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笺锦书忆别离:张心嘉珍藏张大千书画手迹

日期:2021-05-11 14:33:22 来源:佳士得

拍卖 >素笺锦书忆别离:张心嘉珍藏张大千书画手迹


今日正值书画大师张大千122岁诞辰,本文特别呈献本次 “中国近现代及当代书画” 拍场中,来自张心嘉女士珍罕之张大千作品及手稿。此批首次公开亮相之张大千家族私人书画手札,乘载了张大千与家人的温情时光,不仅见证了最珍贵的父女、叔侄之情谊,更丰富了张大千研究的重要史料,弥足珍贵。



张心嘉,又名嘉德,1928年生于北京紫禁城,是张大千二哥张善孖的幼女。依照张家习俗,张氏昆仲子侄辈排行分男女,心嘉在女孩中排行第八,故大千称其为嘉德八侄。


心嘉自幼天资聪颖,身材娇小,却性格大胆,甚得叔父喜爱。1930年代初,张善孖、张大千举家客居苏州网师园,将殿春簃改作画室。张善孖号“虎痴”,在网师园中养虎写生作画;心嘉与虎儿朝夕相伴,毫无惧色。当时同寓网师园的还有书画金石大家叶恭绰(1881-1968),吴门文人雅士时常雅集于此,心嘉亦拜入大风堂门下,在园内跟随父亲及八叔读书习画。


张心嘉与老虎


1937年,局势风云变幻,张善孖携全家流离转徙,先到湖北宜昌,最终迁居重庆,旅程历尽艰辛。张善孖最早赠予心嘉庆祝生日的画作,即可追溯至此。1938年,他旋即又远赴欧美筹款募捐,四处奔波,日久积劳成疾。


1940年10月,张善孖回到重庆后因病溘逝。张大千当时已从成都启程前往敦煌一个多月,收到二哥病故的消息后悲痛万分,立即率众人返渝奔丧。时年心嘉仅12岁。自此,张大千对二兄的遗孤慈爱有加,尽力照抚,矢志不渝逾40载。


张大千于1949年末离开故土,而心嘉随家人定居上海,叔侄从此天各一方。心嘉大学修读地质考古,1953年与研读化工专业的段庆安结为连理,后诞下一对子女段靖、段端。30年间,张大千的足迹自南美阿根廷、巴西至北美纽约、加州,但叔侄间通信几乎从未间断。1970年代初,大千致心嘉及其姐心素的家书中曾写道:“侄有何需,随时函告,叔当尽力。” 心嘉长子段靖,小名聪聪,1960年代初移居海外,后由大千资助赴加州学医。因兄妹常年分居两地,又见大千画心嘉幼女肖像付与聪聪,并题:“这是你的妹妹敏敏”,可见时时挂念。


拍品编号1101
张大千(1899-1983)
书法 — 环荜庵
水墨纸本 横批
31 x 88 cm.
估价:港元 300,000 - 500,000


张大千加州环荜庵匾额


张心嘉于环荜庵前留影


1977年,张大千迁居台湾,筑建摩耶精舍,此时大陆逐渐开放。1979年,张大千在园中散步时失足跌入池中,“呼唤无人来拽,挣扎逾一小时始得出水……腰背皆伤。” 经历大病一场的大千更倍感思亲的苦闷,盼望能早日与亲人团聚。1979年10月,寄出一封家书:“嘉侄:盼汝速来。申请先到香港徐伯处,然后转到摩耶精舍,甚易。” 只言词组间,大千不负二兄临终之重托、寄望叔侄能团圆之情流诸笔端,跃然纸上。


文中徐伯,即与大千相交数十载的香港著名鉴藏家徐伯郊(1913-2002)。心嘉不久即带着女儿段端来到香港,不料台湾当局迟迟不允放行,停滞香港数月。经过张大千四处奔波,只有心嘉终于获得特许,来到外双溪畔摩耶精舍,一直伴随大千渡过晚年最后的时光。


张大千与张心嘉合影于摩耶精舍


张大千、徐雯波与张心嘉合影于摩耶精舍


来到台湾后,心嘉协助雯姨(即雯波夫人)照顾八叔,无微不至。心嘉是大风堂门人,书画皆通,更是张大千创作时的得力助手。张大千创作毕生最后一幅巨构《庐山图》时,张心嘉便随侍在侧。在照料大千起居生活之余,自然挑起了为大千整理文书诗稿的工作。


大千交付心嘉的手札内容丰富,均从未对外发表:手稿方面,有巴西八德园集《石门铭》书法,初到美国加州环荜盦种梅诗稿,1972年美国《张大千回顾展》自序前后二稿(拍品编号1107),家宴菜单(拍品编号1102);手札方面,有大千写给至亲家人和挚友的书信原稿,如徐雯波、张群、王济远等(拍品编号1105、1106)。


