、《浴火存真——名辈版画联展画集》 P28 东方出版中心 2011年


GU YUAN

1919-1996

Burning Old Title Deed of Land

1947

Print on paper

28×18.5 cm. 11 ×7 1/4 in.



1945年11月,古元随鲁艺离开延安前往东北,因途中交通受阻留华北解放区,并在那里参加了土地改革运动,尔后转入东北解放区,又再次参加土改。《烧旧地契》就是他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作品描绘了土改中激动人心的一幕,农民们冲进地主宅院,将地主的土地房产契约翻搜出来一把火烧掉,升腾的火焰,敲锣打鼓、欢呼雀跃的人群,构成农民革命胜利的戏剧性画面。






黄新波  HUANG XINBO

(1916-1980)


黄新波,广东台山人。原名裕祥,中国第一代新兴版画家。少年时就读台山县立中学。1933年参加上海反帝大同盟、中国左联、上海左翼美术家联盟,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绘画、木刻,在鲁迅直接指导下开始木刻创作,参与组织MK木刻社。1935年赴日本留学。1936年回国,参与发起成立上海木刻者协会。1939年至1941年春,在桂林任教,是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主持人之一,参与主编《救亡日报》和《漫木旬刊》等。皖南事变后到香港参加中华全国漫画家协会香港分会活动。1943年在桂林出版木刻画册《心曲》。1944年进入英国东南亚盟军心理作战部工作。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随该部到香港任《华商报》记者,同时发起组织人间画会、人间书屋。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广州军管会文艺处美术组组长、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教授兼美术部主任、广东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委员、省文联副主席、中共省委候补委员。1980年3月7日在广州病逝。创作版画600多幅,出版画册有《路碑》《新波画册》《不倒的红旗》《黄新波木刻选集》《春华散记》《新波版画集》等。


lot1136

黄新波

和平与幸福的保证

一九五八年作

纸本黑白木刻

36×26cm

签名:

和平与幸福的保证(木刻) 黄新波 1958

钤印:

新波手拓

著录:

《新波版画集》 P62 人民美术出版社。


HUANG XINBO

1916-1980

Soldier with Gun

1958

Print on paper

36×26 cm. 14 1/8×10 1/4 in.



《和平与幸福的保证》以大面积的黑铺陈出深夜静谧的气氛,以细笔刻画的白来表现细节,描绘士兵坚守岗位保护城镇,男孩安心入睡的画面,灵活的黑白处理和细致规整的刀法,营造出一种典雅的氛围。


黄新波年轻时与鲁迅关系密切,被视为新兴木刻运动的主将之一。他在学生时期深受德国版画家珂勒惠支(Kathe Kollwitz)影响,后来又从美国艺术家肯特(Rockwell Kent) 中吸取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手法。黄新波的用刀刚健、分明、细腻,版面平静严谨,作品独具寓意。鲁迅去世后,黄新波担起继续推动新兴版画运动的重任,他同力群、白危、江丰、陈烟桥等人成立上海木刻工作者协会。他在宣言中开宗明义地写道:“中国新兴的木刻,一开始,它就是在斗争的。”






郑野夫 ZHENG YEFU

(1909-1972)


郑野夫,浙江乐清人。1931年毕业于上海美专。左翼美联成员。曾任全国木刻协会常委。全国解放后,曾先后任中华全国木刻协会常务理事,上海美协理事,中国美协第一届理事和副秘书长。


lot1148

郑野夫

版画一组

一九三五年作

纸本黑白木刻

17×11cm、12×15cm、16×10cm、16×11cm

签名:

愤怒的学生 1935年 野夫、难逃的人群 1935年 野夫

女人之间 野夫 1935年、喧闹的舞厅 1935年 野夫

著录:

《版画纪程、鲁迅藏中国现代木刻集》


ZHENG YEFU

1909-1972

A Set of Engraving

1935

Print on paper

17×11 cm. 6 5/8×4 3/8 in; 12×15 cm. 4 3/4×5 7/8 in;

16×10 cm. 6 1/4×4 in; 16×11 cm. 6 1/4×4 3/8 in.





