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徐志摩逝世九十周年专题·志摩的情迹地图

日期:2021-07-20 22:43:18 来源:西泠拍卖

拍卖 >纪念徐志摩逝世九十周年专题·志摩的情迹地图









那年张嘉璈担任浙江都督秘书巡视杭州时,偶然读到杭州府中一学生文章,文笔清冽脱俗,颇有新式文人风味,当即请校长呼唤学生进行面谈。不久,一位青年应声而来,青年面戴金丝眼镜,双目有神,气质儒雅,深得张嘉璈喜欢。彼时的张嘉璈便有了撮合这位青年和自己妹妹结成姻缘的想法。

这位“青年才俊”即是徐志摩。

就读府中时期的徐志摩

不久,张嘉璈去信徐志摩父徐申如,表达联姻意图,徐申如见两家门当户对,自然是对这门亲事很是满意。


徐申如在荡秋千

1915年12月5日,浙江海宁硖石镇,18岁的徐志摩和年仅15岁的张幼仪在徐、张两大家族长辈见证之下,拜堂成亲。汤寿潜为两人证婚。



硖石镇是典型的江南小镇
蒋百里、张宗祥亦出生于此


应徐志摩要求,张幼仪在婚礼现场,身着一袭粉红色西式礼服,头戴传统凤冠,以一副“新式新娘”样貌示人。但徐志摩却对这场包办婚姻有着发自灵魂深处的抵触,洞房之夜,他撂下张幼仪一人独守空房,自己则跑到奶奶的房间睡了一宿。

婚后,徐志摩自始至终没有正视过这位妻子,即便这位妻子为他产下了子嗣,即便这位妻子追随他远赴重洋。在他看来,张幼仪是一位思想守旧的传统女人,而自己追求的,是纯粹而炽热的爱情。


张幼仪与徐志摩为数不多的合影,摄于欧洲


要说徐志摩的爱情观,必然少不了罗素的影响。罗素曾说,对爱情的渴望,是支配他生命的三大激情之一。正是这种“罗素式”的反叛精神,支撑着徐志摩勇于反抗传统旧式包办婚姻,追随心中所爱。

1922年早春,分居多日的徐志摩忽然拖吴经熊找上张幼仪,要求她在离婚协议上签字。他不顾妻子的犹豫与挽回,脱口而道:“等不及了,林徽因就要回国了。”

至此,婚姻破灭,徐、张夫妇成为了民国“离婚第一人”。事后,徐志摩登报诗《笑解烦恼结》一首,赠予张幼仪,算作对这段关系的告别。



《笑解烦恼结》
(节选)

……
如今放开容颜喜笑,握手相劳;
此去清风白日,自由道风景好。





相较于同时代为爱情自由,抛弃世俗目光的徐志摩,胡适的婚姻就显得传统与谨慎许多,是旧时代无数书生文人的缩影。


胡适与妻子江冬秀的婚姻是由胡适母亲冯顺弟一手包办的,全然未经过胡适同意,胡适也曾多次寄书母亲,拒绝回家完婚。


这位留美的博士,竟与一位“小脚女人”结婚,在当时民国的新潮人看来,实属奇事一件。


但胡适终究持守了中国文人的礼节与操守,纵然万般不愿,还是为了“不忍伤几个人的心”,与江冬秀开始了婚姻关系。


胡适与江冬秀


婚礼现场,有一位伴娘吸引了胡适注意,她是胡适三嫂的妹妹,后来的中国农学界第一位女教授——曹诚英。

1923年,胡适因病前往杭州休养,曹诚英承担了照顾胡适起居工作。在杭数月,两人赏花、观潮,更是在6月23日一起搬入烟霞洞,直至10月4日才搬出。期间两人的关系难免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虽十月末胡适离开杭州之后,两人就少了联系,但胡、曹一直保有这藕断丝连的绵绵暧昧。


1923年9月28日,徐志摩(左一)、胡适(左四)、曹诚英(左三)等人在徐的家乡海宁观潮

1923年,胡适、曹诚英在杭州烟霞洞


次年七夕,即两人相恋一年之后,胡适作一首《鹊桥仙·七夕》,思念无法相见的情人曹诚英。此作于1952年收入《尝试后集》,是胡适罕见的爱情词稿。


▲2021西泠春拍 中外名人手迹暨三宁斋旧藏专场

Lot 3223

胡 适(1891~1962) 重要著作《尝试后集》词作《鹊桥仙·七夕》罕见初稿,及批阅胡适上款信札一批

文稿一页、信笺约二十八通五十一页(带信封十四枚)

约1920、1924 年作

著录 :1.《胡适选集》诗词,台北文星书店,1966年。

2.《 尝试后集》,胡适著,台北胡适纪念馆,1971年。

3.《尝试后集》P10-12,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4. 《尝试后集》P10,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

