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刻《慈悲道场忏法》二卷考

日期:2021-06-02 10:13:27 来源:中贸圣佳

拍卖 >北宋刻《慈悲道场忏法》二卷考



 中贸圣佳2021春季拍卖会

预展:5月18日-19日 

拍卖:5月20日-21日 

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9号)




万卷—名人信札 古籍善本专场

5月21日 09:00 二层C厅



《慈悲道场忏法》又名《梁皇忏法》,相传为南朝梁诸僧所著,据《释氏稽古略》记载:“梁帝(指梁武帝)初为雍州刺史时,夫人郗氏性酷妒,既亡,至是化为巨蟒入后宫,通梦于帝求拯拔,帝阅佛经,为制《慈悲道场忏法》十卷,请僧忏礼。夫人化为天人,空中谢帝而去。其《忏法》行于世,曰《梁皇忏》。”但一般认为,南朝齐竟陵王肖子良曾撰《净住子》二十卷,梁时诸名僧删编为十卷,内分四十品,后因传误很多,元代妙觉智等重新校订审核,即现在的流通本。


Lot3688《慈悲道场忏法》卷三,四十九折,每折五行,行十三、十四字不等。存经文“(令诸)众生即得解脱,改往修来不复为恶”至“化我等辈,令得(解脱)”,板内计有施经题记“张贵为亡父母,张用成答四恩三有,宝村院主僧智全,简兴孙士成各为父母,王顺元为亡父母,刘氏程氏赵氏王氏,雷遇为亡众灵,郝兴与为亡父母,僧善深为师长父母,王氏男德彦,赵深与见存母魏氏同施”十一条,诸人姓名多已无考。

其中“宝村院主僧智全”名见于北宋嘉祐八年(1063)刻《兖州兴隆塔地宫安葬舍利记事碑》,又见北宋修《济南开元寺修杂宝经藏地宫记碑》,河南安阳今存金代大定十八年(1178)智全弟子所立石塔,故推断智全活动时间当在北宋中晚期。

又据《郡斋读书志》“《通玄秘要悟真篇》,右皇朝张用成撰。用成,字平叔,天台人。熙宁(1068-1077)中,隋陆师闵入蜀,授道于隐者,因成律诗八十一首。”此张用成未知是否与施经题记中张用成为同一人。

首附《慈悲道场忏法传》六折,每折五行,行十二、十三字不等,存经文“(无所逃)遁,不得已蹶然而起……”至尾“达诸耳目矣”,首残尾全,卷首缺文约七十字(约一折),第二折版心下有题记一行“王□亡□父母”,又末附《梁武忏音释》五个折页,有大题“梁武忏音释一部 / 汾州西河县讲唯识等论僧智清集”,山西汾州东岩寺今存北宋大中祥符中(1008-1016)智清所修生塔。


Lot3699《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八十三折,每板板口有施经题记,计“王□父施,刘士隐施,为亡父母,□士成为亡父母,刘新为四恩三有施,杨清为父母,杨□为四恩三有亡父母,刘氏郭氏□氏,啖村王□施,屈氏为家翁父母施,王存为亡父母施,张安为见存母亡父施,田□为四恩三有施,王师道为亡父母施”十四条,另有一条不辨,卷末有“环州厚家曲吕渊雕”一行,环州即今甘肃环县,地名与刻工“厚家曲吕渊”俱已无考。

此二经墨色陈厚,字体古拙,板式、纸墨俱同,应是同经所出。其板式为每板四个折页另半折,纸张粘接处多在第四折后第五半折,间有经文覆盖在两纸粘接之处,纸幅稍短于经板,似是未脱卷子本影响,又或此经原装即为卷子本。


3688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附忏法传 音释
北宋刻本
1册  黄麻纸 
30.2×13cm
RMB: 100,000-200,000


3689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北宋刻本
1册83个折页  黄麻纸 
30.2×13cm
RMB: 100,000-200,000




参阅:傅增湘影印北宋刻本《慈悲道场忏法》

参阅:北宋刻本《慈悲道场忏法》



编辑: 唐晓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055321958、18955186978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