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尘妙相 — 佛像艺术专场拍品精览

日期:2021-06-02 11:01:12 来源:中贸圣佳

拍卖 >梵尘妙相 — 佛像艺术专场拍品精览



 中贸圣佳2021春季拍卖会

预展:5月18日-19日 

拍卖:5月20日-21日 

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9号)




梵尘妙相—佛像艺术专场

5月21日 星期五 15:30 三层B厅




1755
不动佛像
西藏 萨迦寺 13 世纪
铜镀金 高29 厘米
出版:《梵相金身—金璞阁藏佛集珍》文物出版社出版
估价RMB:500,000-800,000


一世典范无与比除却灵山现真容



元代萨迦风格铜镀金不动佛像欣赏

文| 首都博物馆研究员 黄春和

                                
公元13 世纪初元朝建立,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性的大一统和大融合。元朝尊崇藏传佛教,极大地推动了藏传佛教和佛教文化艺术的大发展和大繁荣。这一时期因西藏结束了长期分据局面,并归入内地中央政府,中尼和汉藏文化展开了频繁而密切的交流和融合,佛像艺术也因此显现出新的发展与变化的面貌,结束了此前外来与西藏本土艺术流派纷呈的局面,而出现了以尼泊尔、印度帕拉和中原艺术影响为主的艺术发展趋势,并产生和形成了萨迦寺、夏鲁寺、丹萨替寺、达隆寺等一些新的时代佛像艺术风格。其中,萨迦风格立足于当时西藏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萨迦寺而形成,最具时代特色,也最具艺术魅力和宗教影响力,堪称一代艺术典范。这尊铜镀金不动佛像就是一尊典型的萨迦风格造像。
 
此像头饰螺发,头顶肉髻高隆,髻顶安宝珠,戴五花冠,缯带顺双耳齐垂于肩。短颈,项间刻有三道蚕节纹。面形宽大,额部高广,双眉上挑,双目低垂,鼻梁挺直,五官小巧而集中,生动表现了佛陀不同凡俗的庄严与寂静。躯体壮硕,双肩宽阔圆润,胸肌厚实高挺。上身着袒右式袈裟,下身着僧裙,衣纹承袭古印度萨尔纳特式表现手法,仅于领口、袖口、小腿和下摆处刻出双连珠式衣边,余处光洁圆润,完全显露出躯体及四肢的自然起伏和变化。连珠凸起,排列齐整,中间刻稻粒纹,两边刻规则的几何纹,形制独特而美观。双腿结跏趺端坐,左手置双膝结禅定印,右手置右膝结触地印,坐姿及手印一如常见的释迦牟尼佛成道相。身下台座为半月形束腰式,造型周正大方,上下边缘各饰一排连珠纹,莲瓣颀长饱满,上下对称分布,头部饰有卷草。莲座后部涂有朱砂,为西藏萨迦风格造像上特有,应当与萨迦派独特的宗教崇尚有关。整体造型大方,风格鲜明,气韵生动,气势非凡,体现了极高的雕刻技艺和铸造工艺水平,堪称一件珍贵的西藏古代雕刻艺术精品。
 
此像风格一眼看上去明显感觉受到了尼泊尔艺术影响,尤其是它的面部和衣纹表现具有尼泊尔造像鲜明特点。但仔细端详,其整体造型和局部细节又与纯尼式造像有所区别。如佛像头顶平缓、颈短、额部高而宽广,双肩宽厚,胸肌高挺,衣纹表现与尼泊尔有所不同,等等,都明显融入了西藏本土的审美元素。尤其是左肩所搭的衣角分成两道立体衣褶,如同两个枝杈,生动自然,而不是尼式美观齐整的小扇面形式;腿前下摆的衣褶亦为不规则的分布形式,与尼泊尔佛像上常见的规整的扇面形迥然不同;佛像身下台座上的莲花瓣头部都饰有装饰性的卷草,亦与尼泊尔佛像上莲瓣形制有别。这些都明显地展现了元代西藏萨迦造像独特的创造和审美情趣。因此我们可以判定它是一尊尼泊尔和西藏艺术融合的造像作品。元代时尼泊尔艺术成为影响西藏佛像艺术的主要外来艺术形式,在当时西藏政治、经济和佛教文化的强势影响之下,尼泊尔艺术分别为西藏各大佛教寺庙造像学仿和吸收,并由此形成了萨迦寺、夏鲁寺和丹萨替寺等不同的造像中心和艺术风格。比较当时出现的各种佛像风格,此像体现了当时萨迦风格的鲜明特点,现在萨迦南寺主殿拉康钦摩大殿供奉的主尊是萨迦风格的典型代表,此像风格与之极为一致(图1)。
 
