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2021:前进中的中国当代艺术百家(上)
日期:2021-08-03 16:35:08 来源:永乐拍卖
拍卖
>1979-2021:前进中的中国当代艺术百家(上)
1979年,一群年轻人在中国美术馆外东侧的的围墙栅栏上举办了他们的展览,展出了一百五十多件油画、水墨、钢笔画、木刻、木雕作品。11月,“星星”在画舫斋合法地举办了自己的展览,《人民日报》也刊登了“星星美展”自己出资的广告。从1979年至今,中国当代艺术走过了四十余年。这四十余年中国当代艺术经历了从群体到个人,由学习到创造,并在资本的参与下历经浮沉。在“星星美展”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对于美术的认识,关于内容与形式的讨论;同时期的“伤痕美术”、“乡土现实主义”表明了艺术家的人文关怀和自我意识的苏醒;“85美术运动”让年轻艺术家们通过各种艺术语言方式打开视野,让整个社会了解到艺术具有丰富的样式和多种可能性,“新具像”和“西南艺术研究群体”都是这个时期现代艺术潮流中的重要部分;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当代艺术在全新的社会和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展开。随着大批艺术家陆续参加威尼斯双年展(1993年)、圣保罗双年展(1994年)等国际大展,中国当代艺术逐渐融入到全球化的语境中,其中“政治波普”和“玩世现实主义”两股艺术创作浪潮,在国际舞台上有了一席之地,也引发了关于后殖民话语、全球化语境中的地域经验以及中国艺术界对“国际身份”这一问题的热烈讨论;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现代化使中国当代艺术更加复杂多变,在观念与手法上已经与国际同步,同时也愈加肯定自我的身份,从当下的社会关系和自我观照中出发,以各类艺术创作对周遭的事物作出艺术的反映。受到资本的影响,2000以后中国当代艺术在市场上逐渐走向高位,随后在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骤然回落,并以更加多元的状态在进行当中。
对于中国当代艺术这40年的发展历程,四十年的时长意味着这是一段历史。可是,站在宏观史的角度上看,四十年也是一个点,它本身不过是过往和未来之间的一个连接点。当我们今天回顾过去四十年的历史时,会发现,几代人的努力不过才刚刚将一种态度建立起来的一个转折点:必须保持艺术的无限可能性。说到底,这是人性的需要,是人类文明的需要,是我们下一个历史阶段的需要。“转折点”不过是试图通过将反映这四十年艺术发展历程的收藏进行一次艺术史意义上的逻辑陈述,以便提醒人们:看上去时间很长的艺术发展仅仅完成了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我们才刚刚开始,我们在珍惜过往努力的同时,要清楚我们的真正任务是开创新的历史。
——节选自吕澎《转折点——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展览采访
詹建俊,油画家,1931年1月生,辽宁省盖县人。1953年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本科毕业,1955年中央美术学院彩墨系研究生毕业,1957年俄罗斯专家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毕业,同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现任该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顾问,及中国油画学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欧洲人文艺术科学院客座院士。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九届全国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第五届副主席,1986年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詹建俊(B.1931)凌妮
1985年
布面油画 117 × 91 cm
靳尚谊,1934年生,河南焦作人。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绘画系。1957年结业于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并留校在版画系教授素描课;1962年调入油画系第一画室任教。原中央美院院长。现为中央美院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美协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 ,中国美协第九届名誉主席。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并被中国美术馆等机构和个人收藏。
陈逸飞生于宁波,浙江镇海人。196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入上海画院油画雕塑创作室,曾任油画组负责人。60-70年代创作了《黄河颂》、《占领总统府》、《踱步》等知名的优秀油画作品。1980年赴美国留学,1984年获艺术硕士学位。后在纽约从事油画创作并在华盛顿、纽约、东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作品多次参加香港和国内的油画精品拍卖会,其中作品《山地风》创华人油画作品最高拍卖价。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人民革命博物馆和国内外收藏家广泛收藏。水乡风景、音乐人物、古典仕女,还有西藏,都是他画笔下的主要题材。
罗中立,1948年生,重庆人。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院油画系,曾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重庆市美协主席。现任中国当代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重庆文联主席。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中国台湾山美术馆、美国哈佛大学、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美术馆、新加坡美术馆、比利时国家历史博物馆等海内外艺术机构及私人广泛收藏。1983-1986年在比利时安特卫普美院研修。作品《父亲》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曾在纽约、芝加哥、波士顿,布鲁塞尔、悉尼、北京、台湾等地举办个展。设立了“罗中立油画奖学金”,推动了中国青年当代艺术的发展。
何多苓,男,1948年5月生于中国四川成都,中国当代抒情现实主义油画画家的代表,“伤痕美术”代表人物。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班,现居成都。何多苓的艺术具诗意的特质,重绘画性,唯美、优雅、感伤,他追求的是无拘无束的自由度。他的艺术造型功底坚实而全面,落笔之处,人物、景象充满生命活力。他在形式语言上所推崇的单纯感与中国传统水墨画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洗练中见细致,于单纯中现复杂,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精神境界和深层次的艺术追求。
王沂东,山东人。1972年进入山东省美术学校,曾任教于山东艺术学校美术科。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留校任教,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王沂东对家乡沂蒙山有着浓厚的感情,山村的人物和景色成为他绘画的主题。其作品曾在新加坡、法国、意大利、日本和美国展出。1987年在纽约哈夫纳画廊举办个展。作品《古老的山村》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朝戈,男,1957年1月出生于呼和浩特,蒙古族,曾用名朝革,祖籍内蒙古兴安盟索伦。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与腾格尔、鲍尔吉·原野并称“草原三剑客”。朝戈的作品具有强烈的当代感,十分深刻的揭示了人的内部精神和强烈冲突,并具有独特的心理敏感,画面节奏和精神张力,关注了人文文化的发展。作品《敏感者》、《沉默的朋友》是这方面的代表性作品,并为评论界公认的经典作品。
