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为徒沧趣楼(一) | 崇正2020秋拍

日期:2020-12-29 10:32:35 来源:广东崇正

拍卖 >与古为徒沧趣楼(一) | 崇正2020秋拍


广东崇正2020年秋季拍卖会

预展时间丨2021年1月5-6日

拍卖时间丨2021年1月6日(16:30)-1月7日

展拍地点丨广州东方宾馆会展中心(广州市流花路120号)

 支持现场竞投、电话委托竞投、崇正在线网络同步拍 

详情请询:020-83344380、83394856   

电话委托:13929579713

网拍客服:18819155972






这是一个深藏古韵的专场,大类包括书画、金石,参以少量稿本和印谱。上至唐代和北宋写经外,晚明至民国及至近现代书画、金石精品,林林总总,明清两代名家书画最是“有嚼头”,大抵可窥见沧趣楼主人兴趣所在。


因内容庞博,藏珠蕴玉,本号拟分两期推送此中精品,此为一,敬请期待后续推送。



773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北宋雷峰塔藏“陀罗尼经卷”

水墨纸本 

手卷

7.5×211 cm



按:《雷峰塔藏陀罗尼经》北宋时吴越王钱俶刊行之经卷,原经卷藏于杭州雷峰塔塔砖中。1924年9月25日,杭州西湖雷峰塔倒塌,于砖孔中发现千余卷《宝篋印经》。卷首扉画前印有“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国王钱俶造此经八万四千卷,捨入西关塔永充供养,乙亥八月日纪”,其时为宋开宝八年(975年),也即钱俶降宋前三年。常见宋版古书,皆为南宋刻本。而此经卷为北宋时期刻本,且品相完好,殊为难得。雷峰塔经是研究中国早期印刷术的重要实物证据,倍受各方重视。雷峰塔经据称雕刻八万四千卷,故版本众多。在2010年7月11日国家图书馆举行的雷峰塔经版本研讨会上,李致忠先生指出,根据目前所见出土的雷峰塔经中,有些字体、版画明显不同,可见不是相同经版所印。而白化文先生提出:与印刷专家探讨后,了解到一块板刷印一千多次就会成为邋遢板,目前要研究雷峰塔经到底是几套板印刷而成。如若真的像雷峰塔经开首所刻,有八万四千卷,每套版印刷千部则已坏,则当时当雕刻七八十套板。本次现身崇正拍卖之雷峰塔经卷品相较为完整,是为难得。



775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董其昌 真行草书合册

水墨纸本 

册页十开题跋三开

题25.5×38 cm.×3;字25×38 cm.×10

说明:文物商店旧藏,有标签。


藏家:张玮(1882-1968),字效彬,号敔园,河南固始人。早年留学英国,归国后任北洋政府驻俄罗斯总领事。后专事文物研究和收藏。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葛世振 行书诗卷

水墨花绫本 

手卷

26×235 cm

注:上款之“次嵒”或为郑为光,安徽歙县人,字次岩,一作次严,号晦中。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授翰林庶吉士,历官广东道监察御史。

说明:旧题“明葛状元行草诗卷”有误。葛世振为明崇祯十三年榜眼。




780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王铎 临张旭书

水墨绫本 

立轴

163×50 cm


说明:宋小濂旧藏并题签。宋小濂 (1860-1926),字友梅,吉林省双阳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工诗善书,被喻为“吉林三杰”之一。




783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宋旭 风云际会

设色纸本

立轴

181×93 cm

说明:文物商店旧藏

著录:1.徐邦达《改订历代流传绘画编年表》P100,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2.郭味蕖《知鱼堂书画录》(见《郭味蕖艺术文集上纪念郭味蕖先生诞辰100周年》,第405-406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出版)。

3.郭味蕖《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P190,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年1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1982年3月第二版第三次印刷。



按:石门山人宋旭为有明一代宗师沈周之学生,善画山水,兼善人物,万历年间画名重于海内。其风格,山头树木,皆苍劲古拙,巨幅大幛,最有气势。是幅《风云际会》,写风雨突至之情景,全幅暴雨若电,贯穿山树,期间之各色人物,屋中之人与屋外之人,描摹纤毫毕现:撑伞者、骑行者、持物奔走者、牵马者、小店应接者,将暴雨方至时之动态展现画面。中国画山水向为静态居多,如宋旭此作老笔纷披,奔雷若惊,具有霹雳气魄者,极为少见,是画作于明代万历乙巳,为万历三十三年(1605),宋旭八十一岁,是其晚年的精品之作。