5. 《胡适文集 9》P235,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6. 《尝试集·尝试后集》P211,贵州教育出版社,2001年。

说明:胡适上款并批覆。部分为蒋梦麟、陶孟和批阅。

胡适上款并批复。与第3219徐志摩诗稿为同一来源。

此为胡适词作《鹊桥仙·七夕》初稿,1952 年收入《尝试后集》,是非常少见的胡适爱情词稿。

此词作于1924 年七夕。一年前的七夕,胡适正与曹诚英在杭州热恋,而此时胡适在北戴河度假,二人无法相会,遂书此以表相思之情。

词作仿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是新文化运动之后胡适旧体诗词的代表作之一,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胡适在提倡文学革命时曾有八点主张,其四为“不用典故,不讲对仗,不摩仿古人,不避俗字俗语”。但其作品中亦常见旧体诗词传统风格的影子,可见胡适并不是一刀切的反对文言文,而是摒弃繁琐的文言表达方式。

据《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二册记载:“民国十三年……八月,与丁在君同在北戴河歇夏,有《鹊桥仙》(七夕)词一首”。胡适后来在《纪念田中玉将军》文中回忆:“民国十三年的夏天,丁在君夫妇在北戴河租了一所房子歇夏,他们邀我去住,我很高兴的住了一个月。”七夕又叫乞巧节,是旧时女儿们梳妆、攀巧比工的节日。七夕夜将蜘蛛置于盒中,观其结网,谓能七巧。此时恰好是胡适与曹振英相恋一年之后,回忆去年七夕二人相伴杭州,或许是有感而发,或是藉以思情,遂作此《鹊桥仙》一首。

此稿中有几处删改,字迹些微潦草,首句曲律不甚工整,当是情到时一气呵成之作,与后来收入《尝试后集》中的版本略有差异。此稿中的“银河淡淡,鹊桥何处?”改为“疏星几点,银河淡淡”,“这便是天孙奇巧”中“这”改为“那”,其余一致。首句从原先的主观问句改为客观存在的现实,“鹊桥何处?”问得应是指代胡、曹二人的现实和情感距离。自杭州回后,胡适曾向江东秀提出离婚,而遭拒绝。胡、曹此后遂改为书信往来,此中“鹊桥何处?”问的或是胡、曹二人未来情感相守之路。“遥遥”“双星”“隔银河”都暗示了二人间难以相守的距离。下阙的“不用深深私祷”“一岁一相逢”,正是应了那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另王造时、包世杰、吴瀚涛等信札约28 通51 页,均作于1920 年,围绕商务印书馆征译世界丛书而作。信件作者多系北大、清华、燕大、北京高师、上海南洋公学、澄衷中学师生,信中谈到蔡元培、陈独秀(仲甫)、蒋梦麟、张元济(菊生)、王星拱、马君武、金猷澍,以及《新青年》《晨报》《时事新报》等杂志,乃至新文化运动。从中可见出北大和商务印书馆的配合对新文化运动的巨大推动,以及该运动的支持者分布。

信上批示多出胡适之手,时在新文化运动高潮期,系胡适在国内影响最大时期的手迹,意义非凡。除识文所录外,批示中又划去“请王抚五先生代为酌定”“请陶先生审定”字迹。

王造时为五四运动领导人和“七君子”之一,其手迹在市场中非常少见。

1920年2月,高梦旦、蔡元培、蒋梦麟、胡适等拟订编译《二十世纪丛书》,张元济提议“可以订定,惟专史不宜译,又人、地名概用原文,本科专门译名应附对照表”。10 月,该系列改以《世界丛书》之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共收25 种,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美术、文艺、戏剧等各学科。

其时《时事新报》登载商务印书馆征译世界丛书的信息,胡适担任该系列丛书的审查员,此批信札多为当时各学科学者、教员、学生致胡适有关翻译著作之事。

具体有:胡适覆信2 页、陶孟和覆信1 页。侯毅(北大讲师)1 通6 页,应元道、陈良猷、张铁(燕京大学)、韩组康、朱宝楚、王彭寿、赵作雄、曹雄藩、赵蕴琦、吴熙绩、齐汝璜、王造时、王德周各1 通1 页,曹韵琴、魏玉璜、T.C.Chen、何培心各1 通2 页,何飞雄、王昆西各2 通3 页,张念恃、李季子、包世杰1 通3 页,吴瀚涛2 通2 页,戴述胜1 通4 页等。

23×14cm(诗稿)A4(绝大多数)

RMB: 180,000-280,000


词稿诗文对照






1920年,为追随罗素思想的步伐,徐志摩毅然放弃哥伦比亚的博士学位,只身来到伦敦。但不巧的是,罗素因为战后其和平主张,被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除名,离开了英国,正在北京访问讲学。

罗素(1872-1970)

