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元代文豪汤显祖的这句话,囊括了徽州的人文之美。而层层叠叠、自成一派的徽州竹雕也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洪建华是徽州竹雕代表性传承人,他出生于黄山市徽州区洪坑村。这是一个徽文化底蕴浓厚的古村落,其建立可以追溯至唐末。一千多年来,这里既不少大商贾,也出过状元郎,五座牌坊、四座祠堂、一座状元厅由此拔地而起,明、清风格的古民居鳞次栉比,精美的木石雕刻随处可见。受传统、典型的徽派建筑文化熏陶,从小就对雕刻感兴趣的洪建华,幼年起就开始无意识的感悟着徽派雕刻的神韵,他也因此拥有了独特的生命记忆。
一无学历、二无家传、三无师承,洪建华的拜师之路历经坎坷。
在父母的安排下,洪建华和舅舅学起了木工。木匠活儿一般三年学成,洪建华用功,两年半就学完了。出师之后,他感觉自己还是无法割舍对学习雕刻的渴望。一位朋友把他引见给了一位姓吴的木雕师傅,吴师傅欣赏这个年轻人拿刀的基本功,便留下了他。好景不长,三个月后,吴师傅怎么也接不到木雕活儿,只得劝这个新徒弟回了家。洪建华并不甘心。他打听到离家十里外有一位叫方新中的砖雕师傅,便去拜访他。方师傅问洪建华:"你为什么想学这个?"洪建华说:"我喜欢雕刻。"方师傅话里也很无奈:"喜欢不能当饭吃啊。"实际上,当时方师傅也只是偶尔才能接到砖雕活儿。找不到活干,他就开不了张、收不了徒。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了王金生老师身上。洪建华第一次接触到竹雕就是在王师傅家。那是一尊精致的弥勒佛雕像,只一眼,它便仿佛夺走了洪建华的呼吸。然而,王师傅对远道而来的年轻后生说:"你要知道,雕刻时常会没事干。没事干,你跟我学它干嘛呢?"拜师之路的坎坷令洪建华始料未及。
上世纪九十年代,洪建华找到镇里一家雕刻厂的老板,希望能留在厂里做竹雕。看过洪建华的作品后,老板欣然同意,但也直截了当地告诉他:由于他不熟悉竹雕,前期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工资。他只能先自己琢磨着做,作品能卖出去多少,相应地就能得到多少收入。就是在这里,洪建华认识了爱人张红云老师。张红云于洪建华,既是伴侣,也是同道。
洪建华离开雕刻厂时,全国的手工艺行业正处于一个格外低迷的时期,很多工艺厂难以为继,纷纷倒闭。但要他转行,他是万分不愿意的。他笑着说:"其实当时我选择竹雕这条路,我爸妈对我意见很大的。他们觉得辛辛苦苦培养我去学成了木匠,我却非要干这个没钱赚的活,得不偿失。我想,我要是这么回去,村里人看到我吃了这么多苦,结果却是这样,肯定要笑死我。"
一次,他在屯溪老街的一家书店里看到了文物鉴赏大家王世襄写的《竹刻》。用洪建华的话来说,是这本宝书成就里他。这本书深入浅出的对中国竹雕技艺的脉络、名家、名作做了梳理。洪建华得到这本书之后,如获至宝。那天夜里,他不停地翻阅着这本书,几乎没有睡觉。毋庸置疑,《竹刻》为他再次打开了竹的世界:围绕在家乡房前屋后的这些稀松平常的竹子,经过雕刻竟可以变成如此多样和精美的艺术品!他还从书里读到,明末竹刻"嘉定四先生"中徽州人占了两位,嘉定竹雕的创始人朱松邻追根溯源也是一位徽州人。徽州有这样一门老手艺,我们怎么忍心看着它轻易地消失?他想,或许可以制作一些仿古竹雕工艺品,说不定能够得到有缘人的喜爱。果然,一个古玩店老板向他们递来了橄榄枝,用三百元钱买下了他的作品《八仙过海》。
这一年,夫妻二人在镇上租了两间房子作为工作室。这个小小的空间总共不到18平米,屋瓦做得不好,有时天上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床边、桌上到处摆着接水的盆子,整夜叮叮咚咚。一年房租只有五百块,然而即便这五百块,两人也是分期支付的。
当时,夫妻俩经常对着《竹刻》一书临摹练习。雕出了比较满意的作品,就兴致勃勃地外出推销。然而现实给了他们一记重击。即便是对他们的作品很感兴趣的人,最多也只愿出五十元钱购买。想到自己一连半个多月就只是坐在那里制作这件作品,没有进账,租房、吃饭的花销却无法避免,就感到前途渺茫。
后来,他们结识了来自上海、喜好徽州老竹木雕的凌老师。凌老师看过洪建华的作品,说:"你的基本功很好,但是作品的样式需要调整。"他经验丰富、知识渊博,常常能给两个年轻人一些有益的指点。在凌老师的帮助下,洪建华与张红云一方面磨练了自身技艺,一方面生意也做得很火红。由于订单不断,两人经常加班做活儿。
不过,对夫妻二人来说,只要能让自己作品的精彩为人所识、为人所爱,劳累已经算不了什么。"我们的社会大环境正在慢慢变好。"洪建华说,"我们始终相信,在这个社会里,只要我们勇于拼搏、勇于奋斗、勇于奉献自己的青春,现在哪怕再怎么苦,也总会苦尽甘来的。"
