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5日 A厅









▲2020西泠秋拍
图录号: 923 吴宽上款,李东阳、王鏊、赵宽、毛澂、陈璚等唱和,张纯修补画、翁方纲等跋 吴宽宅园玉延亭图卷 水墨纸本 手卷 出版:1. 《书画鉴定100讲》P29,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 著录:2. 《半江赵先生文集》卷一,赵宽撰,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赵榆刻本。 3. 《朱卧庵藏书画目》,朱之赤撰,清代写本。 4. 《明史拟稿》卷一,吴宽赵宽条,尤侗撰,清康熙刻本 5. 《宸垣识略》,吴长元辑,清乾隆刻本。 6.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四十五,于敏中编著,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 《制义科锁记》卷二,同乡条,李调元撰,清乾隆四十三年雨村书屋刻本。 8. 《光绪顺天府志京师志十三》坊巷上,周家楣、缪荃孙编纂,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 9. 《京师坊巷志稿》卷上,清朱一新著,清光绪年间。 10. 《燕都丛考》p202,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年。 11. 《中国园林史》p164,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 12. 《燕都览古诗话》p136,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13. 《北京市志稿8宗教志名迹志》p513,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 14. 《故宫博物院十年论文选1995-2004》p666,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 15. 《历代词赋总汇明代卷第6册》p3575,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年。 说明:吴宽上款。 李东阳题引首及跋。 赵宽、毛澂、陆容、施文显、胡超、朱文、李杰、江澜、王鏊、陈璚、周庚、翁方纲共十三人题跋。 朱之赤、张纯修、彭冠生、谢佩真、龚玄稚旧藏。 裱内存明末清初朱之赤装裱。 按语:玉延亭为吴宽京师宅园中一景,曾为吴宽邀约文人举行雅集的重要场所。玉延亭在成化中于亦乐园内重构,时有沈周作玉延亭图,至清代张纯修时,惜图已佚,只剩引首及众人唱和。故张纯修以沈周遗意作画,补在引首。 本卷除张纯修和翁方纲外,其余唱和均为吴宽上款,且唱和者与吴宽联系密切,有其门生,亲友和医生。其中王鏊、李东阳是文人巨擘,陈璚为吴宽莫逆、赵宽为吴款弟子、毛澂为弘治六年状元、陆容称“娄东三凤”,另有施文显、胡超、李杰、江澜、周庚、朱文甚至是吴宽的私人医生的题跋。 本卷后有翁方纲长跋,据史料节录出唱和丢失的部分。朱之赤、张纯修、彭冠生、谢佩真、龚玄稚旧藏。画心内尚存明代装裱,赵宽赋用拱花笺,陆容用蜡砑砑光笺,陈璚、周庚、赵宽等人用砑花笺,由朱之赤骑缝章可知,至少不晚于明末。 毛澂与赵宽的书法《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中仅收一件,且《玉延亭赋》被收入《赵半江先生集》中置之卷一的首篇,本作对于赵宽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毛澂的《重修玉延亭记》也著录在《毛文简公集》中。卷后翁方纲仿吴宽手迹是我们目前能见到的翁方纲最早的书法之一。李东阳篆书尚存不多,各大博物馆共计数件,就引首篆书“玉延亭”而言,从写法上看,可能是当时为了刻匾。 从翁方纲题跋可知,本卷曾作为一手材料由时任编修朱筠(竹君)录入钦定《日下旧闻考》,指出《春明梦余录》与朱彝尊原书将玉延亭、海月庵位置定为皇城之西为不实传闻。此举改写了之后北京志史和建筑史中造园的考订。因此不仅在艺术史,在园林史上也是重要事件。 画心:120×24.5cm 引首:72×24cm 题跋:85.5×22cm 120×24.5cm 179×22.5cm 140×22cm 199×22.5cm 24.5×184cm 估价RMB: 6,000,000-9,000,000









《朱卧庵藏书画目》,朱之赤撰,清代写本。


毛澄为弘治六年(1493)癸丑状元。
引首原款题为辛丑,后改为甲辰,可见毛澄此书最初于三年前之辛丑已写成。
紧接李氏引首的是赵宽、毛澄的《玉延亭赋》及《重建玉延亭记》,讲述了玉延亭初建和重修故事。随后系清康熙年间书画家、鉴藏家张纯修所画《玉延亭图》。据张纯修款识可知卷子前原有沈周所画《玉延亭图》,但沈画因故失去。而实际上,沈周是否画过《玉延亭图》还有待商榷,在其之前的鉴藏家朱之赤著录也未录沈之画。沈周的“有竹居”是吴宽、王鏊、陈璚、李杰等人还乡时常去的地方,在沈周《有竹居图卷》后,还有四人的题诗。但还未见诗文或信件表明吴宽请求沈周绘制过《玉延亭图》。张纯修所补绘的《玉延亭图》倒是略近沈周《有竹庄中赏月》一图。






《宸垣识略》,吴长元辑,清乾隆刻本。



《半江赵先生文集》卷一,赵宽撰,明嘉靖四十年 (1561 年 ) 赵榆刻本。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四十五,于敏中编著,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