虽则未能与罗素晤面,但徐志摩却在伦敦邂逅了其一生的白月光——林徽因。


林长民、林徽因父女


彼时,林长民正因国联事辗转伦敦。作为家中长女,林徽因跟随父亲一同前往英国,权当见识世面。

次年,伦敦林家宅邸,徐、林二人得以相识。徐志摩对林徽因应是一见钟情,在他看来,林徽因是一个十足的新女性,受过西方新式教育,更是与自己灵魂契合。随后的日子,徐志摩日日赶往林宅,只为多见几面林徽因。



▲2021西泠春拍 中外名人手迹暨三宁斋旧藏专场

Lot 3221

林徽因(1904~1955)致梁思懿、周念慈罕见诗稿二种

文稿 二页

1936年10月29日作

发表:《独行》一首:《大公报·文艺副刊》,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3月7日)。

《独行》一首部分著录:

1.《林徽因诗集》P59,林徽因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2.《新月派诗选》P255,徐志摩等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
3.《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总第57期》P156,作家出版社,1993年。
4.《林徽因文集文学卷》P210,梁从诫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
5.《林徽因诗文集》P65,译林出版社,2011年。

说明:标的为林徽因《十月独行》、《看叶子》二首诗歌最初稿,及林徽因亲笔中、英文附言各一段,分别赠予梁思成二妹梁思懿、梁思成大姐梁思顺之女周念慈。不仅记录了林徽因两首诗歌不为人知的创作经过,也见证着林徽因与梁家人之情谊。其中《独行》后发表于《大公报·文艺副刊》,而《看叶子》一诗从未经发表。

林徽因将《独行》赠予小姑梁思懿,并附信数语。梁思懿当时为燕京大学学生,是梁思成、林徽因家中常客。从林徽因信中来看,二人一直有诗歌交换,并曾与周念慈一起围坐读诗,可见其间亲密。《独行》在《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表时,改名《十月独行》,全诗均有个别字词改动,其中第三节“我惶惑又抱歉”改为了“我更自己抱歉”。

1936年间,周念慈亦在燕京大学念英文科,故林徽因在赠其的诗后以英文致信。林徽因在信中写道,《看叶子》的灵感来自于燕京大学的秋叶与欢乐的青年们。而对于诗中“我疑心你已变了模样”中的“你”,林徽因则俏皮地表示此人的范围很大,周念慈尽可以猜测。周念慈读书期间,常在梁思成家留宿,与林徽因一度亲密无间,后因其母梁思顺不悦,往来才渐稀疏。

从时间上看,两首诗均写于林徽因诗歌创作最为集中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林徽因,与刚刚改革后的《大公报·文艺副刊》联络密切,不仅频繁发表作品,也应萧干邀请,编辑了《大公报文艺丛刊小说选》。此二首诗写作的前几天,林徽因参与签署了《平津文化界对时局宣言》,指陈严峻的抗日形势下政府的消极态度。而随着局势紧张,在《十月独行》发表数月后,林徽因、梁思成一家出走北平开始流亡,林徽因作品亦日趋苍凉,《十月独行》与《看叶子》中的清丽与恬静从此远离了林徽因的诗情。

26.5×20.5cm×2

RMB: 700,000-900,000



上款简介:1. 梁思懿(1914~1988),为梁启超第三女,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梁思懿于1933年考入燕京大学医学预备班,准备三年后进入协和医学院学医。后来为参加革命,转入燕京大学历史系,并自1935年开始投身学生运动。她思想活跃,积极进步,曾任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大队长,是“一二·九”运动中的学生骨干,是燕大学生领袖,为“燕京三杰”之一。
2. 周念慈(1915~?),梁启超长女梁思顺之长女。三十年代毕业于燕京大学英语系,后前往美国。


林徽因(左) 梁思懿(右)


徐志摩爱上林徽因时,仍与张幼仪有着夫妻之名,或许正是因为这一层关系,让林徽因心存芥蒂,始终不肯接受徐志摩。

1922年,徐志摩终于挣脱了与张幼仪的羁绊,从柏林赶回伦敦,却得知林氏父女已悄然回国。为追逐归国东去的梦中佳人,徐志摩告别康桥,毅然回国。



《康桥再会罢》
(节选)

你我相知虽迟,然这一年中
我心灵革命的怒潮,尽冲泻
在你妩媚河身的两岸,此后
清风明月夜,当照见我情热
狂溢的旧痕,尚留草底桥边,
明年燕子归来,当记我幽叹
音节,歌吟声息
……









早在1923年初,徐志摩就已从泰戈尔助手口中得知,泰戈尔有意探访中国——这个令他魂牵梦绕的东方神秘国度。为此,徐志摩相继发表《泰山日出》《泰戈尔来华》《泰戈尔的确期》等文,为此次行程预热。