李彦鹏  LI YANPENG

(b.1958)


李彦鹏,河北深泽县人。1981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任青岛大学美术学院版画工作室主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作品为中国美术馆、深圳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四川神州版画博物馆、广东美术馆、青岛美术馆、美国波特兰国家博物院、欧洲木版基金会、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美术馆、日本信州版画协会、韩国木版研究会等多国家美术馆、博物馆收藏。



lot1135

李彦鹏

牧羊女

二〇〇二年作

纸本版画

55×80cm

签名:

A/P 牧羊女 LiYanpeng 李彦鹏 2002 

印:


LI YANPENG

b.1958

Shepherdess

2002

Print on paper

55×80 cm. 21 5/8×31 1/2 in.






力群  LI QUN

(1912-2012)


力群,山西灵石人。1931年考入国立杭州艺专。1933年组织“木铃木刻研究会”,加入左翼美联。此后创作了一系列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每次都寄给鲁迅审阅。鲁迅逝世时,他为鲁迅现场画遗像四幅。1940年到延安,任鲁艺文学院美术系教员,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曾创办《山西画报》,担任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全国解放后,先后任山西省文联主席,山西省书画院院长,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美协书记处书记,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


lot1139

力群

太行山风景

一九五五年作

纸本套色木刻

34×26cm

签名:

太行山风景 7/10 力群 1955年作


LI QUN

1912-2012

Scenery of Taihang Mount

1955

Print on paper

34×26 cm. 13 3/8×10 1/4 in.



lot1140

力群

社干会后

一九六〇年作

纸本套色木刻

42×31cm

签名:

社干会后 17/20 力群 1960年作


LI QUN

1912-2012

After Meet

1960

Print on paper

42×31 cm. 16 1/2×12 1/4 in.





宋源文  SONG YUANWEN

(b.1933)


宋源文,辽宁大连人。中国杰出的风景版画家,长期致力于中国当代版画的组织和领导。毕业于中央美院版画系,曾任中央美院版画系主任、教授,中国版画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国美协版艺委主任,《中国版画》主编。其作品先后被中国美术馆、大英博物馆、德国路德维希博物馆等艺术机构收藏。



lot1141

宋源文

春曲

一九七九年作

纸本套色木刻

28×49cm

签名:

11/30 春曲 宋源文 1979.12


SONG YUANWEN

b.1933

Spring Song

1979

Print on paper

28×49 cm. 11 ×19 1/4 in.





彦涵 YAN HAN

(1916-2011)


彦涵,江苏人。艺术教育家,版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美协第二届理事、第三届常务理事、书记处书记,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著有《彦涵版画集》《彦涵画辑》《彦池插图木刻选集》等。



lot1145

彦涵

诉苦

一九四七年作

纸本黑白木刻

14×19.5cm

签名:

诉苦 彦涵 1947年

钤印:

彦涵


YAN HAN

1916-2011

Old Farmer Complain

1947

Print on paper

14×19.5 cm. 5 1/2×7 5/8 in.



lot1146

彦涵

慰问

一九四六年作

纸本黑白木刻

17×21.5cm

签名:

慰问 彦涵 1946年


YAN HAN

1916-2011

Sympathy

1946

Print on paper

17×21.5 cm. 6 3/4×8 1/2 in.





沃渣 WO ZHA

(1905-1973)


沃渣,别名程庆福,浙江衢县人。1932年投身木刻运动,铁马版画会成员,直接受到鲁迅先生指导。193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历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华北联合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东北画报社创作部部长,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主任。作品有木刻《旱年》《水灾》《五谷丰登》《把牲口夺回来》等。


lot1147

沃渣

爆竹声声

一九三二年作

纸本黑白木刻

14×14cm

签名:

爆竹声声 1932年 沃渣


WO ZHA

1905-1973

Sound of Firecrackers

1932

Print on paper

14×14 cm. 5 1/2×5 1/2 in.

编辑: 唐晓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055321958、18955186978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