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内府刻本古籍精品

日期:2021-04-29 11:16:41 来源:中国嘉德

拍卖 >明清内府刻本古籍精品


明清两代,内府刻书蔚然成风,明季则有司礼监,清代则有武英殿。内府刻书作为皇家的刻书,凭借皇家独一无二的物质实力呈现出版式开阔,行格疏朗,纸洁墨丽,装帧雍容的特征,是明清刻本中的精品。


明清内府刻本即明清皇家刻书,作为皇家刻书,明清内府刻书上承五代、两宋国子监刻书和元代兴文署刻书,是中国古代中央官府刻书系统中重要一环,也是古籍版本领域极为重要的版本类型之一。内府刻书出自皇家,生产过程不受人力、物力限制,极尽奢华之能事,所以在众多明刻本中独树一帜,展现出独特的宫廷文化色彩。

明清内府从内容上来说,刊刻了大量的儒家经典,此次征集所得两部康熙间内府刻本《四书》即为正统儒家经典。清康熙间内府刻本《篆文六经四书》内收《周易》十卷,《尚书》四卷,《毛诗》四卷,《周礼》六卷,《仪礼》十七卷,《春秋》一卷,《大学》一卷,《中庸》一卷,《论语》十卷,《孟子》七卷。全书以篆字手书上板,当为内府名工操刀。织锦函套,明黄书衣,原装签条,包角尚存,装订整饬,品相如新。王伯群双雨山馆旧藏。


王伯群 旧藏
篆文六经四书 六十一卷
清康熙间内府刻本
4函16册附1册
15.5×25.5 cm
著录:《中国古籍善本总目》经部总类类第2页
钤印:刘氏顺安珍藏、兴义王氏珍藏

王伯群(1885-1944),贵州兴义人。中国同盟会先驱。民国十三年(1924)在上海创办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八一三”事变后,日军来犯,大夏大学内迁贵州,抗战期间,王伯群带领大夏大学三次迁校。著有《交通事业改革方案》、《电政设施三年计划》、《航政建设纲要》等。



六经皆为先秦典籍,流传之初以篆文抄写,故历代多有复古之士以篆文摹写,但因篆字上版刊刻较难,故鲜有刊印者,清季以前仅有明陈凤梧在嘉靖间刊刻《篆文六经》,但终因财力不济,未曾刊刻《四书》。康熙年间,康熙皇帝下令利用陈氏原本重刊刻,改正陈本诸多讹误,且补刻《四书》,成此全本。清内府刻书历史上,全书皆以篆文手写上版之典籍仅两部,另一部篆文本《御制盛京赋》直至乾隆朝方成。故而此书为清内府刻书历史上第一部篆文本典籍。

清康熙间内府影元刻本《四书章句集注》亦为清初期内府所刻儒家经典之一,为宋代朱熹集注,也是符合程朱理学标准的儒家文献。开本敞阔,开化纸精印,墨色黝黑,字大如钱,为清早期内府刻书之精品代表。惜缺《孟子》卷七至卷十四。

(宋)朱熹 集传
四书章句集注 存二十卷
清康熙间内府影元刻本
4函17册
17×24.5 cm


南宋宁宗嘉定五年(1212)将《论语集注》和《孟子集注》列入学官,作为法定的教科书。理宗于宝庆三年(1227)下诏盛赞《四书章句集注》“有补治道”。宋以后,元、明、清三朝都以《四书集注》为学官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占据着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而《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理学的重要著作,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思想产生了深远、巨大的影响。

清代内府刊刻《四书大全》以及儒家典籍,也是明司礼监刻本的遗韵。此次征集所得即有明正统十二年(1447)司礼监刻本《周易》,为儒家经典之一。

(宋)程颐 传 朱熹 本义
周易 十卷、易图集录 一卷、易说纲领 一卷、
上下篇义 一卷、易五赞 一卷、筮仪 一卷
明正统十二年(1447)司礼监刻本
2函12册
16.5×23 cm
著录:《中国古籍善本总目》经部易类第11页