784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薛素素 兰竹双清

水墨纸本

立轴

64.5×26.5 cm

说明:此作于1924年2月25日发表于《金石书画》注明为顺德胡氏有所思斋藏。据签条“宋荔裳题、有所思斋藏”可知,画面“安雅堂珍赏”为宋琬手笔。宋琬(1614-1673),山东莱阳人,清初著名诗人,著有《安雅堂集》。

出版:《金石书画》第十六期第三版,中华民国念四年二月二十五日。



按:有明一代,奇人异士尤多,巾帼亦然,不让须眉。活跃于万历期间的名妓薛素素即其一也。素素原籍苏州,随母流寓嘉兴、南京。其人不仅精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更会骑马射弹,时人称之为“十能才女”。

素素才技过人,名动公卿,她为后人所艳传的即其强大的朋友圈。几乎当时有名的文人学者都与之有交集,如沈德符、胡应麟、李日华、王穉登等,其中沈、王与之有过感情纠葛,又如董其昌为之写字、钱谦益为之作小传,宜乎其艳名流播千古也。

素素山水兰竹,落笔而成,兼擅白描人物、草虫花鸟,除了其天资聪颖,据传曾得董其昌指点。其传世作品,兰竹人物俱有,如故宫博物院藏有其《兰石松梅图》等,南京博物院藏有《吹箫仕女图》等。是幅《兰竹双清》画作,竹主兰辅,清逸秀发之姿,虽数百年而不减,可以想见其人之风致,先后有安雅堂、清代荣郡王南韵斋及戴培之等人鉴藏,足见世代宝爱之情。



785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赵之璧 山水

水墨绢本

立轴

95×40 cm



787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唐寅 修竹茅亭图

设色纸本/设色绢本

立轴

唐寅96×34.5 cm;顾沄112×42 cm;顾麟士135×39 cm

注:吴大澂旧藏,吴湖帆、褚德彝等题跋。本标的附顾澐、顾麟士临唐寅《修竹茅亭图》两帧。

说明:1.本作品来源自纽约苏富比“中国书画”专场第19号拍品,1995月9月。

2.上海博物馆编《吴湖帆书画鉴藏特集》P30,编号167有唐寅《茅屋蒲团图轴》,藏地为“辽宁省博物馆”,然查辽博藏件为王文治题跋。吴湖帆收藏题跋者,或即此件。


诗文著录:1.《故宫博物院藏历代绘画题诗存》P176,山西教育出版社,1988年。

2.《唐伯虎诗文全集》P58—59,华艺出版社,1995年。

3.《唐伯虎题画诗•唐伯虎年谱》P6,苏州文史第25辑,1998年。



唐寅《修竹茅亭图》(左)

顾澐、顾麟士临唐寅《修竹茅亭图》两帧


按:唐寅《修竹茅亭图》绘峰石如云,下有茅屋,屋角飞瀑直下,石桥当门,流水环曲。侍童捧书行于桥上,有高士抱膝坐蒲团观书,其旁修竹高耸,有凌云之致。图上题诗(诗载《唐伯虎诗文全集》卷三):“虚亭林木里,傍水着阑干。试展蒲团坐,叶声生早寒。”

裱边吴湖帆题跋:“六如修竹茅亭图,生平得意笔也。余所见不只一本,各尽景物,无不神妙。或规宋人法度,或袭元人逸韵。此帧纯守东村师法,自有书卷气味,非寻常庸史可及。壬申花朝题于梅景书屋,吴湖帆。”

这段题跋里明确指出吴湖帆见过不只一本《修竹茅亭图》,“各尽景物,无不神妙”。其实唐寅的复本画现象并不少见,如台北故宫藏《山水》与《草堂话旧图》,这两幅画的构图几乎完全相同。江兆申先生以其作为画家与鉴赏家的经验论述到:“画家应酬多的时候,并不难在落笔,而难在选题与构想,所以常常会使弄小狡狯”。唐寅在当时以才子名满天下,求画者必接踵而至,忙不过来的时候,采用同一稿稍作改动也在情理之中。正因为《修竹茅亭图》是唐寅“生平得意笔”,所以反复创作,这种观点恰与吴湖帆不谋而合。

