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神毫楮,万象笔底——夜场中的明清书法作品赏析
日期:2021-04-29 11:11:44 来源:中国嘉德
拍卖
>风神毫楮,万象笔底——夜场中的明清书法作品赏析
今春,中国古代书画的明清书法、对联、短札,可谓精品纷呈。《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专场,遴选数件名家作品,可谓落笔超异,自具风神,望识者珍视。此处,遴选吴大澂行书《登岳麓诗》、何绍基行书陶渊明《归园田居》四屏、倪元璐草书唐人诗句、文徵明自书《怀归诗》三十二首、文徵明行书自书诗,与众藏家共赏。
请横屏观看
题识:光绪十有八年岁在壬辰九月九日,与茶邨表兄及幕友廉夫、啸屏、子英、荷卿、厚甫诸君子,同登岳麓得诗一章,录奉鉴正。愙斋吴大澂初稿。(曾临黄小松司马《嵩洛访碑》二十图,又自绘《访碑图》三十二帧)(行箧中携有朱子赠敬夫先生诗卷墨迹,系乾道三年游衡山时作,有“今夕宿槠洲”句,(一)光绪十五年(1889),吴大澂丁忧家居,与老友顾沄、费念慈、王同愈、陆恢等在怡园创社"怡园画社"。画社活动频繁,每个月要雅集数次,直到1909年,吴大澂等诸成员过世才停止活动,而陆恢是画社中最活跃的画家,在所传雅集记载中陆恢的画作数量很多。吴大澂对于陆恢有知遇提携之恩。陆恢常随侍吴氏左右,观摩其所藏历代古物名画,遂眼界大开,画艺精进。1892年,吴大澂再度启用,升任湖南巡抚,陆恢被其聘为幕宾, 又随着吴氏来到湖南。在此期间,陆恢创作了很多作品,如《又一邨图》、《岳麓纪游图卷》、《衡山纪游图卷》等,这些作品真实记录了陆恢与吴大澂交游以及目师造化的胜缘。吴湖帆所著《吴氏书画记》中有《陆廉夫画岳麓纪游图卷》,详实地记载了此卷的始末。从中可知,吴大澂不但为此画作了篆书引首,并在卷后长跋,称“光绪壬辰重九日,余偕僚友同登岳麓。”本件《行书登岳麓诗》所书内容与之相核,或为长跋的初稿。另顾廷龙《吴愙斋先生年谱》(哈佛燕京学社,1935年版第208页)中亦记录1892年重阳节,吴大澂率僚友同登岳麓山之事。从二书记载而得,落款"茶邨表兄及幕友廉夫、啸屏、子英、荷卿、厚甫诸君子"分别是昆山的顾恩璐茶邨、吴江陆恢廉夫、新化李庆曾啸屏、江宁胡永昌子英、吴县姚元揆荷卿、元和朱载德厚夫。1 .《吴氏书画记》,《吴湖帆文稿》,第352页, 中国美术学2 .《吴愙斋先生年谱》,顾廷龙著,第208页,哈佛燕京学社,1935年版。
吴大澂是晚清著名金石考据学家,又是勤于实践的书法家,精篆书,端严古朴,气力内敛而自具风貌。亦善行书,取意黄庭坚、米元章,以功力见长。此帧即以山谷体写自作《登岳麓诗》,是其在湖南巡抚任上所作。虽法黄庭坚,然字字严谨,点划使转,力量笔笔到位,几乎无一率笔,无一遐笔,就像他的篆书一样,虽形如算子,然精力一以贯之,皆可见其持艺为学之执着。故字里行间自有一种读书人的书卷之气溢出,故可珍。
题识:渊明此诗,非其人盖未许浪读也。矩亭仁兄年大人属书得三首,猿叟弟何绍基。说明:上款人“矩亭仁兄”应为蒋予检 ,字矩亭。河南睢州(今睢县)人。道光二年(1822)举人,官江西景德同知。与何绍基友善。工书,学颜、柳。善写兰,纵横偃仰,别有姿态。
何绍基是晚清一代大书法家,学问渊博而作书尤勤,北碑南帖,皆恣意临摹,“故其书沉雄而峭拔,行体尤于恣肆中见逸气。”当时曾国藩就预言:“其字则必传千古无疑矣。”此四屏书陶诗,或提锋以尖劲之笔疾书,有春风入林,枝叶翻飞之快感;或如高山坠石,笔力墨渖直透纸背。逸宕纵横,若不经意,而神运变化,有风行水面、花落满地,自然成文之美感。是其精作。
