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营文物商店是我国特有的文物经营模式。纵观其历史发展脉络,国营文物商店为国家征集和保护了大量文物,也曾为各级博物馆提供了相当数量的藏品,并通过商业手段,满足人民收藏和精神文化的需求。文物商店因为其特有的经营模式和选取标准,以及非常专业的甄选渠道,成为了众多藏家心目中的心仪之处。本次中贸圣佳2021上海首届拍卖会中国书画暨古籍善本专场中,将呈献一批源自国营文物商店的四十件珍品,诚邀各位藏家莅临现场,感受古物之美。著录:1.《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十七)第277页,川5-13,文物出版社,1997年。2.《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録》(八)第3892页,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3.《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笔记》(七)第3340页,辽宁人民出版社,2015年。说明:孔素瑛,字玉田,浙江桐乡人。毓楷女,适嘉定金尚东。精小楷,书风端正流丽,得卫夫人笔意。工写山水、人物、花鸟,有机趣。画竣即题诗,自书之,时称三绝。著《飞霞阁集》《兰斋题画诗跋》。杨继盛书、何绍基、陈孚恩等题跋谕应尾、应箕两儿书卷杨继盛一生都极为重视家庭教育,著述涉及成人、女子、睦族等多方面的道德规范。嘉靖三十二年(1553),他上疏力劾严嵩“五奸十大罪”,遭诬陷下狱。临刑前一天,他写给妻子和两个儿子两封书信《杨忠愍传家宝训》,集中体现了他的家教思想。本拍品即为杨继盛写给两个儿子的书信。书信中,要求两个儿子包容有爱、和睦同宗、勤奋向学、勤俭治家。全文情深意切,真实地表现出他临危不惧的气概和披肝沥胆的精神。此册为“同光中兴”之名臣书册。中兴四大名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一说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此册得其三。通信涉及军事、地方事务。胡林翼信札为黄倬上款。左宗棠、李鸿章、俞樾、刘秉璋、勒方锜、曾纪泽、徐郙、沈秉成、吴云、王凯泰信札均为潘曾玮上款。册中收录胡林翼致“恕皆仁兄大人”信。受信人恕皆仁兄为黄倬(清道光-光绪年间,19世纪),字树阶、恕阶、恕皆。室名介园。湖南长沙府善化县人,清道光二十年(1840)进士。官至吏部侍郎。著有《诗韵辨字略》,翰林院编修,大考升侍讲,历任侍读学士、侍讲学士,詹事府詹事,内阁学士,吏、礼、兵、刑、工各部侍郎。通信内容主要关于清军与太平军的战况。如籥公(骆秉章)因“粤匪”拦截而入绥宁城,“以援川之师留湘”“意图歼此丑类,不使贻患邻封”。又提及多公(多隆阿)与李续宜部“合力痛剿、前后夹击,八道并进”,接连大胜,此大胜。以及鲍军捷休宁,左军收复德兴、婺源各城。同时也谈到了眼下的困境,“皖北陆师四万余,皖南不过三万,地各千里。防不胜防。又欠饷五月,军苦饥疲。"并感叹道“贼众我寡,贼富我贫,贼无顾忌而我不免拘牵,顾此失彼,终必气竭力穷。”故心力交瘁,更于月前大病一场,“气体甚弱,颓然若八、九十者。”根据胡林翼所描述的战事情况,此信的撰写时间应为1860年十二月初二。心力交瘁的胡林翼于次年去世。曾国藩致子民信。从通信内容看,子民应该为其下属。通信内容主要是公务安排:“苏、松二郡官单科分等注出详确而且迅速,至以为荷。惟扬、淮、徐、通、海、太仓六府州科分等亦须逐一注出。敬求费心一查,仿苏、松之式注出。”或为官员考核之用。左宗棠致季玉仁兄信。季玉为潘曾玮(1818-1886),字宝臣,又字玉淦、季玉,吴县(今苏州)人。潘世恩之四子,荫生,官太常博士、刑部郎中。太平军攻克苏州时,曾登英舰劝阻英人戈登军变。精倚声,其昆仲如曾沂、曾绶、曾莹等均能词。著有《自镜斋文钞》、《诗钞》,词有《玉淦词》、《咏花词》。此四月六日信中,主要谈及育婴堂经费,“育婴官堂费绌,婴多情形窘迫而呱呱失哺,能不恻然。”“日昨适值海分司解到永丰坝督辕公费银四千两。弟履任以来,除应得之廉俸外,所有盐务缉私经费,及通商办公等费,每一解到,随即发交藩库,另款存储,作为善举之用,兹以此项公费,充作育婴义举,实为理得心安。已札藩司转交程守领用。”文襄操守,于此可见。册收李鸿章信札两通。一致“季玉世叔”,详述战况“初五日,贼氛已及津郡,郭杨潘善各军亦于是日赶到,偪窜东南,已至盐庆一带。贼踪飘忽,我军与为蹑逐,前截后拦,苦无圈制之法。