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 墨地绿彩“富贵白头”双喜图莲托八吉祥纹大盘
D:47.8cm
“大清乾隆年制”款
备注:
1.欧洲重要私人收藏
2.伦敦佳士得, 1995年6月5日,编号210
3.香港重要私人收藏
4.香港苏富比, 2006年4月10日,编号1520
5.北美十面灵璧山居收藏,编号SO405
出版:
1.《亚洲艺术》,第25卷,第6期,1995年11月至12月,展厅新闻,第116页
2.《Hong Kong Sales》,伦敦:亚洲艺术报有限公司,2006年6月/夏季,第9卷第8期,第24页
3.《亚洲艺术》,第36卷,第5期,2006年9 - 10月,书商报,第128页
清乾隆 墨地绿彩“富贵白头”双喜图莲托八吉祥纹大盘
本品体量巨大,为同类釉色装饰作品中传世所见最大一例。盘内与外心以墨彩为地,其上整施绿釉,盘壁一周缠枝花卉,并饰以八吉祥纹,画中洞石玲珑,上有花卉二枝横欹而出,枝乾呈随风顺势倾斜。左边绘饰两只富贵白头翁,一只展翅将坠于花蕊之上,正欲张嗉而鸣,另一只则遥遥相对,正欲抖翅。当中洞石之绘画水平堪称乾隆御瓷之最。底施白釉,正中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极具尊贵品格。
清乾隆 墨地绿彩“富贵白头”双喜图莲托八吉祥纹大盘
清乾隆 墨地绿彩“富贵白头”双喜图莲托八吉祥纹大盘
(局部)
此种以黑、绿为配色的器物早在宋金的磁州窑上便多有体现,如日本出光美术馆收藏的一例金代绿釉黑花牡丹纹瓶,其工艺与白地黑花的前两道工序完全相同,先素烧再罩绿釉料浆,二次入窑低温烧成。由于胎与化妆土均素烧,化妆土与再上的孔雀绿釉之间无法通过高温而产生化学反应层,结果便造成了胎釉结合不紧密,故此目前传世的所见的绝大多数此种“绿磁州”均有不同程度的剥釉情况。日本出光美术馆另藏有一例金代绿釉搔落牡丹纹梅瓶,其于素胚上施黑釉,再刻制弦纹线,弦纹线中用锥刻的线条刻制牡丹纹,后又把地子上多余的黑釉剔掉,在剃掉的部分又上绿釉,此种被称之为“黑搔落”的工艺在日本极受推崇。此类是为黑釉剃刻瓷器中较为少见的工艺,减少了工艺程序,由宋至金也是一个由繁至简的过程。时至元代黑绿配色的“绿磁州”已极少见有“黑搔落”之工艺,北京故宫博物院所收藏一例元绿釉黑花花卉纹瓶,似乎又回到了早期的简约之风,仅仅素烧绿釉后再以黑彩绘画,纹饰也更显粗犷、随性。对比本品在黑绿配色上以繁缛的纹样体现出整体画面的灵动,见有1975年伦敦苏富比封面的克拉克夫妇旧藏的一例金代磁州窑黑地绿花兔纹罐,墨色与嫩绿带着生命的张力从自然中来,让人感受不到一点色彩的晦暗。除工艺、配色外,纹饰见一例【金代白釉黑花花鸟纹梅瓶】著录于《中国名陶展》,图版34,翠鸟立于枝头,与花蝶相对,线条洒脱随性,寥寥数笔似能闻鸣寻香。而本品在画面上更不惜工笔,峦石、天竺、翠鸟、花蝶,每一个生命体在画面中无不呼之欲出,这是乾隆在纹饰上的又一传承与创新。
← 滑动浏览 →
清乾隆 墨地绿彩“富贵白头”双喜图莲托八吉祥纹大盘
(局部)
时至雍正至乾隆,其工艺相较宋代便更为精妙,需先在高温烧好的素瓷上用“珠明料”描绘纹样,并填满纹样空白处,然后在整个画面上覆盖一层水绿色料,待干后入窑二次低温烘烧。所谓“珠明料”,产于云南宣威、会泽、宜良等地,明嘉靖以后用于烧造青花瓷器。云南所产上等青花料被称为“金片”或“珠密”,“珠明”即“珠密””之音转。珠明料氧化钴含量高,烧成后发色浓艳,呈翠蓝色。用珠明料制作色泽纯正的黑彩,是康熙时期的一大发明。
← 滑动浏览 →
清乾隆 墨地绿彩“富贵白头”双喜图莲托八吉祥纹大盘
(局部)
← 滑动浏览 →
清乾隆 墨地绿彩“富贵白头”双喜图莲托八吉祥纹大盘
(局部)
而本品之法必须在珠明料上再罩一层水绿,低温二次烧成后,才能达到漆黑光亮、颜色牢固的效果。如果不罩水绿,则色料与釉面之间结合不牢,极易脱落,且黑色黯淡无光。用绿彩装饰配合黑地,巧妙利用了罩绿的工艺环节,且画面效果沉着典雅,可谓匠心独运。因烧时成品困难,传世墨地绿彩器寥若晨星。此种以黑为地的高贵宫廷审美,恰恰又与宋时宫廷漆色相对。
清乾隆 墨地绿彩“富贵白头”双喜图莲托八吉祥纹大盘
(局部)
墨地绿彩为雍乾御窑彩瓷之旷世名品,是十八世纪清宫华丽彩瓷发展多元化之体现,与粉彩、斗彩相比,虽无前二者之淡雅柔丽与清新妍美,然其墨地之庄重静穆,与翠丽之绿彩上下辉映又彰显出另一份宫廷独有的华贵,如翡翠镶成。