倪元璐
草书唐人诗句
立轴 水墨纸本
111×29.5 cm
题识:元璐
钤印:倪元璐印、太史氏
鉴藏印:身世沧桑、頵公鉴藏书画印、南通吴氏收藏书画印
释文:梅香欲待歌前落,兰气先过酒上春。
说明:是件曾经萧应椿、思学斋吴普心递藏。
1. 萧应椿(1856-1922),字绍庭,别号公。云南昆明人。咸丰进士萧培元之子。光绪十九年(1893)举人。讲求经济之学,长期在山东为官,曾任山东农工商务局总办,主管全省工商实业。1905年曾兼任山东大学堂总监。辛亥革命后,未仕民国,返济南,经办盐务。1918年,与王鹿泉等合资成立山东工商银行。萧应椿少承家学,工书法,能诗,著有《紫藤花馆诗集》。又喜收藏,精鉴别。
2.吴普心(1897-1987)号庭香,江苏南通人。生性儒雅,耽于古玩字画之鉴藏玩赏,兼之供职银行界,可谓“好古而有力者”。青年时代曾在东北谋生,其时东北遭逢连年战乱,溥仪所携带出宫之名贵文玩书画多有散佚,吴氏乃挟其资财广为收蓄,累积既厚,遂成民国一代收藏巨擘。1949年后迁居台湾,其人后半生之交游行止及收藏故实不为常人知悉。经他收藏的书画有许多已归藏各大博物馆。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馆中国文物的代表藏品,米芾的《留简帖》、《岁丰帖》、《逃暑帖》,就是30多年前从吴普心的藏品中征集的。2003年上海博物馆斥资450万美元从美国人安思远手中购回的宋拓本《淳化阁帖》,在安思远之前曾经就是吴普心珍藏了60年之久的稀世之宝。
1987年纽约苏富比曾为其举办《思学斋藏中国书画》专场拍卖,是轴即在其中,编号5。
倪元璐 - 苏富比“思学斋藏中国书画”专场,1987 年,纽约
倪元璐是明末品格高尚的文人,忠贞不阿的直臣,最后以身殉节,始终为后人所敬仰。然其传之久远的则是他的书法,在晚明书坛,与黄道周、张瑞图、王铎等如异军突起,以各自的变革精神,一洗晚明时书坛柔糜软薄书风,影响久远。其书一如其人,倔强刚硬,奇郁苍浑,磊落脱俗。此轴书唐人句,布局疏朗,结字俨密,用笔劲硬,每多直落枯渴之笔,然起笔与收笔则动荡多变,有如老树着花,映带生姿,整体遂生错落有节奏之感。故虽削厉而显得蕴藉有书卷之气逸出,是书斋清玩之佳品。
请横屏观看
题识:怀归诗。徵明自癸未入京即有归志,既而忝列朝行不得即解。迤逦三年,故乡之思往往托之吟讽。丙戌罢归,留滞潞河,检故稿得怀归之作三十有二篇,别录一册以识余志。昔欧公有思颍诗,亦自为集,徵明于公虽非拟伦,而其志则不殊也。后纸:朱琦(1803-1861)题:桂生仁弟将赴西安省其兄,小住会垣,出示文衡山诗卷墨迹。笔力清峭,诗亦夐绝,凡三十有二章。先生自叙谓欧公有思颍诗别自为集,今亦仿此意作怀归诗别录一册。余因思欧公在夷陵时,与师鲁书云:每见前世名人当论事时,感激不避诛戮,真若知义者。及一旦谪归,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而昌黎亦谓今之士大夫,罢则无所于归。盖甚言归之不易也。故欧公不能忘情于此,而于昌黎亦有贬辞。其后公位益显,作思颍诗见志,而亦未能践其言。衡山先生负当时大名,独能恬于声利,在京师逦迤三年,言归便归,视欧公抑又过之;而先生乃谦言拟非其伦,要其超然于出处之际者,固无愧矣。是卷留寘案头一日,有足感余心者,为志数语卷尾,仍以归之桂生。时道光己酉(1849年)仲冬,桂林朱琦谨识。