此外,吴湖帆论及此作笔墨,“纯守东村师法,自有书卷气味”。“东村”指的是唐寅的老师周臣,用笔径直有力,山石多学马、夏用侧锋斧劈。《修竹茅亭图》中山石、陂陀多以小斧劈皴兼施披麻皴,笔墨明显要蕴藉的多。相传有人曾问周臣,为什么他的画反逊色于他的学生唐寅,周臣答曰:“只少唐生数千卷书”。吴湖帆此处引用这一典故,说明他认为《修竹茅亭图》足可证此观点。与周臣相比,唐寅取景扼要,竹林为免闭塞,全用云气隔开,使人有胸襟旷朗之感。用笔秀而不枯、纤而不弱,杂以皴染,生动有致。

吴湖帆特别欣赏唐寅,曾说:“六如居士画,昔人论曰‘远攻李唐、足任偏师’,而不知其疏宕处得力于夏禹玉甚深。又能以南宋之韵表北宋之骨,正所谓运百炼钢若绕指柔者,发千古画苑奇格,不独与沈(周)、文(徵明)角胜一时也。”他曾经收藏鉴题过的唐寅画作如今几乎都是各大博物馆的重要馆藏,极少数为私人收藏。

与吴湖帆的题跋并重的是,画上另一位金石考古学家、书画鉴赏家——褚德彝的题跋。观褚之题,谈及此画“用笔犹有元人逸致”,确为具眼之论。褚德彝并提到《修竹茅亭图》“下角有愙斋藏印,足为是幅增重矣”。愙斋即吴大澂,晚清时期著名的金石收藏家、文字学家和书画家。他一生嗜好收藏,对各地所出之金石、书画、印玺等古物的搜罗不遗余力,在晚清收藏界和学术界都有广泛影响。吴湖帆在祖父过世后继承了众多家藏名迹,《修竹茅亭图》为吴大澂旧藏,同属祖孙递藏之物,吴湖帆在题跋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祖传藏品的珍惜之情,此亦足可为艺林增添又一段翰墨佳话!


788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陈洪绶 赏梅图

设色绢本

立轴

76×47 cm;诗堂16×47 cm

说明:苏庚春题诗堂。吴灏(字子玉,号迟园)题边跋。





795
- 左右滑动浏览长图 -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朱本 秋山行色图

设色纸本

引首:28×103 cm;画心:28×108.5 cm;跋:28×134 cm

76×47 cm;诗堂16×47 cm

说明:上款之小池为董洵(1740-1809),字企泉,号小池,又号念巢。浙江山阴人,曾官通判,弃官后,落拓京师,卖印为生。与同时人余集、黄钺、赵秉冲、罗聘等友善,为罗聘刻印独多。



按:此为有关印人董洵生平的一件画作,题跋累累,关涉乾嘉时期数位文人学者,值得研究。

此卷画作,为嘉庆戊午(1798)朱本应小池吟长出都南返而作,“属作秋山晓发小景,爰拈云西老人意应之”。画面上油壁驴车二、车夫数人,寒林漠漠,一派北方风味,二车之间一车夫正在向骑马者通告,将整个画面联系起来,极具动感。这也是典型的清代行旅标配,是官宦携带家眷的写实照,据后跋可知,乃是“白发奉老亲”。翁方纲题诗云“茆店征轮影,林皋落叶声”、“济上还邗上,霜晨渐雪晨”,与画作各尽其美,都透露出一种寒荒之感,让观者身临其境,顿感北地旅人早发旅途的辛苦。

朱本字素人,为清代扬州画家,故自署竹西,工山水人物,其题跋中的“拈云西老人意”,即指仿元代大画家曹知白的画风。上款小池吟长,即清代中期著名的篆刻家董洵(1740—1812后),字介泉,号小池,浙江山阴(今绍兴)人。董洵与蒋仁、黄易、奚冈、张燕昌等人,是清代篆刻浙派前期的代表人物,曾经官通判一类的小官,好游历,这卷《秋山行色图》正是表现他从京师出发的主题画,题跋颇涉其交往和事迹,题引首者为永保,满洲镶红旗人,大学士温福之子,勒保之弟。以官学生考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迁侍读。跋语中提到的瑶华道人,即爱新觉罗•弘旿(1743-1811),系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孙,爱新觉罗•胤秘第二子。弘旿能诗,工书画,以三绝称,跟随宫廷画家董邦达学画,论者称其“山水得董、黄之妙谛。”题跋中还有铁保、翁方钢等人的题诗。后跋中则有周厚辕、余集、李宗瀚、吴锡麒等人,均为当时有文名、书名的高级官员,于此可以看出董洵虽然官位不高,但他结交的都是当朝名家,这其中有很大的原因是他在当时的篆刻名声很大,传说董洵给扬州画派画家罗聘刻了很多印,据李宗瀚的诗跋中提到“谓两峰道人,时新归扬州”,可见董洵的交游圈子。加上乾嘉时期讲究金石的时代风气,董洵能有这么多朋友的“加持”也就不奇怪了。是卷图画虽为董洵纪游,然通过其主题及创作阵容,可揭示出董洵这位篆刻大家的生平,亦有补于对其篆刻成就的研究。


