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迭色、色迭墨,林风眠四件代表作尽染光影

日期:2021-04-25 15:06:26 来源:永乐拍卖

拍卖 >墨迭色、色迭墨,林风眠四件代表作尽染光影




林风眠


林风眠是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上最具变革精神的艺术家之一,他系统地革新了水墨画,在继承中国传统绘画及融合西方现代艺术的基础上,发展出中西兼容,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及个人风格的视觉语言体系,打通了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藩篱,为中国画的发展开启了新的方向。正如他所说:“其实西方艺术上之所短,正是东方艺术之所长,东方艺术之所短,正是西方艺术之所长。短长相补,世界新艺术之产生。

永樂2021春拍精选四件林风眠重要时期人物、风景作品,《戏曲人物》《宝莲灯》,可一窥林风眠的戏曲画的发展轨迹,《俪人》和《戏曲人物》则是极为罕见地呈现了人物的瞬间动态《层林尽染》作为林风眠艺术晚期的作品在布局与色彩上都对传统水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四件作品充分探讨形式与内容、时间与空间、连续与对立等现代性主题,




层林尽染


林风眠(1900-1991) 
层林尽染
66x67.5cm
纸本设色
题识:林风眠。
钤印:林风眠印
展览:文脉——纪念林风眠诞辰120周年精品展,时间博物馆,北京,2020年
来源:亚洲重要藏家藏

风景画也是林风眠实践其艺术理念的领域之一,其风景画在构图、色彩与造型上均别开生面,尽脱窠臼,他将西方绘画中的定点透视法与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散点透视法结合起来,并引入印象派的光色技巧,打造出全新的山水格局。《层林尽染》是林风眠艺术晚期的作品,此幅画在布局与色彩上都对传统水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画中运用了山水画的散点透视法,有高远、深远、平远的空间设置,同时又缩短了透视距离,把所有景物几乎挤压在同一个平面中,不仅使景物更加丰富、集中,并且制造了一种视幻觉,营造出咫尺千里之感。林风眠还将浓郁厚重的色彩引入水墨画,采取“墨迭色、色迭墨”的着色技巧,并融合了许多印象派的技法,如逆光、冷暖等,形成色层错综重叠,光影流动变化的效果。画中以蓝灰冷色调为主,深沉的背景烘托出秋天漫山的枫树,画家通过强烈的对比色、互补色表现出明暗与冷暖的变化。林风眠将西方表现主义的装饰性色彩、印象派的光影技巧和传统山水画的格局结合了起来,而他最终所表达的则是知识分子的内在情感和文人山水的诗化意境。

“世界新艺术”
林风眠作为中国第一代留法学习的艺术家,他系统地革新了中国水墨画,在继承中国传统艺术及融合西方现代艺术的基础上,发展出中西兼容,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及个人风格的视觉语言体系,正如他所说:“其实西方艺术上之所短,正是东方艺术之所长,东方艺术之所短,正是西方艺术之所长。短长相补,世界新艺术之产生。”风景画是林风眠实践其艺术理念的领域之一,他的风景画在构图、色彩与造型上均别开生面,尽脱窠臼,他将西方绘画中的定点透视法与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散点透视法结合起来,打造出全新的空间格局,并引入印象派对于光线和色彩折射的观点,使水墨与色彩和谐交融,在装饰性的浓郁色调中渲染出悠然清寂的东方意境。

林风眠大约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创作风景画,其早期作品不多,总体风格接近于德国表现主义;从四十年代他开始进行融合中西画法的实验,并在真实的风景中寻找素材;五十年代是其风景画的成熟期,在其标志性的西湖与秋景系列中,色彩逐渐代替水墨成为画面主宰,具有强烈的形式感。八十年代移居香港之后,林风眠在桑榆晚景之年又迎来了一个创作高峰期,在香港的十余年间,他一方面继续完善着五、六十年代的创作模式,另一方面又不断突破自我,创造出一种华丽浓重的表现主义风格。《层林尽染》便是林风眠艺术晚期的代表性作品。

