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讴歌人类永不屈服
不断进取精神的交响史诗
李可染先生写生照
《长征》是李可染1959年为庆祝建国十周年所创作,以毛主席诗意入画,表现红军不畏艰难的万里长征;亦是李可染变革中国画,满怀雄心的笔墨长征;更是人类精神史上探索奋进的不朽长征。
李可染
长征
1959年作
镜心 设色纸本
96×146.5 cm
展览:
1.“世纪可染·纪念李可染诞辰一百周年展”,中国美术馆,2007年11月。
2.“承古融今 星汉灿烂——中国嘉德艺术品拍卖二十年精品回顾展”,中国国家博物馆,2013年11月
3.“河山色染——绘出新中国”,北京大都美术馆,2015年10月。
出版:
1.《李可染的世界》,万青力著,第23页,台湾羲之堂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版。
2.《金铁烟云——李可染的艺术世界》第243页,台湾羲之堂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版。
3.《激情岁月——毛泽东诗意·革命圣地作品专题展》,第110页,广西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4.《嘉德十年精品录·中国近现代书画、油画、雕塑》,第190-191页,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
5.《世纪可染·纪念李可染诞辰一百周年》作品集,第134页,图版46,吉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6.《梅洁楼二零零九年月历》
7.《嘉德二十年精品录·近当代书画卷四》,第1536页,故宫出版社,2014年版。
8.《河山色染——绘出新中国展览目录》,第21页,香港梅洁楼,2015年版。
9.《竞秀藏云——懋源泓斋藏珍》,第108页,北京出版社,2015年版。
来源:中国嘉德2010秋季拍卖会,第1220号拍品。
出版物书影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历时两年的长征中,中国工农红军在党的领导下,由逆境中战略转移,胜利完成了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上,毛主席写下多首诗词,充满热情坚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跨越岷山的过程中,他开始酝酿《七律·长征》。当红军成功翻越雪山,这首诗终于面世,艺术再现了红军历经艰险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
《长征》是毛泽东诗词的巅峰之作,既是革命的史诗也是党和红军崇高革命精神的赞歌。它是主席诗词中最早见之于出版物的作品,也是首次被翻译成外文传颂到国外的诗作。1936年,美国记者斯诺到陕北革命根据地进行采访,次年出版的《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中,《毛泽东所作红军长征诗一首》单独刊登在该书封三上。斯诺后来将这段见闻重新整理,所著《西行漫记》在几个月内轰动海内外。
1957年1月,《诗刊》创刊号发表《七律·长征》。随着毛主席诗词的陆续发表,主席诗意画的创作也蔚然成风。一心要“为祖国山河立传”的李可染,十分关注毛主席诗意画的创作,以开拓这富有时代特色和个性笔墨的作品。他说:“在毛主席那些写景抒情、壮阔激越的诗词里,有许多动人的山水画。”在那个群情激昂的时代,《长征》中的凌天气概和乐观精神鼓舞了许多艺术家。李可染在六十年代初期创作的《万山红遍》系列,傅抱石《蝶恋花》、《虎踞龙盘今胜昔》等名作均创作于这一时期。他们心怀崇敬,深刻揣摩、反复画绘,创作了极具时代特色的毛主席诗意山水画。
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期,正当李可染精力弥满时期,他的山水画创作迎来了高峰。他超越对景创作,进入以意造境的新境界,形成寓秀逸于沉雄、博大深厚的审美特色,在艺术创作形成一次飞跃。
李可染《六盘山》
93×174 cm
1959 年作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当时的社会语境是破旧立新,画家们大多顺应时代,改造旧题材,选取新题材,描写新时代的风景,选择毛主席诗意图,既具有政治上的安全性,又可以尽情描绘壮丽的景观。李可染在《谈艺术实践中的苦功》中指出:“我们新的时代的艺术的天地比以前任何时代都要广阔得多,我们要表现前人未曾表现过的东西,要创造我们新的时代作风。”
“为祖国山河立传”,1956年,李可染再次长途写生,溯长江,过三峡,历时八个月,行程两万余里,进行了一次画艺探索的“长征”。途经杭州、上海、武汉、重庆等地,写生作画近二百幅。次年,李可染与关良同访东德,前后四个月,在德累斯顿、易北河等地创作大量写生。面对壮丽山河,异域风情,李可染豁然开朗,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观察方法和描绘方法,他强调要用传统绘画“以大观小”的方法,从全局观察、把握、选择对象,为确立自己的新山水画风格奠定了基础。以传统笔墨绘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创作热情空前高涨。