在难得的一帧手稿中,更流露大千日常生活的点滴:“辛亥六月二十九,试御隐形眼镜之第二日。” 旁画有两位高士顾盼自如,又以精简数笔勾出美人面貌,并题予嘉侄留之。


拍品编号1107
张大千(1899-1983)
《张大千回顾展》序稿
水墨纸本(未裱) 镜片十四幅
每幅:89.5 x 35.5 cm.
1972年作
估价:港元 800,000 - 1,200,000
注:
本拍品为两套书法作品,分别是一套八幅和一套六幅张大千为其于1972年11月16日至12月17日在旧金山亚洲艺术与文化中心举行的《张大千回顾展》所作之序的草稿。两篇并没有太大区别,六幅的版本比起八幅的版本简短,但整体内容上与最后展览所用的版本并没有太大不同。《张大千回顾展》为大千先生艺术生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艺术家首次同时展出其生涯不同年代的作品,据序文内容单是征集作品就花了三年筹备。因此他为这篇序文再三起稿,足见他对此非常重视。


另一套图片详见网上图录。


敬请横屏欣赏如下图片


《张大千回顾展》序稿(局部)


《张大千回顾展》出版物封面


拍品编号1102
张大千(1899-1983)
菜单
水墨纸本(未裱) 镜框
68.5 x 17 cm.
估价:港元 80,000 - 150,000


拍品编号1105
张大千(1899-1983)
《答王济远函》/书法
水墨纸本(未裱) 镜框两幅
32.5 x 69 cm. / 56.5 x 120 cm.
1971年作
估价:港元 120,000 - 180,000


拍品编号1106
张大千(1899-1983)
《致张岳军先生四月二十九日函》
水墨纸本(未裱) 镜框两幅
每幅:35.5 x89.5 cm.
估价:港元 100,000 - 150,000
注:
上款人岳军先生,即张大千终生挚友张群(1889-1990),中华民国重要政治人物,亦为书画家、收藏家。两人最早于1920年代末在上海因书画结识,但除翰墨情谊之外,张群对张大千的关心与帮助从未中断,可见友谊之深厚。张大千晚年移居台湾后,两人时常同聚一堂,话旧天南地北。


张群、张大千、张心嘉及徐雯波


拍品编号1104
张大千(1899-1983)
行书诗
水墨纸本(未裱) 镜框两幅
23 x 122 cm. / 23 x 134 cm.
估价:港元 150,000 - 250,000
注:
内容提及之画作,于佳士得香港2019年5月中国近现代画专场释出


张大千等,《梅兰竹与张大千自画像》,佳士得香港,中国近现代画,2019年5月,拍品1365,港元562,500成交


时光荏苒,此批书画手迹自1983年张大千仙游后,一直由张心嘉悉心珍藏,体现了她对八叔绵绵不绝的怀念与敬意。张大千直接赠画,多上款嘉德爱侄,也屡有画作写赠聪聪、端端外孙,笔墨之中洋溢着浓浓亲情。


心嘉的一生,自上海、苏州、重庆至台湾、美国,见证了一个特殊时代的变迁。此次张善孖、张大千家族珍藏私人书画手札首次公开亮相,最珍贵的父女、叔侄情谊尽在其中,更丰富了张大千研究的重要史料,异常珍贵。


拍品编号1103
张大千(1899-1983)
粉彩梅花纹玉壶春瓶一对
瓶身:高 23 cm.
估价:港元 80,000 - 120,000
注:
此对梅花瓶为张大千约1982年,以所写红梅和自作小诗,请台湾陶艺名师蔡晓芳代为烧制而成,用赠家人、至交留念,极为罕见。张大千移摩耶精舍后,在庭院种梅树成林,而红梅也是他最喜爱绘画的题材之一。

画与题识经网印移贴于瓶面,然后高温烧成,是现代彩瓷常见的制作方法。另一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馆藏同款梅瓶可见著录《壶阁佳器——暂得楼捐赠堂名款瓷器》,香港,1993年,编号32。


拍品编号1108
叶浅予(1907-1995)
《贵州苗女》
设色纸本 镜框
52.7 x 32 cm.
1945年作
估价:港元 80,000 - 120,000


拍品编号1109
张善孖(1882-1940)
《临姚绶花鸟册》
设色纸本 册页二十三开
每幅:27 x 13cm.
1934年作
估价:港元 500,000 - 700,000
注:
本册页是为数极少张善孖临摹古人花鸟作品,实为画家留在家中把玩之作。



敬请左右滑动欣赏更多精彩内容



拍品编号1110
张大千(1899-1983)
《枝上小鸟》
设色纸本 镜框
94 x 33 cm.
1979年作
估价:港元 400,000 - 600,000


拍品编号1111
张大千(1899-1983)
《峰峭江帆》
设色纸本 镜框
47 x 89 cm.
1980年作
估价:港元 1,200,000 - 1,800,000

编辑: 唐晓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055321958、18955186978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