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GARI INTERNATIONAL 25TH QUARTERLY AUCTION
预展 3月23日-3月24日
拍卖 3月25日-3月26日
古董珍玩III 文玩杂件及古代家具专场

精品预览

Lot902
清 黄花梨有束腰直枨马蹄腿如意云纹卡子花条桌
L:208cm, W:57cm,H:84.5cm

Lot905
清 黄花梨顶箱柜一对
L:83cm, W:49cm,H:192.5cm
顶箱柜成对,高过一人,属于中小型者,反而是顶箱柜中较为少见的尺寸。以黄花梨制成,局部包镶,以图轻便和结构之稳固。周身光素,四面平式结体,中设闩杆,门板面心、门框、边框皆平齐,以黄花梨屈曲变化的纹路和如玉似珀的色泽打动人心。下方设有闷仓,比例上较为阔绰,亦保持平素。腿足下方较高,使得顶箱柜整体高挑挺拔,其腿足间设修长的刀牙板,保持秀雅的整体风格。柜上设圆形铜面叶、合页,色泽明亮,与深色的黄花梨相互映衬。柜门内侧即柜内膛皆髹朱红漆,漆质细腻沉稳,高贵典雅。下方竖柜内中部设抽屉两具,将竖柜分为两层,抽屉亦保持平素,设铜垫片,瓜子形铜吊牌。柜侧山亦平素,下方亦设修长的刀牙板,与前方呼应。柜后背落膛,其上髹黑漆,发色纯正,保存完整。

Lot901
明末清初 黄花梨瓜棱腿平头案
L:109.5cm,W:66.5cm,H:80.5cm
平头案长方尺寸,用料整齐,即可充书案之用,又可搁置佛像、香炉之类,作供桌之用,无所不便,用途广泛。桌面攒框装两拼板面心,大顺纹料,纹路流畅,深褐色与橙色相间。边框较阔,选料接近,应为两两对剖而成,其上风化较沧桑。冰盘沿中间起洼线一道,下方有压边平线。腿足近圆,并以凸棱线脚和打洼线脚组成瓜棱式,颇富装饰效果。牙板较厚阔,直牙条,牙头与牙条或一木挖成,或平接,随木料大小而为之。牙头阔绰,明味浓郁,一任光素,只在下方挖委角,宛如花瓣,落落大方。堵头牙板做法较为特殊,建筑意趣浓郁,其两端突出,并挖成委角,托在抹头之下,长牙板出榫头插入堵头牙板侧面。一般所见,这种做法常见于带折叠或活拆结构的平头案处。腿足侧面设梯子枨,亦做成瓜棱状。
别例参考:黄花梨夹头榫小书案,苏州网师园藏,濮安国:《明清苏式家具》件76,第227页,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


Lot885
清乾隆 紫檀百宝嵌御题诗菊花插屏
L:67.3cm,W:26.5cm,H:69.6cm
此件插屏为典型宫廷风格,屏心为紫檀作边框,以双边线攒斗榫卯分割为多宝阁形式。屏心左上角白玉雕乾隆御题诗曰:“《御题菊花》底须泉上不篱东,潇洒延年晚照中。位置雅宜文石侧,介如风味本相同。”出自《题邹一桂画四首(其三)》。右侧玉石雕香炉、书卷、棋盘。中下部嵌玉磬、佛手、古玩摆件等。背面亦有黄地漆面嵌百宝菊石纹,纹饰极具画意,为书画与工艺美术的完美融合。整件屏风雕工细制,布局疏密有致,于平面空间营造立体多宝阁效果,为清代宫廷独创工艺。

Lot896
清 黄花梨带束腰内翻马蹄足炕桌
L:98.4cm,W:62.9cm,H:26.4cm
此件黄花梨炕桌为明式造型,风格简练,古意盎然。炕桌为满彻黄花梨,装芯板三拼,木质纹例对称,由同料开就。三穿带,稳固度较高,且倒棱细致。矮束腰采用假两上工艺,是费料的做法。抱肩榫结构规整、圆润,牙板不做线脚装饰,线条简练,四腿足方材,下承内翻马蹄足。整件炕桌造型虽然较为常见,但工艺极为考究,兼具稳固度与明式审美。类似造型可参考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桌案类·有束腰马蹄足鼓腿彭牙炕桌。(《明式家具研究》,74页,图乙2。)

Lot895
清早期 黄花梨高束腰炕桌
L:89.8cm,W:67.5cm,H:29cm
此件炕桌形制较为独特,为高束腰上下叠涩做法,具有高古供案类家具遗风,在视觉上提升了古朴感,是较为少见的做法。炕桌为炕上使用的低矮家具,是配合卧具使用的承具,因此此件炕桌的独板和拦水线工艺就极具实用功能,可保持卧具清洁。高束腰由矮佬和绦环板组成,其上作海棠形弦纹开光,以模仿鱼门洞,此举既增加了视觉层次,又不失厚重之意,搭配壸门牙板及外翻马蹄足,具明式风格,可谓匠心独运。