萨迦风格,即以日喀则地区的南北萨迦寺为中心形成的造像风格。1247 年萨迦派四祖萨迦·贡噶坚赞(简称“萨班”)赴凉州会谈,促成了萨迦派与蒙古汗廷的政治联盟;元中统元年(1260 年)八思巴受封为“国师”,正式确立了萨迦派在元朝的至尊地位。由是因缘,萨迦派成为了元朝在西藏地区行使政治权力的代言人,而萨迦寺也顺理成章地跃升为元朝在西藏地区的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从此以后,在元朝的大力扶持下,其教派思想得到了极大发展,佛教文化艺术亦呈现出繁荣昌盛的局面,并形成了具有鲜明教派属性和地方文化特色的造像风格—萨迦风格。其艺术特征表现为:造像头部硕大,头顶平缓,项短;面形宽大,额部高广;五官端正,眉眼细长,钩鼻小嘴,口鼻较为集中;躯体浑厚,肩宽胸挺,四肢粗壮结实。佛身着袒右肩袈裟,衣纹简洁,表现手法完全采取萨尔纳特形式,菩萨惯以连珠式璎珞装饰,繁复而别致。整体造型大方,气势恢宏,形象庄严,气韵生动(图2)。每当看到这种风格造像,笔者总是不自觉地联想到元代绘画中成吉思汗、忽必烈等蒙古人形象,其造型特点与蒙古人体貌特征极为相似(图3)。因此笔者认为这一风格同时也应当受到了当时蒙古审美的影响,因为在同一时期的尼泊尔造像中根本看不到这样的造型样式。一直以来,对于尼泊尔艺术影响下的元代西藏佛教造像,包括萨迦、夏鲁和丹萨替等风格造像,西方学者都习惯性地将其归为“尼泊尔艺术”或“纽瓦尔艺术”的范畴,中国许多佛像爱好者、收藏家乃至一些学者也不明就里地纷纷跟风。笔者认为,元代西藏各种造像风格只可定义为尼藏融合的造像风格,而不是一种单纯的尼泊尔风格,不能笼统地归为“尼泊尔艺术”范畴。尽管当时尼泊尔艺术对西藏佛像艺术影响不小,但西藏本土的影响也不可小视,西藏本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佛像风格特征上,佛像表现的题材和内容上,而更为重要的是体现在佛像艺术发展的根基和承载能力上。因为13 至14 世纪的西藏在元朝强大后盾的支持下,政治、经济和文化高度发展,为各种文化艺术也包括佛像艺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契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尼泊尔艺术进入了西藏;也正是在这样肥沃的政治和文化土壤上,尼泊尔艺术得到了新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各种具有西藏民族特色的新的艺术风格。很显然,这种在西藏土地上得到发展的尼泊尔艺术,我们不能与纯粹的尼泊尔艺术混为一谈,而必须区别对待。如果不加分别地将13 至14 世纪的西藏佛像艺术一概地归为尼泊尔艺术,那么我们就是无视当时西藏政治、宗教和文化艺术兴旺发达的历史事实,也是无视西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传统,无视藏族人民文化审美上的自主意识和雕塑艺术上的创造能力。综上可见,这尊不动佛像虽然总体风格滥觞于尼泊尔艺术,但在大元一统的历史背景下,已经注入了元朝强盛的政治和经济力量,注入了西藏萨迦政权的宗教思想与理念,也注入了藏民族的审美意识与工巧智慧。它以完美的造型、精巧的工艺、雄浑的气势,再现了元朝和元朝统治下萨迦政权的辉煌历史,成为那个时代中原王朝与西藏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繁荣昌盛的真实历史写照。
 