次年四月,泰戈尔一行人乘坐“热田丸号”抵达上海,徐志摩、郑振铎、张君劢、瞿菊农等人接待了他,并陪同泰戈尔游历了龙华古寺,杭州西湖等地。


泰戈尔在“热田丸号”甲板之上所摄


泰戈尔是印度最负盛名的诗人,亦是亚洲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无疑是当时亚洲文学界标杆式的人物。徐志摩创立的“新月社”,即是依据泰戈尔诗集《新月集》而命名。


1928年新月社刊物《新月》创刊发刊词《新月的态度》道:

“我们舍不得新月这名字,

因为它虽则不是一个怎样强有力的象征,

但它那纤弱的一弯分明暗示着,怀抱着未来的圆满。”



4月23日,泰戈尔乘坐火车抵达北京,出席接待的有梁启超、蔡元培、胡适、蒋百里、林长民、陈源等学界、政界名流。同样受邀接待的,还有同为新月社成员的林徽因。


左起分别为:梁思成、张歆海、林长民、

恩厚之、泰戈尔、林徽因、徐志摩



▲2021西泠春拍 中外名人手迹暨三宁斋旧藏专场

Lot 3220

泰戈尔(RabindranathTagore,1861~1941)、徐志摩(1897~1931) 致蒋百里信札及批校佛经

信笺一张二页、线装书一册

1929、1930年作

说明:蒋百里上款。蒋为徐志摩同乡、亲属、新月社同人,泰戈尔1924年访华即由其主持。蒋、徐二人关系密切,徐飞机失事前一日,即曾入狱探望蒋。

其中,泰戈尔信作于1929年6月15日自上海乘船返回印度之际。此番泰戈尔访华,为匆匆路过,曾与胡适、蒋百里等会面。离别之际,胡、蒋不克送行,徐志摩遂邀请郁达夫一道为泰翁饯行。泰戈尔遂书此致信蒋百里,对未见到蒋氏颇表遗憾。值得一提的是,当日泰戈尔同样写一短信致胡适,内容为“赠胡适。勿忘我。泰戈尔,1929年6月15日(To Hu Shih,Remember me,Rabindranath Tagore. June 15,1929)”,行文、格式均与此信非常类似。二信均由徐志摩转交,但蒋氏其时应门生唐生智之请北上,导致此信未能及时转到。

翌年,蒋百里因支持唐生智反抗蒋介石入狱,心存死志,令友人馈赠佛经等度日。徐志摩对蒋入狱一事异常关心,一度收拾铺盖,陪同蒋氏坐牢。在“偶检旧籍”时发现这一泰戈尔信件,感慨良多,遂在同一纸上再书一笺,问候蒋氏。

另有民国十九(1930)年《辩中边论 摄大乘论》初版一册,内有大量批校、句读。或为蒋百里狱中所作。

25.5×15cm(册)  22×15cm

RMB:680,000-800,000



上款简介: 蒋百里(18821938),名方震,字百里,以字行,晚号澹宁,笔名飞生、余一,浙江海宁人,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代陆军大学校长,陆军上将。梁启超学生,蔡锷重要友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一名毕业,曾创办《浙江潮》,主编《改造》杂志,与胡适发起新月社。抗战中发表《国防论》,轰动一时。


附民国十九年(1930年)《辩中边论 摄大乘论》初版一册
徐志摩此札既夹于此页中,折旧痕迹尚在


为给泰翁庆生,新月社成员特地排演了话剧《齐德拉》,在泰戈尔生日宴会当晚招待众人。此剧由林徽因饰演女主齐德拉公主,徐志摩扮演爱神,梁思成则担任舞台布景。

数日的朝夕相处,使得徐志摩、林徽因这对昔日眷侣再生情愫。但林徽因终究选择了理智,她与梁思成婚约在先,而梁同样有着不输徐志摩的风度与才情,于情于理,都不应逾越这条底线,是年五月,林徽因与梁思成一起踏上前往美国留学。



《去罢》
(节选)


……
去罢,梦乡,去罢!
我把幻景的玉杯摔破;
去罢,梦乡,去罢!
我笑受山风与海涛之贺。


去罢,种种,去罢!
当前有插天的高峰;
去罢,一切,去罢!
当前有无穷的无穷!