布局与色彩的改革
《层林尽染》构图饱满,在方形的画面上景物彼此堆叠,看起来十分逼仄,但是云雾的巧妙布局又使画面横向分割,形成近景山坡树木、中景山间屋舍、远景山峦的三段式章法,画家运用了山水画的散点透视法,如传统的深山幽居图一样,有高远、深远、平远的空间设置,同时又缩短了透视距离,把山峦、树木、房舍等景物几乎挤压在同一个平面中,不仅使景物更加丰富、集中,并且制造了一种视幻觉,营造出咫尺千里之感。

林风眠在色彩上也进行了改革,传统水墨画受制于材料的限制,很少表现光线的变化,但是林风眠显然不满足于平光的单调,在《层林尽染》中,他将浓郁厚重的色彩引入水墨画,采取“墨迭色、色迭墨”的着色技巧,并融合了许多印象派的技法,如逆光、冷暖等,形成色层错综重叠,光影流动变化的效果。画中以蓝灰冷色调为主,近景阴影中的山峦、坡地以重墨写出,中景、远景的山峦则在水墨上叠加一层石青,或直接以石绿绘出;山间的枫树处于光线照射下,以大红、中黄、柠檬黄等暖色绘出。深沉的背景烘托出秋天漫山的枫树,画家通过强烈的对比色、互补色表现出明暗与冷暖的变化。林风眠在此幅画中将西方表现主义的装饰性色彩、印象派的光影技巧和传统山水画的格局结合了起来,而他最终所表达的则是知识分子的内在情感和文人山水的诗化意境。


宝莲灯


林风眠(1900-1991) 
宝莲灯
66.6x66.5cm
纸本彩墨
款识:林风眠
钤印:林风瞑印              
展览:“芝麻开门”,2013
出版:
1.《林风眠》,人民美术出版社,1957
2.《现代美术家 画论·作品·生平——林风眠》,图版34 ,学林出版社,上海,1988

在二十世纪中国近现代绘画的发展与变革中,林风眠的戏曲人物画及其造型理论占据着一项重要的位置,他以传统京剧舞台的场景为依托,结合中西方美学之所长,跨越传统与现代的鸿沟,在色彩与形式结构,空间与时间的关系方面皆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突破。

林风眠大约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左右开始创作戏曲绘画,当时林风眠在杭州艺专任教,由于其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与主流艺术观念无法契合,他不得已离开学校,移居上海,在上海初期他常常看戏,本是为了派遣忧闷,没想到戏曲舞台上的分幕、形象、动作给他很大的启发,他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时间和空间的矛盾在旧戏里很容易得到解决,像毕加索有时候解决物体都折叠在一个平面上一样,我用一种方法,就是看了旧戏以后,一场一场的故事人物,也一个一个把它拆叠在画面上,我的目的不是求物、人的体积感,而是求综合的连续感。”林风眠逐渐探索出一种新的造型语言,将中国传统戏曲与西方立体主义的表现形式完美地结合了起来,为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开启了一个新方向,后来的当代艺术家如朱德群、赵无极等均在结构抑或色彩上受到了他的影响。

《宝莲灯》与母亲的回忆
林风眠的戏曲绘画涉及的曲目繁多,其中所画最多的曲目是《宝莲灯》。《宝莲灯》又名《劈山救母》,讲述三圣母之子沉香长大后,巧夺宝莲灯,劈开了莲花峰救出被困的母亲,一家终得团圆。林风眠一生都钟爱这一题材,或许与他年幼时母亲曾经遭受家族迫害有关,在林风眠的回忆中,母亲经受了残忍的人生,但她总是温柔美好的,《宝莲灯》中的人物形象有着母亲的影子,同时亦映射了画家对母亲的深情以及渴望能够拯救母亲的心理。这一题材前后延续了三十余年,《宝莲灯》的人物面貌也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变化,五、六十年代时,画中人物的造型与同时期的仕女画一致,是一种东方的古典美,在八十年代以后则走向表现主义,色调沉郁强烈,趋向于宣泄内在情绪。此幅画作于1957年,这一阶段是林风眠的艺术创作盛期,作品大多具有前卫实验色彩,由于历史原因,很多这一时期的作品都被毁掉,没有保存下来,此作简约而又丰富,雅致静穆而又充满力量,是林风眠在五十年代的风格转型期的一件代表性作品。

