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如琢大师恢弘山水四条屏首次现身拍场,震撼开拍

日期:2021-05-14 15:57:24 来源:永乐拍卖

拍卖 >崔如琢大师恢弘山水四条屏首次现身拍场,震撼开拍




5月17日下午,吴冠中与崔如琢两位大师作品将跨越时空,产生笔墨的无限遐想与对话,在四季酒店预展现场举行“白雪阳春——吴冠中、崔如琢对话展”开幕仪式。太璞如琢——崔如琢精品专场18件重量级作品,一展先生立足艺术精神、时代风范和人文品格,将于5月20日夜场震撼开拍。崔如琢先生以恢弘之姿描绘四季的巨幅山水四条屏也将首次现身拍场。

LOT 1318

崔如琢    细雨幽兰别是春  无限楼台烟雨濛  秋林远黛  群山晓雪

229x120 cm  ;235x119 cm ;235x121 cm;229x121 cm

2020年

估价待询


崔如琢 细雨幽兰别是春 

229x120 cm 

2020 年


款识:

细雨幽花别是春。庚子中秋如琢写于静清斋窗下。

钤印:

甲申生(朱文)、如琢(白文)、静清苑主(朱文)、吟风啸月酌酒看花(朱文)、笔底烟云(白文)


崔如琢 无限楼台烟雨濛 
235x119 cm 
2020 年

款识:

无限楼台烟雨濛。庚子中秋如琢写于静清斋。

钤印:

落花时节又逢君(朱文)、甲申生(朱文)、崔氏(白文)如琢所作(朱文)、 吟风啸月酌酒看花(朱文)、笔底烟云(白文)


崔如琢 秋林远黛 
235x121 cm 
2020 年

款识:

秋林远黛。庚子秋如琢写于静清斋窗下。

钤印:

静清斋(朱文)、如琢(白文)、吟风啸月酌酒看花(朱文)、笔底烟云(白文)


崔如琢 群山晓雪 

229x121 cm 

2020 年


款识:

群山晓雪。庚子深秋如琢写于古京华。

钤印:

超以象外(朱文)、静清斋(朱文)、崔如琢印(白文)、吟风啸月酌酒看花 (朱文)、笔底烟云(白文)"




借古开今一大家



文/王亚民
原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

崔君如琢,绝类称奇。何以言是?故曰人奇于情,情奇于画,画奇于书,然则余之谓崔君实无之而不奇者也。


崔君京华人,少聪慧,及长性豪阔,识见高。适“文革”,终日阅书不问世事。纵目四顾,惟埋首书斋,凡典籍画册,多加披览,以求其趣。时拜苦禅门下,花鸟多师徐渭放、白石趣、天寿魂、苦禅势,然巾水多法石涛笔、宾虹墨、抱石意、可染厚,诚得八家绘事之三昧。如琢收藏宏富,盉鼎彝尊、书画碑拓,多有精品,以此疏瀹心灵,抪剔慧性,以荡涤绘画之摹拟涂饰之病。如琢胸次磊落有大志,频采风,纵游历。跋涉山川以托情,葩华秀茂以悦目,跃然尺幅以寄傲。凡烟云幻灭、水石流霞、苞萼老嫩,寥廓奥旷之形,嵚崎连嶂之态,荀条后先之景,莫不曲尽其妙。落墨雄伟老硬,直得山骨,一扫现代画界粗豪纤巧俗媚之气,虽然其笔、指、腕不能留之使不往,而隔之使不相通,然运三者于一气,化腐朽为神奇者,非书非画能者,而是如琢其人也。

董源 《潇湘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潇湘图》,五代·南唐,董源作,设色,绢本,纵 50 厘米,横141.4 厘米。本幅无作者款印,明朝董其昌得此图后视为至宝,并根据《宣和画谱》中的记载,定名为董源《潇湘图》,后入清宫内府收藏。