徐志摩初初与陆小曼相识,是在泰戈尔访华期间。那时,徐志摩是泰翁的随身导游及翻译,陆小曼则随负责泰翁安保工作的丈夫王赓,同行左右。只不过,那时徐志摩的眼中,只有林徽因。


陆小曼与王赓的婚姻,同样源自所谓“门当户对”的包办,但陆小曼生性开朗,祝追浪漫,实难于常年工作在外,不苟言笑的王庚相处融洽。不足半年,两人感情就显出疲态。


随着林徽因远走美国,徐志摩心中的“月光”不再,好在,他又寻觅到了“天边的一颗明星——陆小曼”。

彼时,陆小曼已是新月社核心成员,因泰翁到访中国刮起的戏剧风并未就此停歇,新月社又陆陆续续排演了许多新剧,徐、陆二人在剧中往往饰演男女主角,随着相处时间的拉长,相互的爱慕之情也油然而生,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但陆小曼在当时毕竟是有夫之妇,徐、陆二人的感情显然会被千夫所指。1925年3月10日,迫于舆论压力,抑或是想抒发心中难以化去的感情,徐志摩选择赴欧旅行。在此期间,两人鱼雁不断,互诉惆怅。


罗素访北京时与讲学社众人合影
前排右起:罗素,勃拉克女士、蒋百里
后排右起:孙伏园、王赓、赵元任、瞿世英


徐志摩绵长的情愫终究难以排解,归国后,徐志摩写下著名诗篇《起造一座墙》,誓要筑起一座爱墙,“就使有一天霹雳震翻了宇宙,——也震不翻你我“爱墙”内的自由!”

这是市场仅见的徐志摩自作新诗诗稿,是这位浪漫情种一生不惧传统桎梏,为爱奋斗最真实的写照。


▲2021西泠春拍 中外名人手迹暨三宁斋旧藏专场

Lot 3219

徐志摩(1897~1931)  白话诗集代表作《翡冷翠的一夜》罕见诗稿《起造一座墙》 

文稿  一页

1925年8月23日作

刊载:1.《现代评论》第2卷第39期,民国十四(1925)年9月5日。

部分著录:2.《翡冷翠的一夜》,徐志摩著,新月书店,民国十六(1927)年。

3.《志摩诗集》P82,陆小曼编,商务印书馆,民国卅七(1948)年。

4.《徐志摩诗全编》P167,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

5.《徐志摩作品欣赏》P148,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6.《徐志摩诗全集 第2卷》P105,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

7.《志摩的诗》P114,浙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

8.《徐志摩诗全集》P366,学林出版社,1997年。

9.《徐志摩作品集》P151,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10.《徐志摩文集》P76,海天出版社,2000年。

说明:陶孟和旧藏与第3223胡适诗稿为同一来源。

此为徐志摩《起造一座墙》诗稿,当系市场几乎唯一的最初完整创作稿。

诗稿作于1925年8月23日,同年9月发表在《现代评论》第2卷第39期,1927年初收入《翡冷翠的一夜》,由新月书店出版,后见于各种徐志摩文集,系最广为流传的徐氏诗作之一。

此稿将原文中“焦上”二字删去,改为“衣似的永远裹着我的心”,除同年刊载在《现代评论》中依然使用“衣似的永远裹着我的心”之外,此后著录皆为“蕉衣似的永远裹着我的心”。

诗歌作于徐志摩、陆小曼热恋期,采用述说体,即是情诗,又是情书,向陆小曼表达对爱的渴求,毋宁是徐志摩追求爱情的宣言,可见爱情在其内心的神圣及追爱的炽烈和果决。全诗亲切、热烈又坚决,充斥着对坚贞爱情的迫切期待和追求,赋“爱”以神圣、庄严,在极致的强烈中反而透露出隐藏在深处的忧虑与不安。所谓“就使有一天霹雳震翻了宇宙,——也震不翻你我“爱墙”内的自由”,几乎有一种“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决绝。

诗歌中反映出来的对自由恋爱的向往,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重要内涵之一,有重大的反封建伦理道德的意义。

是诗作于徐志摩旅欧回国后不久,此时徐志摩已与张幼仪离婚,而爱人陆小曼还陷在与王赓的婚姻泥淖中,二人的感情遭到社会及亲朋的批评甚至讨伐,包括陆小曼的母亲吴曼华。社会外界的反对以及陆小曼此时的身体状况给热恋时期的两人心理及情感上的冲击,从《爱眉小札》中可以看出,这段时间的徐志摩常处在相思和不安之中。在1925年8月23日前的日记中反复透露出徐志摩内心的焦躁与不安。

8月21日,“你一生最重要的交关已经到门了,你不可再含糊,……你果真爱我,不能这样没胆量,恋爱本是光明事。为什么要这样子偷偷的,多不痛快。眉,要知道你只是偶尔的觉悟,偶尔的难受,我呢,简直是整天整晚的叫忧愁割破了我的心。”8月22日,“我们得互相体谅;在你我间的一切得从一个爱字里流出。我一定听你的话,你叫我几时回南我就回南,你叫我几时往北我就几时往北。今天本想当人前对你说一句小小的抱怨,可没有机会,我想说:‘小眉真对不起人,把人家万里路外叫了回来,可连一个清净谈话的机会都没给人家!’”此处指徐志摩旅欧时,陆小曼曾写信要求徐尽快回国一事。8月23日,“眉,你还不厌吗,这种无谓的生活,你不造反吗?……你望不见我的心吗?这凄凉的大院子今晚又是我单个儿占着,静极了,”等等此类记录,可见《起造一座墙》这首诗是徐志摩在承受着外界的压力和自身情感的迷茫中所作出来的。徐志摩希望陆小曼的“爱有纯钢似的强”,即使“秋风吹尽满园的黄叶,白蚁蛀烂千年的画壁”,无论时间如何流逝,也能以如此坚定的爱来抵御社会各种压力,使彼此爱情常在。