图1 释迦牟尼佛像萨迦风格 13 世纪 铜镀金 高约180 厘米 萨迦寺拉康钦摩殿
图2 不动佛像 萨迦风格 13 世纪 铜镀金 高15.5 厘米 国内私人藏家收藏
图3 忽必烈肖像元宫廷风格 13 世纪 绢本设色 纵59.4 厘米 横47 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1710
大日如来像
藏中 14 世纪
铜镀金 嵌松石
高:17 厘米
记录:2015 年6 月28 日北京翰海春拍「伏藏- 金铜佛像」 Lot. 2577
无底价

西藏14 世纪为喜马拉雅艺术鼎盛时期,例如:丹萨替寺就是同一时期,此件便是14 世纪精美的造像。此件大日如来像,梵音名号Maha vairocana,是佛教密宗至高无上的本尊,在金刚界和胎藏界的曼荼罗中都位于中央,代表着法界体性自身。此尊头戴华丽宝冠,双耳戴圆形耳珰,垂于双肩之上。五官秀美,额头宽广,面目慈悲详和。身着天衣绸裙,佩戴璎珞钏环,显现佛尊的种种庄严。肩胸宽阔,腰身挺拔,双手于脐前结禅定印。掌心托承法轮,值得注意的是法轮的形状为花朵样式实为少见。双腿全跏趺坐姿端坐,下承仰覆莲座,莲瓣排列整齐且饱满。造像以红铜铸造,表面镀金灿烂悦目。宝冠、耳铛及璎珞钏环镶嵌松石、青金石等宝石,更显典雅华贵。其造像特点展现出14世纪尼藏巅峰时期的艺术风貌,具有极强的艺术感和升值空间。
 
1714
文殊菩萨像
扎什伦布寺风格 17 世纪
铜镀金 高10 厘米
无底价
 
扎什伦布寺是后藏地区的藏传佛教中心,也是历代班禅的住息地。工艺水准与艺术性极高。此尊文殊菩萨头戴花冠,面容肃穆平和。通身佩戴璎珞钏环等,镶嵌宝石,繁缛华丽。菩萨左手结印捻莲茎,莲枝顺臂而上,于肩头绽放莲花,上托宝经,代表般若智慧浩瀚如经卷,右手高举宝剑,能斩断一切烦恼与愚痴,身着天衣长裙,裙褶流畅写实,有如绸缎般的质感。跏趺坐于莲座之上,莲瓣饱满整齐,翻卷向上艺术感强烈。此像造型端庄,工艺精良,铜质细腻莹润,通体鎏金明亮,保存完好,原封底实属难得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1715
巴沽拉尊者像
西藏 16 世纪
铜镀金 高12.5 厘米
无底价
 
此尊为巴沽拉尊者手持吐宝鼠是重要标志,每个触摸或看见过尊者鼠鼬的信徒都将获得五欲(色、香、味、触、声)的快乐;持守“六度”;透悟万物皆空之理;对所有众生产生无限的慈悲心,巴沽拉尊者便具有如上的成就。尊者法相庄严,慈悲祥和,直鼻高挺,双唇含笑,给人一种超越凡人的亲切感。双手托抚鼠鼬,端坐在双层卡垫上。鼠鼬刻划生动写实,细密的毛发清晰可见,呈现出高超的艺术写实功底。通体镀金,刻画细腻生动,题材少见值得收藏。
 
1716
索波拉华尊者像
藏中 18 世纪
铜镀金 高11 厘米
无底价
 
索波拉华尊者为莲花生大师二十五位弟子之一,他诞生于雅卓地方,显现为铁匠形相,为在家持明瑜伽士。能以禁行随意执持巨毒猛兽之颈项。涅大译师现量化现金刚橛坛城将尊者摄受。尊者依修后,现证不共悉地,曾将上师之怨敌作过三次诅咒降伏。此尊现在家居士形象,面庞丰圆,双目睁视,表情肃穆。身着交领藏式长袍,左手放置猛兽颈部旁边,右手结法印。脚蹬传统藏靴,以游戏姿态坐于兽皮之上,下承方形法垫。整像金色润泽,比例匀称,人物刻画生动写实,彷如大师再现于世间,是一尊不可多得的西藏上师类精品造像。
 