观如琢画,只须指墨纵横,放墨直泼,千岩万壑,纵目一览,望之若惊雷奔云,屯屯自起;风雨欲来,烟云万状;超逸绝尘,沉着痛快。如此用情之内,置境于外,能不令观者叹绝?观如琢书,书从胆识出,其指腕落墨间,以意作书,不复法古,以无古可法,一扫寻常结构。论画,崔君以自然之真山水草木为稿本,固知大块自有真面目在。论书,崔君则多以掌指而出,多钗脚、漏痕。崔君用意,墨生而腕活,横来竖去,空虚实际,轻重绵远,俱由腕中指上出之,其指之要意在一“松”字。松者,变化不测之先天也。所以愈松愈紧,愈远愈近,愈今愈古。真乃“小水大山千点墨,一丘一壑一江烟。晚年指节须凭放,翠壁苍横莫我颠”。今以石涛诗意观之,思从底抽,摭景眼前,运精象外,笔墨灵动无不欲飞,真令人手舞足蹈而不觉也。

范宽《溪山行旅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溪山行旅图》描绘的是典型的北国景色,树叶间有“范宽”二字题款。图上重山迭峰,雄深苍莽。山头茂林丛密,两峰相交处一白色飞瀑如银线飞流而下在严肃、静穆的气氛中增加了一分动意。近处怪石箕居,大石横卧于冈丘,其间杂树从生,亭台楼阁露于树颠,溪水奔腾着向远处流去,石径斜坡透迤于密林荫底。山阴道中,从右至左行来一队旅客,四头骡马载着货物正艰难地跋涉着。该画作画幅右上角上有明末书法家董其昌用楷体工整写就的“北宋范中立溪山行旅图”十个字,在画幅的右下树荫草叶间有“范宽”字题款。


如琢书画之雄起,尽出于志气,散出于笔墨,盖依石涛之“无法之法,乃为至法”。故其书与画,不泥古学,不蹈前良,自然之性,一往奔诣。当代花鸟超绝明清者,惟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崔如琢五家而已,昌硕老得花鸟之韵,白石老得花鸟之趣,潘老得花鸟之魂,苦禅老得花鸟之朴,崔先生得花鸟之势。崔先生以前贤为师,更以万物为师,以生机为运,见一花一木、一鸟一萼,谛视而熟察之,以得其所以然,树木、花鸟、烟光、日影、水色,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郁勃,故其作品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韵致丰采,自然生动。以山水超绝明清者,惟宾虹、大千、可染、抱石、如琢五家者矣。宾虹得山之体貌,大千得山之神彩,可染得山之雄浑、抱石得山之逸气,如琢则得山之骨法。如琢之骨法,可与宾虹、大千、抱石画风相媲并,借古而开今,成一代书画之宗。然者何以借古,何以开今?借古,其山水花鸟,无一笔无传承,无一墨无来历;开今,其说有五:一曰导指墨篆书之先河;一曰奠积墨花鸟画之肇基;一曰扬在世画家价格之先导;一曰创书画品类之闳富,或画作之尺幅、或画手卷之长度,或画作品类之盛,信未有之。

徐渭《杂花图》现藏于南京国立博物馆


如琢之奇,奇在其人,奇在其书,奇在其画,盖其情真而境实,揭肺肝以示人。其识力高而卓远,能惊世;其才气溢而沉郁,能醒世;其骨力重而深邃,能振世。而其肝胆热肠,其心在眉宇,而其舌在肺腑,隐然间有一古燕豪气,踏江而来,千堆雪花,疏疏落落间,融入于泛黄之宣纸,一画有之,一书有之,水墨淋漓间无不有之。其绘画,草木之花甚繁,总当穷究物理,首创以积墨入画,其作品不徒画其娇嫣,最重气骨之渲染,浑然深郁;山水则以指墨见长,浩浩汤汤,气象万千,时谓“崔家山水”;其书法,真草篆隶皆能,章草颇具特色,入隶而融入籀篆,书势雄阔、矫健有力,结体变化多姿、气韵生动。章书诚佳,惟指书最妙,乃书法史上一大创见,线条遒虬如其画,苍劲中孤藤跃出,诚有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识者谓其“崔体”。近百年书画史上,如琢与昌硕老、白石老、天寿老、黄禅老为花鸟增色,与宾虹老、大千老、可染老、抱石老为山水添彩,故九家照耀古今,为百代之传灯。





编辑: 唐晓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055321958、18955186978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