侄于月初由开州登陆,初六抵东昌,方拟筹办运防,以固后路。”潘曾玮之父潘世恩是李鸿章丁未进士科主考官,与李鸿章有密切的关系。潘家为苏南大族,对李鸿章组建淮军迅速崛起于江苏,也予以极大的支持。故此信甚是恭谨。而另一札李鸿章作于戊寅年(1878),则恣意许多,“读(友人)新词数阙,胸怀洒淡,兴会淋漓……参破世情,拈花一笑,使扰攘簿书者对之汗悚。预约古稀开筵,再陪山公大醉,先生其许我否?”两通信札,一谨严,一快意,书风、性情全然不同。1.曾国藩(1811-1872),字涤生,湖南湘乡人。二十七岁中进士,三十二岁以翰林院检讨典试四川,历官内阁学士及礼部、刑部、吏部侍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工书法、诗文。2.胡林翼(1812-1861),字贶生,又字咏芝、润芝,谥号文忠,湖南益阳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历任编修,贵州镇远知府、贵东道员,四川、湖北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历在黔省镇压苗民及湖北李元发起义,联合曾国藩在鄂、皖等地镇压太平军,与曾并称“曾胡”。著有《读兵史略》、《大清一统舆图》、《胡文忠公遗书》等。3.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工书法,历官浙江巡抚、闽浙总督、陕甘总督等职。光绪七年返京任军机大臣,管理兵部。兼南洋通商大臣。4.李鸿章(1823-1901),字子黻,一字渐甫,号少荃、仪叟,安徽合肥人。道光二十七年进士,授编修。累官两江、湖广、两粤、直隶各地督抚,北洋大臣、太子太傅、大学士。工书法,奏章与恩师曾国藩有双璧之誉,为近代“洋务运动”实际领导人之一。5.俞樾(1821-1906),字荫甫,号曲园,晚号曲园老人、曲园叟,浙江德清人。道光三十年进士。历任编修、河南学政。终身从事学术研究,为一代经学宗师。工书法,生平不作楷,非篆即隶,尤工大字。6.刘秉璋(1826-1905),又作刘秉章,字仲良,安徽庐江人。咸丰十年进士。光绪八年由江西巡抚任浙江巡抚,十二年升四川总督。精通兵法,为李鸿章心腹大将,光绪二十年免职,卒谥号“文庄”,书法近董其昌。7.曾纪泽(1839-1890),字 刚,号润民,湖南湘乡人。曾国藩之子。官至户部左侍郎。学贯中西,有《佩文韵来古编》、《说文重文本部考》、《群经说》等,并传于世。勒方锜(1816-1880),原名人璧,字悟九,一名方琦,室名太素斋,江西南昌人。道光二十四年举人。官河东河道总督。善书,尤工词,有《太素斋集》。8.沈秉成(1823-1895),原名秉辉,字仲复,号耦园,又号听蕉,室名鲽研庐、听橹楼,浙江归安(今湖州)人。咸丰六年进士,官至安徽巡抚、署两江总督。喜欢藏书、砚台,收藏金石书画甚丰。时与潘祖荫、李鸿裔、吴云、郑文焯等过从。其藏书楼“鲽砚庐”在苏州,保存完好。9.徐郙(1836-1907),字寿蘅,号颂阁,上海嘉定人。徐经子。同治元年状元。官至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工书,画花卉工秀,直入蒋廷锡室。间作山水亦清绝。10.吴云(1811-1883),字少青,一作少甫,号平斋,晚号退楼,又号愉庭,斋号二罍轩、听枫山馆、二百兰亭斋等,浙江湖州人。举人,官镇江、苏州知府,笃学考古,曾藏《兰亭序》二百种,齐侯罍二。善书能印,为清代金石家、鉴赏家。11.王凯泰(1823-1875),初名敦敏,字幼徇、幼轩、补帆,号补园主人,江苏宝应人。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曾任浙江督粮道、浙江按察使、广东布政使、福建巡抚等。著有《致用堂志略》《致用堂捐藏书目》等。说明:本件标的集张问陶书信7封合成册,册中多为张问陶写给希白居士的家书。据边款可知,希白居士为张问陶之妻兄,二人情义甚深。款识:1.厚梁二表弟,同书顿首。丙戌腊月二十五日。2.字侯,苏潭老友新禧,昨于穆太守家人之便,奉数言未及详,悉日内赶办临雍诗册。又闻大考在即,日督儿子肆课,真拙忙也。入春戈家媒人来,约订期者二次一筹莫措(尚未订定,大约在春末夏初)。惟前札谆□想时时在我友意中耳,言之愁愧愁愧。陈骑尉为我觅友人作《西涯图》如画就,先令其呈阅,求代为装轴,并求妙题。作闻梁山舟有他说未知确否?而钱梅溪一时在武林则卷前“西涯图”三字且空,不题可耳。如吴兰雪现在杭,求其作西涯图诗,要一样写二张,其一以寄与法时帆,时帆与兰雪亦交好也。诸惟心照,余再悉不既。友人方纲顿首。正月廿三日。3.方外弟子谢麓九首,香草主人老夫子座右,蒲月望日自揭阳后泐。