此诗学习西洋诗题,追求错落有致的韵感,使得“爱情”的表达更为强烈。这正是徐志摩一致追求的诗歌形式,将西洋诗的风格融入新文化之后新的白话诗中,再造出一种多样化的中国特色的现代格律诗。从诗的题材到诗歌主旨的要求,都是新文化运动之后徐志摩努力改造旧文化、追求新文化的实践。

30×24.5cm

RMB: 300,000-500,000



藏者简介:陶孟和(1887 ~ 1960),原名履恭,字孟和,以字行,祖籍浙江绍兴,生于天津,社会学家。建国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负责社会、历史、语言和考古四个研究所,并兼任社会研究所(1953 年该名经济研究所)所长。著有《中国社会之研究》《社会与教育》《北京人力车夫之生活》等。


出版物封面

除同年刊载在《现代评论》中

依然使用“衣似的永远裹着我的心”之外

此后著录皆为“蕉衣似的永远裹着我的心”


诗文



1926年10月23日,北海公园,在梁启超的证婚之下,徐志摩、陆小曼结为夫妇。


▲2021西泠春拍 中外名人手迹暨三宁斋旧藏专场

Lot 3222

陆小曼(1903~1965) 山居赏梅图

设色纸本 镜片

1940年11月7日作

出版:《陆小曼诗·文·画》p206,译林出版社,2016 年。

说明:孙雪泥题跋。

此为陆小曼作、孙雪泥题跋《山居赏梅图》,作于1940年11月7日。想是将近徐志摩忌日, 故有“筑屋梅间住”“一洗胸中积闷之气”等感慨之语。

陆小曼在侍从贺天健学画后,与书画名家吴湖帆、钱瘦铁、孙雪泥等人多有交往,彼此切磋,其画技进步神速,其与孙雪泥曾合作《黄山烟云图》藏于上海中国画院。

74×35cm

RMB: 280,000-400,000



跋者简介: 孙雪泥(1888~1965),原名鸿,字贾森,一字翠章,号雪泥,以号行。上海金山人。拜钱病鹤为师。山水师吴门派,花卉果品设色清雅。解放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市文史馆馆员。


出版物书影


新婚时的徐志摩(右)与陆小曼


1929年,泰戈尔(左四)再次来华时众人合影(左二为徐志摩)






若故事到了这里,就此发展下去,再无转折,或许能迎来旁人羡煞的美好结局。

1931年11月19日,一场空难带走了徐志摩的生命。这位诗人短短的一生如烟花般绚丽,短暂的绽放之后,留下的却是无尽的回响。



再别康桥
(节选)

……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终)



本专题其他拍品赏析


▲2021西泠春拍 中外名人手迹暨三宁斋旧藏专场

Lot 3235

朱自清(1898~1948) 《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通篇批注最终定稿稿本

线装书 一册

著录:1.《文艺论丛》P1-45,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2.《朱自清全集》第八卷P73-122,朱乔森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

说明:此为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通篇批注本,首尾完整,亲笔批校,是市场仅见的朱氏著作稿本,更是市场所见篇幅最大、内容最为重要的朱氏手迹。

此稿为朱自清自存本,经李广田、赵园等整理后,为已刊《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的重要底本之一,见载于《朱自清全集》等著作,但迄今未悉数刊布,对于丰富《纲要》和全面了解朱自清对新文学的认知有重大意义。

此稿为油印本,有“燕大讲义”字样,含大篇幅剪贴补正及毛笔、朱笔、硬笔通篇批注,批校字数几与正文字数相伯仲,可见篇幅之大。

朱自清1929至1933年间讲述此课,而稿中所引述的文章迟至1933年11月,可见此稿自油印后长期存朱自清手中。朱氏故后,存朱氏家属手中,经李广田、王瑶、赵园等整理后始散出。

《纲要》为朱自清在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讲授中国新文学研究课程的讲义,“是最早用历史总结的态度来系统研究新文学的成果”,是朱自清对戊戌政变以至1930年代初中国新文学及作家成果研究最完整的的总结概述。他“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观点和评价”“不仅展示了一个‘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参加者和早期作家对新文学发展的关心和研究”,而且“对今天治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专业工作者也仍有启发和参考的意义”(王瑶语)。《纲要》系朱自清为清华大学1928年度第二学期所开“中国新文学研究”课程讲义,内容分总论、各论两部分,共计八章。各论分“诗”“小说”“戏剧”“散文”“文学评论”,从本稿中相关部分的批补种可以看出,朱自清对戏剧、散文等新文学的密切关注以及对当时背景下新文学成果的思考和观点。朱氏“中国新文学研究”课是最早在大学讲坛上开设的此类专题课。随后,朱自清在北平师范大学以及燕京大学两校同样开授此课,也是沿用该讲义。