是书为明司礼监精刻本。司礼监为明代官署,是明朝内廷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务的“十二监”之一,始置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素有“第一署”之称。惜卷首、一、二为补抄。白棉纸精印,开本极为敞阔,尽显明代经厂本雍容之态。
 
明清内府刻本中还有一类,即为刊刻皇帝的圣训及著作,在这之中,清代雍正皇帝刊刻的《御制资政要览》以及《御录经海一滴》应该是比较有特色的一类,在众多内府刻本中独树一帜。

《御制资政要览》乃清世祖顺治帝福临鉴于明亡之教训,从历代经史著作中辑录有关政事的论说,阐明修身齐家之道。黄永年《古籍版本学》称,顺治内府本与明司礼监经厂本字体相近,印制使用颇为讲究的用棉料纸,这种纸不同于开化纸,又和明人白棉纸不同。《御制资政要览》一书刻成大、中、小三种板式,用绫、绢、纸面,大小两种装帧用包背装或线装。

此次征集所得即有绫面蝴蝶装、纸面线装以及巾箱本纸面线装三种,清初内府刻书之奢华,可窥一斑。

(清)顺治帝福临 撰
御制资政要览 三卷 后序 一卷
清顺治十二年(1655)内府刻本
1函4册
24×18.5 cm

是书《后序》为党崇雅、金之俊、蒋赫德、成克巩等十七人所作,附于书后另成册,为蝴蝶装本所独有,版面疏朗,开本阔大,绫面书衣。惜首册、末册略有虫蛀。

(清)顺治帝福临 撰
御制资政要览 三卷
清顺治十二年(1655)内府刻本
1函3册
16.8×24.5 cm


版面疏朗,开本阔大,原函原签,原装包角,惜末二册略有轻微虫蛀。


(清)顺治帝福临 撰
御制资政要览 三卷
清顺治十二年(1655)内府刻本
3册
9.5×13.8 cm

版式小巧,原函原签,原装包角。

雍正帝所撰《御录经海一滴》以为明清之际承前启后的内府刻书精品。是书为佛教题材,系雍正帝节录《圆觉经》、《金刚经》、《楞严经》、《维摩经》等二十部佛经,每部经亲录数十则,节录成书,亦被收入清代官刻《龙藏》。


(清)雍正帝胤禛 辑
御录经海一滴 六卷
清雍正十三年(1735)内府刻本
1函6册
13×17.5 cm
钤印:圆明主人、雍正宸翰

卷首清雍正十三年(1735)御笔写刻《御录经海一滴序》,序末朱印“圆明主人”、“雍正宸翰”,又雍正十三年(1735)御笔写刻《御制大般涅槃经跋》,末有朱印“圆明主人”、“雍正宸翰”。初刻旧装,装订整饬。
 
康熙时内府刻书更盛,不惜工本刻印大部头古籍。《御定渊鉴类函》以明俞安期《唐类函》为蓝本,是清代官修的大型类书,以供诗赋之用。所选自唐以后五代、宋、辽、金、元至明嘉靖年止,所有类书、总集及子史稗编,咸与收罗,凡分四十五部。卷首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御制渊鉴类函序》。

渊鉴类函 四百五十卷 目录 四卷
清刻本
14夹140册
12×17.3 cm

到了民国时期,为了使广大爱书之人体会到明清内府刻本以及抄本的独特魅力,商务印书馆受教育部、中央图书馆筹备处委托,曾以故宫博物院所藏《四库全书》文渊阁本为底本影印了《四库全书》内四种。


影印四库全书四种
民国间商务印书馆影印故宫博物院藏文澜阁本
1函6册
15.5×22.5 cm
钤印:国立中央图书馆筹备处之章

是书依照《四库全书》经、史、子、集四部之分类,每部各选一种具有代表性书籍,经部为《皇佑新乐图记》,史部为《绍熙州县释奠仪图》,子部为《家山图书》,集部为《钦定补绘萧云从离骚全图》,均为图文并茂之佳品。装帧又依《四库全书》装订之例,经部绿色,史部红色,子部蓝色,集部棕色,象征春、夏、秋、冬四时之景。绫面包背装,品相如新。

编辑: 唐晓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055321958、18955186978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