Lot906
清乾隆 紫檀满彻多宝格
L:31cm,W:19.3cm,H:57cm
此件多宝格为满彻紫檀,小器大样,应为炕上或案上家具,其框架其边线交圈,且搭配蘷龙纹角花,为耗费工时之作。多宝格下部双开柜门采用攒边打槽装板工艺,装芯板落膛起鼓,浮雕蘷龙捧寿图案,装饰繁密堪称“乾隆工”。此件家具另一独特之处在于,其后背板及两边侧山均为落膛起鼓做法,此工艺耗工费料,非宫廷、官府定制难以斫就,由此可见其珍。

Lot899
紫檀带束腰罗锅枨半桌
L:110.5cm,W:53cm,H:82.5cm
半桌为经典明式家具造型,因其体量适中,为八仙桌的一半大小,所以陈设位置相对灵活,深得大众喜爱。此件半桌满彻紫檀,桌面攒边打槽装板,装芯板五拼,素浑喷面下沿起边线,假两上,有束腰,抱肩榫下承直腿及内翻马蹄足。半桌通体素面,四面罗锅枨,退于腿足外面以内,不做格肩,减少线脚装饰,使整件桌子更加浑穆大气。

Lot897
清早中期 鸂鶒木攒围子七屏式小扶手椅
座宽:45.7cm,座深:38.5cm,高:80.8cm
椅以鸂鶒木制者,色赭中泛红,腻光欲流,制作极精细,虽然攒作功夫繁杂,但图案持续感强,此外不加雕饰,取得典雅娟秀的效果,兼以小巧的尺寸,十分可爱。围子七屏式,攒成灯笼锦式,形成疏朗通透的栏杆样式,园林意趣浓厚。其攒作皆是圆料,但凡是转角处,都是以大料挖出弧嘴,使得两个方向的枨子得以圆润相交,如同折股钗般内蕴力度,十分耐看。扶手前低后高,靠背处两头又高于扶手,上方并做成罗锅式,更增层次变化。靠背中间最高,三攒式,上段只装竖棂格两段,中段亦为灯笼锦,下段则为罗锅枨,虽有变化,却与他处呼应。座面攒框平镶板心为面,边框起泥鳅背,双压边线。圆腿足,之间连以罗锅枨,上附矮老连接座面边框。赶脚枨中腿足下前方略低,为踏脚枨,其他三面平齐,依然是圆枨。四面赶枨下附罗锅枨。腿足下附足套。此种样式的小扶手椅,见者有乌木、紫檀、红木等制者,鸂鶒木相对较少,造型几乎完全相同,凡十多张,皆是精工细作,令人咋舌,应是出自同一地区甚至同一作坊之物,从攒作功夫来看,应该江南地区工手,故宫博物院亦收藏有相同或相似的红木、乌木等制品,显然曾供奉内廷,上海博物馆亦藏有乌木制者。
别例参考: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藏明清家具全集·5·椅》件77,第354、355页,清中期 红木攒格围子扶手椅,故宫出版社,2015年。

Lot891
清早期朱漆彩绘戗金龙纹官皮箱
L:48.2cm;W:35.6cm;H:46.8cm
此件官皮箱尺寸较大,造型规矩,棱角打磨老道。盝顶,对开门,内五件抽屉,铜活完整,高箱座。整体表面髹朱漆地,内髹大漆,以黄、绿、黑色等彩漆描绘龙纹、折枝花卉、缠枝花卉,官箱顶部装饰一周卐字纹锦地,中间戗金云龙火珠纹,与箱门装饰内容保持一致。抽屉看面亦作彩漆戗金手法,可见制作工序之繁琐,装饰风格之华丽。此类戗金漆器官皮箱耗工费时,用料奢侈,属高级家具,自明代初期始,即为皇室所陈设,流行于明清两朝。

Lot911
明 祝枝山款楠木“云津晚翠”匾
L:139.5 cm W:49 cm
匾文:云津晚翠;枝山允明
钤印:吴下阿明;枝山氏
祝允明(1461-1527年)长洲人,字希哲,因右手有欹生手指,故自号枝山,世人称为“祝京兆”,明代著名书法家。擅诗文,尤工书法,特擅草书。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Lot892
清乾隆 紫檀嵌玻璃宫灯
H:85.5 cm
复杂造型的宫灯历来是少见的品种,因为这种宫灯只能在宫廷或王府等处悬挂保存,一旦取下,零件太多,年久必然残损破坏,故而历年见于拍场的宫灯少之又少。宫灯主体作八棱方形,上覆伞盖,下承底座,形成一个复杂的组合体,又有铜质竹节钩于上方作悬挂之用。四角盔顶式盖,盔顶上雕如意云纹,四个弯枨连接下方,其末端翘起作卷叶状,中间伸出花朵,悬挂流苏。下接蕉叶纹构件一圈,为八方形,亦如同一圈下垂的流苏。其下方收进,打洼并镂雕纹饰。再下方有外披的方如意纹花牙一圈,内为八方形糊纸构件,上描绘西番莲纹,下亦有一圈流苏。此为宫灯之上半部分。灯体部分以紫檀攒成八方斜角式,如同一个玲珑的多角绣球,竖向转折处有卷草纹扉棱。其内镶嵌画玻璃人物故事图,绘制精工,典型清乾隆宫廷画风,发色沉稳,保存相对完整,殊为难得。其下部为底座状物,中间打洼束腰式,最下方又承一周糊纸绘西番莲纹的构件。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