此稿为赵园所述《纲要》油印剪贴补正本。据赵园介绍,《纲要》“原稿本共三种,一种铅印,一为油印,第三种虽有部分油印,但以手写为主。这第三种扉页上书有‘十八年’字样,且内容也较其他两本粗略,当为初稿。铅印本最为后出,但油印本上‘剪贴补正’之处颇多,其‘补正’时间,多在铅印本之后。油印本似为朱先生讲课时所用,并在讲授过程中随时有所补充”。现刊《纲要》整理时即以此稿为重要底本。

《纲要》出版经历坎坷,且此稿中内容仅部分发表。1948年《朱自清全集》编辑委员会拟将讲义整理后收入《全集》,并推定由李广田负责整理。后《全集》改为精简本《朱自清文集》,遂未收此稿。1980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决定将《纲要》整理发表,由王瑶指导整理工作,赵园具体整理三种稿本,以铅印本为底本,将另两种稿本中补正的内容斟酌插入有关章节,并作订正校勘,刊布于《文艺论丛》第十四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2月版)。后续之发表即依据赵氏的整理成果。

经对比《文艺论丛》中的《纲要》内容,此本中有相当部分内容未曾录入,主要集中在最后三章“诗”“小说”“戏剧”“散文”等章节,例如在郭沫若、徐志摩、熊佛西、欧阳予倩、田汉等作家作品成果的具体评述等相关内容皆未能进行整理。

赵氏整理时,多依据朱自清在稿中所作纲要,将穿插于书中的不同部分进行整合,工作殊为不易。

此稿主要系纲要性质,但批注部分多详细举例并加以分析,结合二者,可成完整的现代文学史著作,是以此稿可视为朱氏的未竟之作。

21.5×15.5cm(册)

RMB: 180,000-300,000


稿本中亦有提到《翡冷翠的一页》及多位新月派诗人


▲2021西泠春拍 中外名人手迹暨三宁斋旧藏专场

Lot 3230

钱玄同(1887~1939)  手书章炳麟《广论语骈枝》

纸本 册页(十五页)

说明:王森然题签,存其原装裱。

章太炎弟子钱玄同亲笔校抄章氏代表作《广论语骈枝》。

1932 年,为了劝说张学良出兵东北,章太炎不顾年老毅然北上,并将最擅长的国学传播广大青年学子,以激发青年们的爱国思想。章太炎在北京大学以《广论语骈枝》为题,连讲三次,号召青年要洞察社会经济和历史演进,宣扬爱国精神,鼓励抗日。后经章门弟子周作人、钱玄同、吴承仕整理编校,收录于1933 年刊印的《章氏丛书续编》中。《广论语骈枝》亦是章太炎晚年讲解经学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不乏对孔子、《论语》的独创性阐释,反映了其晚年经学思想倾向。

本册所录内容相较原文有所删减,且为赠送友人之作。由签条及原装裱可知,此册应曾藏于王森然处。

29×21.5cm×15

RMB: 180,000-280,000



题签者简介: 王森然(1895~1984),中国著名教育家、革命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史学家、美术家,1928年考取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馆史学研究生,于1930年结识钱玄同,并请钱玄同为其所作《近代二十家评传》题写封面。


▲2021西泠春拍 中外名人手迹暨三宁斋旧藏专场

Lot 3229

刘半农(1891~1934)书汉《礼器碑》题跋
文稿 一页
1932 年作
说明:此为刘半农书汉《礼器碑》题跋文稿,有本款及钤印,融会前人王昶、放朔观点和己意,阐述对此碑的认识。文末,刘氏自谓“素喜汉碑,曾临《曹全》《史晨》,更爱《礼器》瘦硬通神,每每把翫,不忍释手也”。
题跋写作时,值“九·一八”事变爆发未久,此时刘半农专任北大文学院研究教授,以后又担任文史部主任。据刘半农大事年表,1932年5月,刘氏与李家瑞合编《中国俗曲总目稿》,由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印行。
《礼器碑》,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亦称《韩敕碑》《修孔子庙器碑》《韩明府修孔庙碑》,东汉永寿二年(156年)九月立。石在山东曲阜孔庙,隶书。据清王昶《金石萃编》记载:“碑高七尺一寸,广三尺二寸。”此碑笔法规范,法度谨严,历来佳评颇多。刘半农在稿中引用明郭宗昌《金石史》评云“其字画之好,非笔非手,古雅无前,若得神助,弗由人造,所谓星流电转,纎逾植被,尚未足形容也。”又援清方朔《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论云“是碑之妙,不在整齐,而在变化,不在气势充足,而在笔力健举。汉碑佳者虽多,由此入手,流丽者可摹,方正者亦可摹,盖隶法之正变于此碑之正文于阴两侧均见。”
30.5×17.5cm
RMB: 150,000-250,000