4.朗峰贤契明府,生许兆椿顿首。六月廿一日,金陵郡斋。7.仲叔载园字,九畹贤姪览,怀谷大兄问候,不另札,正月廿日。说明:此册为陆润庠、额勒和布、李经羲、张之万等人致鹿苹的信札,共计九开十四通。对研究鹿苹生平交友、家庭关系乃至社会活动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据题笺可知鹿苹应为天津人沈恩嘉,曾官军机章京几二十年,性敏练,慷慨敢任,精熟清廷典章制度。信札内容多为托事,如陆润庠信:“供事王宗湜系弟癸酉年弟兄,近闻枢垣将点派承发,渠或可望。求祈一为查酌。”如张之万信:“兹有供事名条数纸,仍祈逾格关垂。”亦有满族官员言及关于“汉折”“清折”的思量,如额勒和布在信中写道,皇上恩赏荷包等件,“弟与莱翁同折谢恩,唯思满员若用汉折似不合体制,拟仍用清折陈谢。”为其时官场的一个缩影。1.觉尔察•额勒和布(?-1900),字筱山,满洲镶蓝旗人,曾任户部主事,累迁理藩院侍郎,官至武英殿大学士。2.李经羲(1860-1925)字仲山,又仲仙,号悔庵,晚号蜕叟等。李鸿章之侄,曾任云贵总督。与徐世昌、赵尔巺、张謇并称为“嵩山四友”。3.张之万(1811-1897),字子青,号銮坡,直隶人,太子太保张之洞堂兄。历江苏巡抚、闽浙总督。亦以画名,山水用笔绵邀,骨秀神清,为士大夫画中逸品。初与戴熙讨论六法,交最相契,时称南戴北张。4.陆润庠(1841-1915),字凤石,号云洒、固叟,江苏人。同治十三年(1874)状元,历任国子监祭酒、山东学政等,官至东阁大学士。5.吕海寰(1843-1927),字镜宇,山东掖县(今莱州市)西南隅村人。清末政治人物、外交家,曾任工、兵、外务部尚书等要职,是中国红十字会的创始人之一。王铎(1592-1652) 草书临王献之《玄度来何帖》出版:
1.《湖社月刊》第23册,第7页,湖社画会出版,1929年。
2.《湖社月刊》(上册)总第365页,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来源:湖社名家胡佩衡旧藏。
胡佩衡(1892-1962),谱名锡铨,又名衡,字佩衡,号冷庵,外号胡涂克图,以字行,蒙古族,历任中国画学研究会和湖社画会评议,华北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讲师,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画院画师兼院务委员等。
说明:明代帖学风行,推祟晋唐,书家多力求温文柔美,中和端整,遂成积习。及至明末清初,国家遭逄巨变,促使一批崇尚奇倔狂逸,抛弃主流审美规范的书家相继涌现。他们生逢乱世,很多更沦为异族统治下的遗民,感传统妍媚书风无法宣泄心中不平,遂另辟蹊径,以草书大胆表现自我,一矫明末清初书风,维时虽短,但于书法史及中国历史均意义重大。王铎在明代书坛上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工真行草书,得力于钟王颜米,其一生致力于临古,有“一日临书,一日应索请。以此相间,终生不易。”之说,又言:“予书何足重,但从事此道数十年,皆本古人,不敢妄为。”本幅草书临王献之《玄度来何帖》,虽为临作,并非全临,行中略有删减,这样的情况在王铎的临帖作品中屡见不鲜。本幅作于庚寅(1950年),这是王铎去世的前两年所书,此时的王铎已经渐入化境,用笔从容不迫,点画圆润饱满,通篇笔断意连,承上生下,一气呵成,有韵律节奏的变化,真如王铎所谓:“不离古,不泥古”。此幅为花绫质地。明代绫有花绫、素绫之分。历史上花绫用于书画并不太普遍。到明代此风开始盛行,尤其是在明末万历、崇祯年到清初的这段时期,用绫广泛,出现了一批偏爱使用绫本作画书写的大家,如张瑞图、米万钟、傅山、王铎等,本幅亦是,实为一个时期的风尚,而到了清康熙中期以后用绫又少见了。王 铎 草书临王献之《玄度来何帖》 花绫质地细节图出版:《明月清风:天衡海派绘画集粹》第33-34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年。出版:《春华秋实-天津市文物2012年度征集成果暨学术论文集》第65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说明:上款人陈子林,民国间堪称是大内首席御医,专为权贵富贾等上层名流行医。在民国某要员的回忆录中记载说,自己在一九二五年秋冬之时参加了陈子林的五十大寿,期间见闻有各大书画名家以字画作为寿礼赠予陈子林。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