时空、光影与色彩
在《宝莲灯》中,林风眠的目的是把中国戏剧表现时空的独特方式展现在水墨画中,方形的构图亦如一幕京剧场景中的背景,画家捕捉到故事情节的进展,时间的流逝,并将其置放在同一个空间内,最大程度上展现了某个戏剧性的时刻。画中沉香母子前后错落,前面的三圣母张开双臂,展现出夸张的舞台动作,后面的沉香则呈静态,手持宝莲灯,一动一静,极具张力。两个人物向内聚拢,头部挨在一起,显示出母子之间的深情和“母子同心”之意,两人的动作聚合成一个圆形,与方形构图相互映衬,隐含了“天圆地方”的哲学寓意。

为了铺展出复杂的故事情节和交代清楚人物关系,画家有意通过衣衫、白纱、丝带和金色背景设置了丰富的空间层次。人物造型呈几何化,面部、颈部和身躯简化成大小不等的椭圆形、三角形,前后穿插套叠,具有立体主义的形式美感,画家亦从剪纸和皮影戏中吸收了造型元素,使人物形象恰到好处地呈现出戏曲舞台上时时变化的瞬间印象。画面色彩以深蓝和赭黄为主,三圣母的衣裙以深蓝和重墨平涂,再随着优雅的舞蹈式动作绘出一件半透明的轻薄白纱,减轻了画面的浓重感;沉香以暖色笼罩,与三圣母构成冷暖对比,暗示着拯救之意。后面的几何化金色背景光影强烈,烘托出两人的处境,明亮的背景亦使前景人物产生逆光式的效果,延展出丰富的空间深度。此幅画体现了技法的多样性,中国民间艺术和西方现代艺术都是林风眠的形式来源,他借助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作为载体,所探讨的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时间与空间的连续与对立等现代性主题。


戏曲人物


林风眠(1900-1991) 
戏曲人物
41.5x34.5cm
纸本设色
款识:林风眠
钤印:林风瞑印
来源:香港佳士得2004年10月31日 Lot.155(其中一幅)
注:该作品曾为林风眠之女林蒂娜之珍藏

戏曲人物画是体现林风眠的“中西融合”的艺术理念的重要主题,在这个闻名遐迩的系列中,他以传统京剧舞台的场景为依托,结合中西方美学之所长,在色彩与形式结构,空间与时间的关系方面皆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林风眠大约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开始创作戏曲绘画,他在四十年代时也创作了少许戏曲画,风格基本上与仕女画类似,五十年代是其戏曲画的创作高峰期,造型方法与空间格局皆与前期大相迥异,走向立体主义,从《戏曲人物》至《宝莲灯》,可一窥林风眠的戏曲画的发展轨迹。

《戏曲人物》是五十年代左右的早期戏曲画,取材于广为流传的北宋民间故事《杨门女将》,画中穆桂英手持其标志性的武器梨花枪,傲然直立,一身英气。画中虽然没有将整个戏剧场面呈现出来,依然通过单个人物的轻松灵活的动作展现出“枪法如雨散梨花”的姿态,令观者在极其简约的舞台背景上亦浮想联翩。穆桂英的形象与林风眠同时期的古装仕女基本相似,身姿窈窕,鹅蛋脸庞,长眉细眼,樱桃小口,脖颈修长,没有明显的表情和夸张的动势,即使是想呈现人物在挥舞缨枪时的飒爽英姿,也有一种静如止水、优雅娴静的美感。


俪人


林风眠(1900-1991) 
俪人
42.3x35cm
纸本设色
款识:林风眠
来源:香港佳士得2004年10月31日 Lot.155(其中一幅)
注:该作品曾为林风眠之女林蒂娜之珍藏

仕女画是林风眠最具标志性的画题之一,《俪人》创作于五十年代左右,与《戏曲人物》均曾为林风眠的女儿林蒂娜旧藏,饱含了父亲对女儿的深情。林风眠的仕女画多以静态为主,《俪人》和《戏曲人物》则是极为罕见地呈现了人物的瞬间动态,《俪人》是古装仕女执扇起舞,《戏曲人物》是穆桂英挥舞缨枪。与林风眠大多数仕女画有所迥异的是,他在此运用了速写式的笔法和更加率意的线条来表现那些优雅而不激烈的动作,在温柔典雅的表象之外,亦将东方女性的飒爽英武之气淋漓尽致地展露出来。



编辑: 唐晓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055321958、18955186978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