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伟访谈:关于《我的奋斗——王兴伟在1936》
日期:2021-04-29 15:00:01 来源:中国嘉德
拍卖
>王兴伟访谈:关于《我的奋斗——王兴伟在1936》
自九十年代初,王兴伟开始在他的绘画中将对西方当代风格的引用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传统结合起来。他的作品复杂多变,蕴含着狡黠的情感,通过挪用不同传统中的内容和风格,塑造极富戏剧性的场景,用在学院训练而成的技巧审问其自身逻辑。此次春拍推出《我的奋斗—王兴伟在1936》这一包含多重指涉和意义的经典作品,其曾在比利时、荷兰等多地展出。我们更是有幸采访到艺术家本人,与我们分享此件作品的创作历程。
《天地之间》,Lannoo、奥斯坦德现代艺术博物馆,蒂尔特,比利时,2001年,第293页“创新 I”,1999年,艺术文件仓库(CAAW),北京“现代中国艺术基金会开幕展”,1999年,Caermerklooster,根特,比利时“天地之间——今日艺术的新古典运动”,2001年2月23日至9月2日,现代艺术博物馆(PMMK),奥斯坦德,比利时“戴汉志:5000个名字”,2014年9月4日至2015年1月4日,魏特德维茨当代艺术中心,鹿特丹,荷兰RMB: 8,000,000-12,000,000
王兴伟:我在一个杂志上看过一个老电影的剧照,也许是“创业”,也许不是。半身的,仰视的视角,两个人,其中一个好像在跟另一个说话,两个人目光看向远方。这是革命老电影里的一个常用套路了,叫“做思想工作”。后面的天空是“毛主席去安源”里面天空的变体,云彩比原来的角度更陡峭一些,以适应比较小的空间,并增加紧张气氛,颜色更暗一些,以便突出前面从下往上打的舞台光。在您描绘“黄色衬衫”题材的所有作品中,这一件人物是少见的正面形象,请问是唯一一件吗?
王兴伟:是的。“黄色衬衫”的作品一共画了九幅,时间是1993年-1998年期间。大多数都是背面的,有两个侧面一些的,正面的就这一张。希特勒的人物设定是出于什么考量?他泪流满面,呈忏悔状,有无具体的指涉?
王兴伟:1996年我第一次出国,第一站就是德国慕尼黑。德国纳粹和战争的历史在德国留下的印记非常醒目,使你无法回避。我去参观了慕尼黑边上的达豪集中营,好像是纳粹建立的第一个集中营。在柏林我看了勃兰登堡门、柏林墙,那时柏林墙拆除不久,保留了一段,还有柏林墙的博物馆。柏林的大街上还有保留的布满弹孔的建筑物作为纪念碑。在德累斯顿,不少老建筑的外墙都是被当年的战火熏黑的,有正在修复的二战中炸毁的教堂。德国之行希特勒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用一张画来揭示历史不是我能力所及,甚至也不是绘画这种形式所能胜任,我只是想画一张画,希特勒和纳粹罪行只是触动了我的绘画动机。当然这里面有朴素的价值观:反对迫害与战争。画面里希特勒胸前的书是“甘地传”,甘地有“非暴力”的学说,“我”是穿越到希特勒一系列暴力实施之前,说服了希特勒放弃暴力和战争,信仰甘地的“非暴力”学说,改变了希特勒的反动思想、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痛改前非,避免了人类的灾难。我对历史并没什么研究,对历史节点也没有清晰的知识和判断。副标题“王兴伟在1936”,是模仿电影的名字“列宁在1918”,我小时就知道这个电影。至于为什么是1936,我只是设定希特勒已经掌权但很多罪行和战争还没开始之前的一个时间点,只是一个大概,没经过严格的历史知识验证。《我的奋斗》系统阐述了希特勒的“理想”,内容充满了对民族主义的狂热 和对马克思主义、民主制度的仇恨,成为后来德国法西斯内外政策的思想基础和纲领。您将它彻底“焚毁”,是表达“反战”或者“反法西斯”的政治立场吗?
蓝色和黄色我是作为一对对比色来考虑的,虽然它们不是补色。我的几幅黄色衬衣的作品,大多数用的这对对比色,只不过是用的不同深浅和色相的蓝色。灰裤子和台阶平衡一下对比色,让画面别太燥,静一些、稳一些。画面用光是考虑过的,用的从下往上打的光,类似舞台光,突出人脸和上半身,让下半身和台阶暗下来,同时能把燃烧的书突出出来。
王兴伟:汉斯(戴汉志)很喜欢这张画,在这张画1999年第一次展出之前,他自己花钱给这张画配了一个古典的画框,很贵,黑色的。艾未未说整个展览的作品都没有外框,就这张有不太协调,展览时就没用。后来见到陈丹青时他跟我提这张画,他说好。他见过原作,这件作品和陈丹青的作品都参加比利时那个关于新古典主义的展览,他去看了。
王兴伟:这张作品具有我那个阶段作品的典型元素,但视角超出只是艺术世界的范围,是我这个时期作品的重要一员。
王兴伟(b.1969)
自画像
1991年
布面 油画
65×80 cm
RMB: 1,500,000-2,500,000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