1718
不动明王像
藏中 15 世纪
铜镀金 嵌绿松石
高 13.5 厘米
记录:2013 年6 月5 日 北京保利春拍「自在菩提」 Lot.7776
无底价
 
不动明王为佛教密宗八大明王首座,具有在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均能扫除障难,并不为动摇之意。不动明王显现愤怒像,使侵扰众生之邪魔畏惧而远离,使众生于修行路上不致动摇善念菩提心。不动明王,其名号梵音为Acalanatha,意为不动尊或无动尊。“不动”,意为誓愿,乃指慈悲心坚固,无可撼动;“明”者,乃智慧之光明;“王”者,驾驭一切现象者。不动明王是佛教密宗中八大明王之一,其艺术形象有二臂、四臂和六臂之分,均呈愤怒相。传世造像多为一面二臂形象。此尊赤发上扬,头戴三花冠。面相方阔,怒目圆睁。鼻梁短促挺阔,张口露齿,牙齿排列整齐,下巴上髭须连于两鬓,形象威猛霸气。上身赤祼,胸前戴项圈,长蛇宛如圣带自左肩斜披而下,绕过不动明王的身躯首尾缠绕扭结于肩头,其威猛的气势表现跃然而出。在藏传佛教里,蛇象征“贪”,这里以蛇作装饰即表示对“贪欲”地降伏。右臂弯曲举持宝剑,左手当胸作期克印。双腿左伸右曲呈弓步站立,腰围虎皮裙,皮裙刻画写实。老虎乃百兽之王,凶猛易怒,以虎皮为裙象征不动明王大无畏的精神以及对嗔怒地降伏。足下的象鼻天立体感十足,束腰式梯形莲座上下沿各饰连珠纹一周,莲瓣饱满,制作十分精美。整尊造像线条力度十足,肢体塑造具有强烈的肌肉感,使其姿态力量雄浑而又不失动感,表现出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1719
不动佛像
藏中 15 世纪
铜镀金 高20.5 厘米
记录:2012 年12 月 11-13 日佳士得阿姆斯特丹 Lot. 573
无底价
 
在释迦牟尼佛的众多形象中,出现最多的还要数佛祖在菩提树下证悟大道时的庄严法相。此像为15 世纪西藏造像精品中的代表 。佛陀头饰螺发,肉髻高耸,顶置牟尼宝。面庞方正,眉间饰白毫,双目微阖,鼻梁挺括,略有些上扬的嘴角,显示出佛陀解救众生的慈悲本质。躯体饱满而挺拔,腰肢纤细,着袒右肩袈裟,贴体而简洁,为典型的萨尔那特式表现手法,仅在衣缘以几何纹加以装饰。左手结禅定印,右手修长的手指尖点触台座之上,结触地降魔印。双腿结跏趺坐姿,下承宽大的半月形台座,台座正方上面横置金刚杵,上下边缘饰联珠纹,莲瓣饱满写实,尖端略向上卷翘,具有装饰美感。此像有两大优点 1 为打磨极其精良,镀金厚重其金面光滑亮丽,保存完好。2 整像胎体厚重,铜质精良,做工精致细腻,原应供奉于西藏大寺院或达官显贵家中佛堂。人物面相俊美,青春气息跃然而出,其五官形态和排布方式,一改早期外来艺术的异域风情,凸显出藏民族自身的审美情趣,与15 世纪西藏本土艺术全面爆发有着直接关系。躯体塑造富有力度和弹性,线条自然流畅,是15世纪前后的尼藏风格造像,其宗教寓意十分值得进一步挖掘,如能将此尊迎请收藏,时时礼之鉴之,无疑是十分殊胜之事。

参阅图:瑞士莱特伯格美术馆藏,西藏15 世纪铜鎏金释迦牟尼佛,高24.5cm,见Helmut Uhlig《On the Path of Enlightment:TheBerti Aschmann Foundation of Tibetan Art at the Museum Rietberg Zürich》,苏黎世莱特伯格美术馆出版,1995 年,页72,图录号30
 

1732
伐阇罗弗多罗尊者像
西藏 16 世纪
合金铜 高18 厘米
无底价
 
伐阇罗弗多罗尊者,十八罗汉位列于第五(由于元代宫廷广泛信仰藏传佛教,故依照藏教习惯对此件伐阇弗罗多罗尊者排位定为“十八罗汉位列第五”),为梵语 Vajraputra 的音译,与自眷属一千一百阿罗汉守护正法,乃证不死不坏金刚子之果位。尊者作比丘形象,额际高广,眼睑低垂,法相静谧。肩胸宽厚,肢体圆浑,魁梧健硕,身着袈裟,衣纹曲走流回,体现出匠师高超的写实技巧。右手结期克印,左手持拂尘,跏趺端坐。整像胎壁厚重,造型栩栩如生,铸造工艺精湛。佑护加持那些旨在救护众生的人、那些弃绝恶业,追求善业的人和那些希望不受邪魔伤害的人,愿所有的祈供都将获得报答。
 

