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士鉴题跋王懿荣父子金石手稿书札册
日期:2021-04-29 11:13:14 来源:中国嘉德
拍卖
>吴士鉴题跋王懿荣父子金石手稿书札册
中国嘉德2021年春拍中“笔墨文章——信札写本专场”有王懿荣父子金石手稿书札册页1册,共二十开,为清季金石名家吴士鉴检箧中所藏王懿荣、王崇燕、王崇烈父子三人书信与文稿,辑装成册并题跋,以“回忆三十余年两世文字之交”。来源有绪,颇为难得。
对于王懿荣,后人大多记住了发生在他生命最后两年中的两件事:一是最先发现了甲骨文,二是在庚子国难之际自杀殉国。而作为一介书生,王懿荣曾三任国子监祭酒,醉心于金石文字的收藏与研究,亦堪称一代文宗典范。
王懿荣出身于山东福山的书香官宦世家,先祖中不乏博闻经史、精研学问并有著述行世者。青年时代的王懿荣便不似一般读书人那样终日钻研八股文章,而是“笃好古彝器、碑版、图画”等,沉耽于搜求鉴赏文物,尤潜心于金石文字之学。
好古的王懿荣一生为搜求散失在民间的古物几乎花尽了俸禄,“平日不问家人生产,至购买书画古器,则典衣质物亦所不计”。别人说他发了疯,他却作诗自嘲:“廿年冷臣意萧然,好古成魔力最坚。
隆福寺归夸客夜,海王村暖典衣天。
从来养志方为孝,自古倾家不在钱。
墨癖书淫是吾病,旁人休笑余癫癫。”
王懿荣不仅嗜于收藏,而且精于考订。他对各种出土、传世的文物古器就其名称、类别、型式、纹样、文字、书体、功用等特征进行考证,判断年代,鉴别真伪,撰写了一批金石学著作。同治元年(1862)至光绪七年(1881)间,王懿荣先后拜访潘祖荫、吴大澄等,同他们商榷探索,考订违合,历时近二十载,撰写成《汉石存目》、《南北朝存石目》等书,是为金石学著作中的集大成者。
光绪十五年(1899),也就是王懿荣逝世的前一年,三十出头的钱塘人吴士鉴以所撰《补晋书艺文志》示王懿荣,二人交往自此始。王懿荣对吴士鉴所撰《补晋书艺文志》极为赞许,之后二人时相过从,商榷金石文字。多年后吴士鉴以评骘金石、考订碑板、精研史籍而名重一时,但始终对王懿荣抱以敬仰之心,在《王文敏公遗集》的序跋中说到:“鉴别宋元旧椠,考释商周彝器,得公一言,引为定论”,对王懿荣鉴古之功力评价极高。吴士鉴(1868-1934),字炯斋、絅斋,号含英,室名含嘉室,浙江钱塘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江西学政、资政院议员、清史馆纂修。诗文书画俱佳,富藏书,好金石文字,著述颇丰。
“光绪己丑余始入都,以所辑晋《艺文志》质诸福山王正孺丈,丈亟称许,谓可继倪钱诸家之作,遂时相过从,商榷金石文字。又与公子翼北、汉辅两君定交。癸巳夏翼北病殁,易箦之夕谆谆以霾幽之文,属余任之丈亲,为余言辄涔涔泪下。丁酉入直,南斋与丈日共笔研,纵谭时事,咨赍慨叹。退直余暇集苏黄米蔡四家石墨,意欲汇为丛帖,戊己之间以西苑万善殿为直庐,日携所藏碑碣书画索余题识。未几,红巾构祸,丈殉节东华,余扈从西征途中,闻噩耗,作诗哭之。自来豫章疲于试事,今夏少闲,检箧中所藏丈书零星无几,亟装成册,回忆蕉园并辔太液同舟,文字欢纵已如梦境矣。壬寅八月下旬士鉴记于南昌使署之静香斋。”
“翼北遗札仅存二纸,汉辅自改革后侨寄津门,贫瘁以歾,余亦作二诗挽之。来书多言古玺遗文,断断商榷,不愧天壤阁肖子。附装文敏书牍之末,回忆三十余年两世文字之交,海内无第二家。临风雪涕梦,绕东安门外锡拉胡同矣。乙丑十一月既望雪后士鉴又记。”
王懿荣的长子王崇燕与吴士鉴同岁,只是身体羸弱,光绪十七年(1891)中举,两年后病逝,年仅二十六岁。倘若能活过半百,或许王崇燕亦能如父亲王懿荣、如友人吴士鉴般在金石古物中独辟一片天地。
王懿荣次子王崇烈与父亲一样酷爱金石碑版之学,他长居天津,一生致力于经史、金石、训诂之学,著有《智雨斋题跋》、《璜斋金文》、《殷墟文字解》等。在清末诸多金石学大家的子孙中,王崇烈被称为“金石生之冠”。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