李可染《长征》画稿之一
“艺术应比真实更高、更集中、更概括。形象要真实与美统一,真实使人信服,艺术性叫人感动,要运用自己的全部修养把自然提高到更美的境界。”1959年,他先后在《美术》、《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强调“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他说,1956年出去画山水,以“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为座右铭勉励自己,一面要继承传统,一面要有胆量,敢于突破,敢于创造。“魂”即有意境,“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从“写景”跃向“造境”,注重写心源、写大意、写山水精神!“但是有了意境不够,还要有意匠,为了传达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计想办法。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李可染痛下苦功、着力探索,在50年代末开创了迥异于时代的新山水画。他创造性地借助写生来塑造新的山水意象,由线性笔墨结构转变为团块性笔墨结构,以墨为主,整体单纯而内容丰富,浓重浑厚,深邃茂密。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李家山水”中国画。
《长征》表现革命队伍翻越崇山峻岭,最终胜利会师。塑造了红军英雄们的群体形象。李可染将数座山的形态浓缩于一幅之中。传统绘画中的峰峦叠嶂,在这里以浓墨重色写成,块面厚实稳重,以留白形成的山路、水道穿插其间。
右侧主峰和次峰前后分明,左侧山岗屹立,渐行渐远的山峦泛起光泽,形成了形式上的对照和呼应,使画面展现出丰富的层次。
红军队伍行进在莽莽大山之中,沿狭窄山路从左往右横越画面。中间几点红旗巧妙贯穿,指引视线随之行进,如同引路的灯塔。红旗漫卷,充满象征意义,也点明主题:这是人类征服自己、征服自然,最后取得伟大胜利的过程。
全幅结构规整,笔墨精严,气象万千,通过色调的明暗变化,平衡了画面厚重的体积感,布局上画面颇具形式感,点、线、面的组合使画面厚重、饱满且透气。
在题款的排布上,他将毛主席《七律·长征》诗,依着山峦的起伏题于画幅之中,直抒胸臆,正是主席诗意中雄奇壮丽、气势恢弘的场面,充满革命的豪情与浪漫主义色彩。
长征精神是不畏艰险、勇往直前、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充满必胜信念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在新时代,“长征精神”依然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和恒久的生命力:“当年党和红军在长征途中一次次绝境重生,凭的是革命理想高于天,最后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现在是新的长征,我们要重新再出发!”
2010年11月22日,中国嘉德2010秋拍《长征——大师们的笔墨征途》专场中,李可染的中国画巨制《长征》以1.075亿元人民币成交。创造了当年的近现代书画记录。同时也是李可染拍卖纪录的首次突破亿元。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献礼建党百年的重磅作品——百集特别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用“以画为体,以史为魂”的结构方式,回顾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遴选出最具代表性的美术经典作品,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成就。李可染《长征》因“体现出毛主席诗中人类征服自己、征服自然的宏大气魄”入选为前二十件“《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之一。这些鸿篇巨制大都为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等重要美术馆馆藏,前二十辑涵括了傅抱石、关山月《江山如此多娇》、沈尧伊《革命理想高于天》、石鲁《转战陕北》等重要作品。
沈尧伊《革命理想高于天》
成交价:4025 万元
中国嘉德2012春拍 lot4871
毛主席诗词所表现的是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共同的奋斗目标,是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蕴含着万般豪情壮志。在新时代的今天,仍然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和恒久的生命力,激励着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李可染《长征》集文学性、艺术性与时代意义结合的精品佳作,是新中国美术史中的里程碑,也是画家个人创作历程中的重要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