803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僧六舟自署画像 吴昌硕题赞

设色纸本

立轴

115×71.5 cm

注:匡仲英题签 :六舟上人画像吴昌硕题跋,仲英匡时署。




804

请将手机横屏看图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陈鸿寿 三清图

设色纸本

手卷

24.5×130 cm

注:文物商店旧藏,有标签。

藏者:李在铣(清)名候,字芝陔,一字子皆,号六亩道人,河北涿鹿人。曾为涿州知府。富收藏,精鉴赏。与翁同龢、宝熙友善。




标签



806

- 左右滑动浏览长图 -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庆宽 载涛航空

设色绢本

手卷

画心33×64 cm;庆宽自题33×63 cm;后跋33×167 cm

著录:1.《铁岭市志•人物志》科学普及出版社,1999年。

2.《铁岭历史名人》铁岭市地方志办公室编,1991年5月。

3.《银州文史资料》第二辑,政协铁岭市银州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86年。




按:清代宫廷画家庆宽的《载涛航空图》,关涉到晚清灭亡前宣统新政的举措,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值得重视。

庆宽(1848—1927),一字筱珊,别号松月居士,正黄旗人,原籍铁岭。善绘画,精鉴别,早年学习工笔,花卉、翎毛、草虫,无一不精,早年受到醇亲王奕譞赏识,供职于醇亲王府,后供职于内务府,历任内务府员外郎、堂郎中等职。庆宽在内务府时,奉旨绘制了大量宫廷历史绘画,如光绪大婚的典礼图、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典礼图,均由其奉旨绘制,为晚清研究宫廷礼仪、风俗的珍贵材料。光绪十二年,庆宽随醇亲王奕譞、李鸿章等人至天津巡阅,庆宽奉命绘制了海军船坞、鱼雷厂及航海巡阅图,这是我国早期海军军事建设的珍贵图像。

庆宽绘制军事纪实图不止这一次,且同样与醇亲王家有莫大渊源。1909年,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登极,年号宣统,载沣作为摄政王,任命自己的六弟载洵出任海军大臣,七弟载涛出任陆军大臣,准备进行一番军事改革。载涛(1887—1970),即涛贝勒,还负责训练皇室的禁卫军。载涛为建立新型的禁卫军队伍,组建了16人的军事考察团,于1910年2月开始前往日、美、英、法、德、意、奥、俄等八国进行环球陆军考察。载涛一行受到了上述各国高规格的接待,而各个先进国家的军事设备,令军事考察团大开眼界,到达德国后,考察团观摩了著名的克虏伯兵工厂的火炮试射,德皇还邀请世子载涛试乘飞艇气球,这是当时轰动一时的大事。

20世纪初,工业革命带来的现代化,已经在西方各国蒸蒸日上,即如载涛考察团在欧洲的考察经过,在当时已经有照相机准确地拍下这一历史留影。然而,对清帝国而言,诗以咏事、图以纪功的传统依然存在,记录载涛试乘飞艇这一大事的,除了摄影技术,还有中国传统绘画,即宫廷画家庆宽所绘的《载涛航空图》。

江朝宗作为拥护清室的军阀,作《咏涛贝勒在欧洲航空诗》,以示祝贺,首先想到请庆宽为之绘图,以纪其盛况。画中结合中西画法,飞艇、飞机、建筑、中外将士,无不惟妙惟肖,又深具时代特色,这一画卷,记载了航空军事的重要历史,展现了中国军事现代化起步时与西方的交流和学习,而庆宽也运用他高超的绘画手段,给宫廷绘画这一形式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除了庆宽的诗画之外,还有江朝宗、吴炳湘、张广建等军阀题跋,属于清末历史绘画的艺术珍品,对于研究军事史与外交史来说也是无比重要的历史价值。