清康熙 黑地绿彩山水图葵瓣洗
宽:15cm
胡惠春及葛沃得旧藏
清雍正 墨地绿彩花鸟纹盘
直径:20.3cm
录于《世界陶瓷全集》第十五卷,彩图78、79
金代 磁州窑黑地绿花开光兔纹罐
英国克拉克夫妇旧藏
清乾隆 仿古铜釉彩描金浮雕「夔龙拱福」双螭耳瓶
H:37.5cm
“大清乾隆年制”款
备注:
1.(传)Loch勋爵(1827-1900年)收藏
2.英国威尔特郡放山居 Alfred Morrison(1821-1897年)收藏
3.Margadale勋爵收藏
4.伦敦佳士得,1971年10月18日,编号52
5.Jen Chai Art Gallery,纽约,编号A526(戴润斋公司标签)
6.香港苏富比,2010年10月7日,编号2128
← 滑动浏览 →
清乾隆 仿古铜釉彩描金浮雕「夔龙拱福」双螭耳瓶
(局部)
瓶撇口,束颈,扁圆腹,形仿先秦青铜壶。有别于一般扁腹壶,颈饰夔龙双耳。通体施酱釉敷金彩,并于之上以点染方式施仿古铜锈之炉钧釉,凸雕纹饰之上以酱釉为地,绘饰金蝠夔龙,间以带状纹饰,器形设计搭配独特,疑为孤品,暂无他例。瓶上既有摹古变形夔龙,两两双对,也有清代习见纹饰,如祥瑞飞蝠和如意云头,古今俱备,推新而有源。仿古青铜瓷器多施紫金或茶叶抹釉,饰以洒金,或加篮彩、玫瑰红彩等以摹铜锈,但以本品之多种釉色仿古青铜则甚罕见。纹样怀古,追殷摹周,为大雅之器。本品底部施酱釉地洒金为饰,正中方形模印“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清乾隆 仿古铜釉彩描金浮雕「夔龙拱福」双螭耳瓶
(局部)
清高宗搜集商周青铜礼器,摹仿宋代《宣和博古图》体例编纂《西清古鉴》及《宁寿鉴古》,据古物御制仿器,以瓷代铜,模拟青铜器形及复层纹饰,推陈出新,古为今用,藉以思祖追远。据《清档》记载:“乾隆十九年,唐英进文王鼎、瓶、盒一份”,这标志着江西御窑厂试烧仿古铜釉成功,实现了乾隆以陶瓷彩料仿制古代青铜器的设想,使之成为唐英卸任御窑厂督陶官以前制瓷的最后一个巅峰。
清乾隆 仿古铜釉彩描金浮雕「夔龙拱福」双螭耳瓶
(局部)
清乾隆 仿古铜釉描金寿字方壶
高:36.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 故瓷8457
清乾隆 仿古铜釉描金双耳香炉
口径:8.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 故瓷15030
清乾隆 御制仿古铜描金虁龙纹小香盒
直径:5.1cm 「乾隆年制」款
北京保利2018春季拍卖会,编号5081
成交价:人民币 5,635,000
清乾隆 洋彩巴洛克式藤蔓洋菊花卉纹碗
D:11cm
“大清乾隆年制”款
备注:北京拍卖,2010年6月7日,编号2951
← 滑动浏览 →
清乾隆 洋彩巴洛克式藤蔓洋菊花卉纹碗
(局部)
本品撇口,弧壁,深腹,圈足。外壁以洋彩绘缠枝藤蔓洋菊花叶纹,器内矾红彩精绘五蝠纹,底施白釉,正中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本品茶盅以洋彩饰花卉纹,巧工精绘,华丽典雅,属乾隆早期珍稀洋彩瓷。
清乾隆 洋彩巴洛克式藤蔓洋菊花卉纹碗
弘历钟爱茗茶,亦好繁缛华丽之品,此盖钟兼属两者之臻,诚为珍器。洋彩花卉纹饰,涣发异国风韵。此类洋彩瓷,取材西洋装饰技法,融入中国传统纹饰,工艺高超,施作精准,成品新颖异趣,然而寥若晨星,极是珍罕。「洋彩」意指色彩摹效西洋绘画,常以白料相调,此碗缠枝洋花主要饰以深浅青绿、粉红等西洋色调,并以素洁白地衬托;纹饰内洋花蕊心的圆珠均以白珐琅料点饰光点,充分表现了西洋的明暗立体绘画技法。乾隆洋彩瓷,深获高宗青睐,常多见珍藏于紫禁城内廷乾清宫及圆明园之中。
清乾隆 洋彩巴洛克式藤蔓洋菊花卉纹碗
清乾隆六年 磁胎洋彩锦上添花双环腰圆瓶
高:13.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 故瓷7374 院212箱
清乾隆 洋彩花卉纹碗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品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