钤印:伯韩、朱琦印章卷首:吴湖帆(1894-1968)题:衡翁与唐六如同年生,又皆学画于沈石田之门,既同里、同年,又同学,故相知特深。嘉靖癸未年五十四,衡翁以待诏入京,是岁冬,六如即作古人,宜翁入京即有归志也。乡后生吴湖帆记。钤印:迢迢阁签条:吴湖帆书:文衡山五十七岁怀归诗卅二首真迹。梅景书屋珍藏。说明:后跋者朱琦(1803-1861)字濂甫,号伯韩,广西桂林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由翰林院庶吉士历任编修、御史、道台。后辞官南归主持桂山孝廉书院。擅长古文,素有“岭西五家”、“杉湖十子”之称;其诗多写时事、民生,忧国怀民,颇负“诗史”特征。有《台垣奏议》、《怡志堂诗集》传世。著录:《文徵明书画简表》,周道振编,第204-205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文徵明于嘉靖二年因荐赴北京授翰林院待诏,时年五十四岁。性格随和,淡泊好静,过惯了安宁闲散文人生活的他一开始就很不习惯京城明争暗斗危机四伏的官场生活,从他现存的家书、诗文中经常能见到他浓烈的思乡情绪。嘉靖五年丙戌,任满三年他即匆匆告归。此卷即作于返乡途中,书写了他在京期间所作的怀归诗三十二首,诗中他把进翰林院称之为“老去入樊笼”,虽近天颜,得赏宫苑之美,仍自叹“野人不识瀛洲乐,清梦依旧在故乡。”“何当便买扁舟去,笠泽东头有钓矶。”后来,思乡近于苦恋:“连日惊魂殊不定,尽随乡思绕吴山。”对于当初应召赴京,十分后悔:“丘园耕读平生计,一念差池万事非。”所以,当他五十七岁允准回乡,自然是身心一畅。书写这些怀归诗时,更会有跳出樊笼的快感,故笔底流畅,俯仰自如,美不胜收,是他书中精品无疑。其诗,对文徵明的生平行状及思想态况,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值得珍视。旧为吴湖帆所藏,以素纸装裱,大方雅致,与文氏的志趣甚合。
请横屏观看
说明:辽宁省文物总店旧藏。附辽宁省文物总店证明书一页。1.《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十六册,353页,文物出版社,1994年版。2.《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柒),劳继雄著,3469页,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版。3.《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笔记》(陆),杨仁恺著,2934页,辽宁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文徵明于嘉靖二年癸未五十四岁时因江苏巡抚李公嗣之荐入京任待诏,虽不能适应官场生活,四年后即辞官返乡,但在京时所作组诗《早朝诗》、《西苑诗》皆有十首以上,且晚年书为手卷者极多,可见不忘皇恩如此。此卷即书此二组并增《还家志喜》及《次韵陈侍卿忆昔》等诗。自称旧作,当是五十九岁返乡以后老年之作。皆行草一气而书,绝无凝滞,尤以中锋敛毫,不作尖利之常态,有人书俱老,不求好而自好的率真之趣。全卷长达五米多,细字密书,首尾一致,毫无懈怠率易之笔,是其晚年佳作无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