▲2021西泠春拍 中外名人手迹暨三宁斋旧藏专场

Lot 3232

俞平伯(1900~1990)  为谢国桢书《瞿园》跋语

文稿 二页

1965 年作

说明:谢国桢上款,委托人得自其家属。

本拍品系俞平伯作钞本袁学澜适园丛稿“瞿园”条跋语,记述了俞平伯对“留园”、“瞿园”从幼时到成年之后的不同认识,寄托了他对故地园林的留念之情。文中谈到其曾祖俞樾、父亲俞陛云、姻亲洪尔和陈从周,以及苏州名园网师园、留园等。

瞿园即苏州网师园,亦作蘧园。乾隆年间由太仓富商瞿远村所购得,遂亦人称“瞿园”。建国后曾驻军,后拟毁园办厂,陈从周闻言便呼吁抢救园林,并与苏州园林管理处调查力主修复。文中“陈君属书诗幅, 云将悬诸殿春簃中”当即陈从周。俞平伯作此跋时园林早已修葺一新,而俞氏“久隔江乡,揽胜无缘”,“获观斯编,偶忆及前踪,”遂书此文以念之。

25×35cm×2

RMB: 80,000-120,000


▲2021西泠春拍 中外名人手迹暨三宁斋旧藏专场

Lot 3231

郁达夫(1896~1945) 抗战期间致刘开渠重要信札
信笺 一通一页
1938年7月19日作

著录:1. 刘开渠《忆郁达夫先生》,《回忆郁达夫》P93-94,陈子善、王自立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
2.
《郁达夫全集 11 书信》卷,郁达夫著,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 年。

3.《郁达夫全集 6 书信》P285,吴秀明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
说明:此通信由郁达夫写于常德,由滕固转交身在沅陵的刘开渠。抗战时期文艺界人士无私互助的情谊在此信中得到展示。同时,此信中暗含林风眠出走国立艺专的线索亦值得重视。

据刘开渠《忆郁达夫先生》,在接到郁达夫5月底的信后,刘开渠便拜托同在沅陵的沈从文帮忙为郁达夫一家寻找住处,未及事成又接到滕固转交此信。此时武汉会战近在咫尺,在此通信中,郁达夫告知刘开渠自己与家人将从常德改道汉寿,寄宿在易君左家。刘开渠也放弃了前往武汉的念头继续留在沅陵。
而这一年对于国立艺专来说也意义非凡。1938年春天,北平艺专与杭州艺专在沅陵合并后,由于办学理念的巨大差异与人事纠纷,林风眠于4月12日离校,引发了杭州学生长达两个月的学潮。滕固正是在这一情形下临危受命为院长。郁达夫与滕固、刘开渠等人的联络,证实了其与国立艺专少为人所知的密切关系。

27×16.5cm

RMB: 150,000-250,000


▲2021西泠春拍 中外名人手迹暨三宁斋旧藏专场

Lot 3224

胡 适(1891~1962)题 签赠毛子水合影

照片(银盐纸基)  一帧

1961年9月4日作

说明:毛子水上款。

此为胡适签赠与毛子水合影一帧,作于1961年9月4日。

据《胡适日记全编》,1961年9月2日,“吴大猷、陈受颐、思亮、子水来谈。留他们吃夜饭。”次日,“王雪艇约陈通伯晚饭,我去作陪。有子水、雷啸岑、卜少夫诸人。”又据《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1961年9月5日,“毛子水、吴大猷来,留此午饭。” 可知其时胡适与毛子水往来尤为密切。

值得一提的是,《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序即为毛氏手笔。毛子水早年入读国立北京大学,师从胡适,颇受胡适赏识,曾与傅斯年、顾颉刚、杨振声等被称为“胡门大弟子”。胡适在学术上曾将毛氏称为“东南图书馆”,毛子水则以胡适为“当代哲人”。1962年2月24日,胡适病逝,毛子水协助治丧,并以白话文撰《胡适之先生传》及碑文。此后,毛氏曾担任胡适纪念馆讲座之职十余年。

12×9.5cm

RMB: 20,000-40,000



上款简介:毛子水(1893~1988),名准,字子水,以字行,浙江衢州人,学者,《新潮》杂志创始人之一,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之一,被誉为五四时代百科全书式学者。夫人张菊英。北大毕业,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1949年应傅斯年之邀前往台湾,执教于台湾大学,任《自由中国》杂志总编辑,获台湾最高学术奖“行政院”文化奖。著有《毛子水全集》。




编辑: 方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055321958、18955186978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