1733
金刚萨埵像
北京宫廷 清康熙(1622-1722年)
铜镀金 高16 厘米
无底价
 
金刚萨埵,梵义为金刚勇猛心。汉译金刚萨埵,为佛教典籍中与普贤菩萨同体异名的圣尊。萨埵者有情之义,勇猛之义,总言勇猛之大士。是佛教真言宗八祖中之第二祖,大日如来为第一,此金刚萨埵菩萨为第二,是佛教密宗极为推崇的圣尊。佛教认为金刚萨埵是一切众生菩提心的本体,其心性坚固如金刚,故名金刚萨埵。本尊头戴五叶花冠,束发高髻,宝珠顶严。耳垂圆铛,缯带呈U 形贴耳上卷。面相端庄,五官俊美,眼睑微垂,表情静穆柔和,略含笑意。上身袒露,胸前饰项链璎珞,右手所持金刚杵,左手握金刚铃。细腰,小腹部紧收,腰束裙,裙褶自然流畅堆铺于座面上,裙边錾刻缠枝莲花纹,衣褶转折流畅,精美华丽。帔帛于手肘处作半环状,绕过双腿,并在两腿下对称垂搭于台座正面。金刚萨埵结跏趺坐坐于束腰仰覆莲花座,座上下缘分别錾刻连珠纹及卷草纹一周。莲瓣宽扁却饱满,瓣端饰卷草纹,具有康熙宫廷佛造像的典型特征。莲座之下,原封底尚存。清康熙时期藏系佛像多比例匀称,颜面端正,造型优美,细部雕饰精致,且在清代金铜造像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艺术品市场上也广受青睐。

1737
持经观音像
中原 明代
铜 嵌银丝
高9 厘米
无底价
 
此尊观音像直鼻小口,头绾螺髻,发髻刻画精细,面形长圆, 饱满丰润,双目低垂,目光慈祥,神态庄重典雅,手持经书。身着宽袖衣物,上面嵌有银丝云纹,自然流畅,随体型勾勒简洁适宜。石叟为明崇祯时期的僧人,他继承了传统的铸铜工艺,熟练掌握铜嵌银丝工艺,擅长制作嵌银丝铜器。他制作的观音菩萨像庄重娴雅,极富神韵,显示了深厚的艺术功力,使铜器制作艺术焕发光彩。此菩萨面相慈祥,细腻秀美,姿态典雅,舒畅有度。由此也可以感受到大师的浪漫主义情怀,艺术感染力强烈。
 
1738
释迦牟尼佛像
雪堆白风格 18 世纪
合金铜 高15 厘米
无底价
 
雪堆白为藏传佛教的官办工厂,始建于第五世达赖喇嘛时期(公元1617-1682 年)。在五世达赖喇嘛统治西藏时期,西藏地方政府开始派官员管理手工业,并从尼泊尔邀请了一批金属工匠来制作铜佛像。故其造像技术受到了造型及铜色均独具特色。雪堆白仿古造像也是雪堆白出品的一大特色,此尊佛像所着僧服质地厚重,衣褶稠密,作U形排列,臂圆体健,胸肌较高,台座莲瓣丰厚,是仿斯瓦特造像的风格。整体庄严肃穆,铜色均匀,工艺精湛,风格特征极为鲜明,是清代西藏“雪堆白”仿古风格造像中的精品。
 
1739
绿度母像
西藏 15 世纪
铜镀金 高11 厘米
无底价
 
绿度母,梵名Syamatara,全称圣救度佛母,绿度母是二十一尊度母之一。绿度母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此尊绿度母像为铜鎏金而成,头戴五叶冠,发髻高束,面部表情慈祥,双目微睁,嘴角似蕴笑意,神秘,却极富韵味。身体佩饰璎珞,臂戴钏镯,左手置胸前结说法印,手中拈持莲花茎,左肩开有莲花一朵,右手臂放于膝上结与愿印,下身着长裙,左脚单盘,右膝向下伸展,自在坐于莲花台座之上。通体鎏金,多嵌宝石,非常华丽,展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
 