平时,洪建华喜欢把雕刻中碰到的问题带到梦里去想,睡觉也睡不踏实,起床后趁记忆还清晰,他又会急火火地跑到工作台前去处理。有一回,表姐陪他去医院做手术。被推出手术室时,由于麻醉的作用,洪建华似乎还处在半睡半醒的状态。他迷迷糊糊地说:"没想到因为麻醉,我终于睡了一个好觉。"听到这句话,心疼弟弟的表姐不禁潸然泪下。"其实对于我来说,疾病不是什么问题。一个好的心态对克服疾病是有帮助的。"讲起这些,洪建华脸上带着温和的微笑,竟是一派豁然。
除了用扎实的作品说话,洪建华也看到了传播在非遗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希望将各种各样的徽州雕刻作品予以展示,让无论是徽州本地人还是游客都能有机会了解徽派雕刻。"2013年,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洪建华和张红云投资建设了徽派雕刻博物馆。这是一个"前馆后厂"的展示馆,既有作品陈列,又有传习场所。建筑设计上采用徽派建筑风格,总建筑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
在筹建徽派雕刻博物馆的过程中,尽管担子很重、压力很大,洪建华的内心却愈发坚定:"没有博物馆前,我觉得能做出好作品、做出自己的成就,就已经很幸福了。但是修建博物馆时,我才发现,雕刻不再仅仅是我的个人生活,我也肩负着展示和传播几十位优秀非遗传承人的作品、宣传好徽州雕刻的责任。"这样的发现不但没有令他踌躇不前,反而再一次拓宽了他生命的广度,以及他作为一位徽派竹刻传承人的艺术使命与人生价值。
洪建华简介
生于1971年, 从事徽州竹雕、木雕的艺术创作三十余年,业余爱好园林、室内造景技艺。
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竹雕代表性传承人、全国技术能手、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中国木雕艺术大师,亚太竹工艺名匠、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安徽省六个一批拔尖人才(文化艺术类),“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2018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安徽省江淮杰出工匠;2019年非遗年度人物;
分别在中国改革报等报刊先后发表了《徽州竹木雕刻的艺术特点》等多篇专业论文,专著《徽州竹雕综合工艺研究》(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课题)一书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先后参与接待胡锦涛、汪洋、贺国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并在北京政协礼堂、韩国、香港、澳门、安徽省博物馆等地举办个人展,多次参加文化部的公益性非遗展示活动;作品先后荣获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和深圳文博会特别金奖及各类国家级金奖 ;
2006年竹刻笔筒《竹林七贤》被故宫博物院永久收藏,成为故宫上世纪50年代以来收藏的第一件现代竹刻作品;
2009年黄杨朩笔筒《农家乐》与竹刻《徽乡行》四条屏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有偿收藏;
2012年竹刻笔筒《相送图》等三件作品被安徽博物院收藏;
2018年竹刻笔筒《圣人泛舟》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2020年竹刻作品《皖南村居》图被世界技能博物馆收藏;
艺术人生多次走进央视(其中有央视《一锤定音》栏目、纪录片《大黄山》、《徽萃六记》、《探索.发现》手艺栏目、《乡土》.寻访竹林七贤、《乡土》手艺中国 竹雕、大师耀《乡土》、凤凰卫视《文化大观园》等;
先后被中央新闻联播、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化报等上百家媒体屡次报道,树立了徽州竹木雕在国内外的品牌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