在这趟环球军事考察过程中,载涛军事考察团接触到的飞机、汽车、火炮等新型战争武器,令他们大开眼界。据庆宽的题跋云,载涛试乘之后,“旋购飞艇两架以归,即于南苑度地设校招生”,可见回到中国以后,载涛准备大施拳脚。据载,考察归来,载涛出任军咨大臣,可惜清祚不久,无法一展抱负,而庆宽所绘的这卷《载涛航空图》,更显出历史深处的回声,令人深思。



807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刘维善 霭园图(樊增祥、陈曾佑等题)

设色纸本

手卷

画45×161 cm;字45×298 cm

注:文物商店旧藏,有标签。



按:此为武昌名园“霭园”的缩景图,故址在今湖北武昌崇福山麓,原为明楚王朱桢遗址。乾隆间为处士刘锦堂所得,并在崇王府故基上建为私家园林,历三十余年始成,名“刘园”。刘园广数亩,因山而建,山水池台布置得体,幽邃静逸,时学士吴百华为题门额为“霭园”,为文人墨客觞咏胜地。惜于咸丰间毁于兵燹。西人拟重金求购遗址,为刘氏后人所拒。此图为刘氏后人刘维善忆写霭园全景,一丘一壑,惨淡经营。复得樊增祥、陈曾佑诸诗人题咏,为鄂州之重要文献。



808

请将手机横屏看图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李孺 太常仙蝶图

设色纸本

手卷

33×146 cm

著录:1、《清末民初云烟录》P60,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6月。

2、《蕙风词话辑注》P516,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

3、《临浦楼论诗词存稿》P336,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

4、《华学》第九、十辑(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5、《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P451,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

6、《朱彊村年谱》P209,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6月。




810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吴昌硕、任伯年等六人 山斋清品

设色纸本

镜片

121×49 cm

说明:广州集雅斋旧藏


按:上款之秋农为吴谷祥,此帧为任伯年、吴昌硕、金德鑑、陆兰生、金尔珍、顾若波、朱偁诸胜流为吴谷祥合作者。各使看家本领,故极精采。陆兰生为金德鑑妻,书法雅秀,远宗兰亭,近师赵董,夫妇合作,矜赏一时。



811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齐白石 达 摩、竹笋两帧

设色纸本

镜片

达27.5×19 cm;笋27×19 cm

说明:胡佩衡旧藏。

出版:1.《立言画刊》,1938年,胡佩衡推荐立言画刊发表。

2.《白石留韵—齐白石逝世50周年纪念》第211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

3.《齐白石绘画集•中国著名书画大师》第125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

著录:1《白石留韵-齐白石逝世50周年纪念》第209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2《齐白石绘画集•中国著名书画大师》第124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






819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居廉 花卉草虫册

设色纸本

册页八开

25.5×25.5 cm.×8

说明:“东官莫氏”为莫伯骥藏印。著名藏书家“五十万卷楼”主人。





826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袁克文 行书七言联

水墨纸本

立轴

183×29 cm




830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罗振玉、狩野直喜 书法

水墨纸本/水墨绫本

镜片

罗24×17 cm.×8;狩24×17 cm;22×12 cm;37×26 cm;绍27×24 cm

说明:附原装木盒。




839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张伯驹 兰石图 行书

设色纸本

成扇

18×49 cm





885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田黄薄意陈宝琛用章

印文:沧趣楼

高4.5 cm.;长3.2 cm.;宽1.6 cm.;重54g



按:此长方形田黄印章,黄色娇美夺目,晶莹似冻,细腻温润。运用传统的水墨意境和构图,浅浮雕折枝梅花,浓黄处俏色为枝干,虬劲有力。刀法高超,于浅薄的石皮上展现多层透视的视觉景观。虽为掌上雅玩,但花卉的清香幽雅洋溢四周,意味悠远。此印印章为田黄石,约重54克,色泽淡雅柔顺自然,肌理细密,富含雾状橘囊纹绵密欲化,极具田石“细、结、润、腻、温、凝、”之六德,被列为田石的极品。印章簿意雕梅花图,因材施艺,工巧天成。以小圆刀开睨,运刀疏密有致,刀笔生花有如神助,手法洗练纯熟,刀过之处,神情毕肖,妙趣横生,于清润中见艳丽。

编辑: 唐晓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055321958、18955186978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