1740
地藏菩萨像
中原 明代
铜漆金 高21 厘米
无底价
 
地藏王菩萨曾发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此话意为:只有将所有众生都度化完,才说明印证了的佛果。地狱不空,说明还有未被度化的众生,如果没有把众生度化完,是不会成佛的。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观音、文殊、普贤一起,深受世人敬仰。以其“久远劫来屡发弘愿”,故被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菩萨,头戴花冠,双目俯视,神态慈悲祥和,上身着双领式通肩袈裟,胸部配饰连珠式璎珞,下身着高束腰长裙,衣纹自然流畅,生动写实,衣缘上錾刻花纹,花纹精美细致。束腰仰覆式莲花座,上下线饰两圈连珠纹饰,莲辮一周,饱满圆润,制作精致。造像法相庄严,体态匀称,身上斑驳的金漆,显现出岁月的流逝,另有一种沧桑的美感韵味其中。

1773
观音菩萨像
中原 明代
铜 高12.5 厘米
无底价
 
观音跏趺坐,头戴风帽,面相圆润,大耳垂肩,樱唇紧闭,杏目微启,似在俯瞰尘世众生。胸前结如意形璎珞,右手结说法印,左手于左膝施与愿印,下身着裙,衣裙自然铺于莲座之上,双层莲座,莲瓣排列规整,制作精致。朴素中透着一种娴静之美,展现了观音典雅静美慈祥的风度。坐像无论造型神态和细部线条处理都刻划细腻,表现逼真,但从人物风格和衣着装饰来看,应是一尊吴越国风格造像。

1753
尊胜佛母像
北京宫廷 清乾隆(1736-1795年)
铜镀金 高31 厘米
来源:欧洲藏家旧藏
无底价
 
尊胜佛母,又称“顶髻尊胜佛母”。据传佛母在兜率天说法时,以“陀罗尼”经咒救度王子,因此尊胜佛母有救度之功,并与无量寿佛和白度母共同组成“长寿三尊”,在藏地颇受尊崇。关于佛母的形象在《圣顶髻尊胜佛母成就法》记载有:“尊胜佛母居佛塔内,身白色,三面,每面三眼,八臂,宝怖严身,结盎刚跏趺坐于杂色莲花座和日垫上。主面白色,右面黄色,左面蓝色…右侧四手分持交杵盎刚、红色莲花上托之无量光佛和箭、并作胜施印;左面四手分持弓,落索、并作期克印,施无怖印,持宝瓶。顶严饰大日如来佛,上衣天缯服端严,种种饰物严身.放白色光。其右为世自在,左手持莲花,右手持拂尘;其左为金刚手,身青莲花色.左手持青莲花.其上托剑,右手持拂尘。”<br>佛母为三面八臂的形象。葫芦型发髻高盘,发丝刻画精细,是清代宫廷造像中常见的样式。不饰头冠,每面三目,神情端庄。上身袒露,帔帛从双肩绕臂而下,蜿蜒散搭在双腿之上。璎珞为三层结构,连珠大小均匀,排布紧密,风格简洁素雅;臂钏和手镯为双层连珠的样式,复古且不失华丽。这样的装饰特点多出现在康熙时期的造像上,如承德普宁寺供的大型观世音菩萨像上和近年来拍卖的康熙造像中,均可见到类似的特点。佛母八臂各异、手印依规,身姿优雅,全跏趺端坐在台座之上。下乘台座为单层覆莲样式,上下沿均以连珠纹装饰,中间莲瓣细长,瓣叶之上装饰性极强。结合经文内容,整像从图像学上与尊胜佛母完全一致,但其所持法器因历史流传而遗失。我们通过风格分析,发现此像的工艺特点和造像样式均具有典型的清代宫廷造像特征,台座前沿有“大清乾隆年敬造”的刻款,但此像的造型及细节刻画还保有康熙时期的风格特点,应是乾隆早期宫廷的作品,保存了原香灰皮壳,十分珍贵和少见。

 

编辑: 唐晓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055321958、18955186978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