冷军,1963年生于四川。冷军是中国当代超写实主义油画的领军人物。是中国当代超写实主义油画的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冷军以其超级写实主义风格,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其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极端写实。他的作品画面丝毫毕现,形象精致入微。同时,由于对当代题材与内容的切入,可以给观者精神上也形成全面的张力,心灵受到震颤。冷军的"写生"被作为是保证画面信息来源的生动性、丰富性和可靠性以及激发行动的表现方式,在作画时他往往要逼近对象,扫描式的寻找、体会每个所需要的细节,局部深入,整体观照,力求画面充分,细节与整体效果的完美统一。
庞茂琨,男,汉族,1963年出生于重庆,1985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1988年获硕士学位并开始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重庆美术家协会主席,重庆画院院长,重庆美术馆执行馆长。中国油画学会副会长。庞茂琨的作品的最大特点是对人的关注,表现人的面貌,在人的面貌刻画中,表现人的精神世界。他的作品中的人物既是独立存在的客体,又是被画家感知了的,理念化和情绪化了的客体。他的艺术语言是古典的,而包含的精神却是现代的。
王川,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的重要艺术家之一。1953年生于四川成都,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80年代初即以写实油画作品《再见吧,小路》《幸存者》成为“伤痕美术”的代表艺术家,1980年代中期放弃业已成熟的写实绘画,转向新绘画艺术的冒险,并组织发起深圳首次现代艺术展“零”,成为1980年代“新潮美术”代表人物。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1970年—1978年辗转赣南、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是当时颇有名气的“知青画家”。1980年以《西藏组画》轰动中外艺术界,成为颠覆教化模式,并向欧洲溯源的发轫,被公认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之作。绘画之余,出版文学著作十余部。陈丹青无论画风与文风,都具有一种优雅而朴素;睿智而率真的气质,洋溢着独特的人格魅力。
程丛林195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1987年移居德国,曾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央美院及德国奥斯纳布名克大学。他是“伤痕美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代表作品有《1968年×月×日雪》、《1978年夏夜》、《华工船》等。程丛林关注极其普通、极其平凡的人们的生存状态,以朴实无华的写实主义艺术手法,描绘生活在大凉山彝民的生活片断。程丛林的作品用色凝重、单纯、强调画面深沈的色调感,使得人物形象的心理层面和视觉的效果强烈。
高小华,中国当代著名油画家,1955年生于南京,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1978年创作油画《为什么》首开“伤痕美术”先河,震惊中外画坛,颠覆既往教化模式,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反思文革、批判现实而成为颇具划时代意义的经典之作;1981年,再以大手笔创作巨幅油画《赶火车》,以全景式的构图和宏阔的场面再现国情民生,开创了后文革时代艺术直面现实与人生的理念;被誉为油画的“清明上河图”。上世纪末,该画获得美国亚太艺术研究院“20世纪艺术贡献奖勋章”。
毛栗子1950年生于北京。著名旅法艺术家,原星星画会成员之一。他是上世纪70年代末北京“星星画会”重要成员。用布面油画表现水墨画和干笔画的技法,毛栗子呈现出的效果是微妙和精湛的半抽象式自然意象:看似朴素的花瓣、水和风景。他借用传统画家挥洒笔墨的方式來创作,最终呈现的是难得的克制与果敢之共存,俨然可观一位游刃有余的画家正享受抽象创作的乐趣和艺术表达自由。
郭润文,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1955年出生于广东,浙江人。198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助教班。现任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系副主任,广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院特聘研究员,中国油画学会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届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术委员会委员。
黄锐,1952生于北京。是1979年星星画会的组织者和中国先锋艺术的带头人之一。他也是北京798大山子艺术区最早进驻者和大山子艺术节发起策划者。他的艺术在1980年代以绘画为主,1990年代起进入艺术的全面实验期,涉足于装置、行为艺术、摄影、版画等广泛领域。
严力,诗人、艺术家。1954年出生于北京。1973年开始诗歌创作,1979年开始绘画创作。为北京民间艺术团体“星星画会”的成员。1984年在上海人民公园展览厅首次举办个人画展,是最早在国内举办的前卫个人画展。1985年留学美国纽约,1987年在纽约创办“一行”诗歌艺术团体,并出版“一行”诗歌艺术季刊。他认为“尽管你的母语不可能加入其他语言的国籍,但人是人的护照,地球之内不需要加盖人性疆界的边界图章”。他以经历过中国的现代诗歌运动与艺术事件以及还在经历着中美两种制度而庆幸,因为写作有了更多的经验和题材。
艾轩1947年11月11日出生,浙江金华人。196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9年3月—1973年3月,在河北蔚县西合营劳动四年。1973年分配至成都军区文化部创作组任美术创作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常务理事。现任北京市政府高级文艺职称评审委员,北京画院油画创作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196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出版有《艾轩和他的艺术》、《艾轩写实主义油画技巧》、《中国当代写实派—艾轩油画艺术》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日本福冈美术馆、国内外艺术机构及私人藏家广泛收藏。
杨飞云,1954年生于内蒙古包头市郊区。1982年毕业后任教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2005年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北京油画学会副主席,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作品被国内外多种重要艺术刊物、学术杂志、画册、电视等新闻传媒广泛介绍。许多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的重要美术展览,部分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学术团体、大公司及收藏家收藏。
赵刚,1961年出生于北京,现工作和生活于北京和纽约。年仅18岁时参加星星画会——此团体是最早的前卫艺术家群体,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铺设了重要基石。此后,他在欧洲和纽约接受了艺术教育:荷兰Maastricht国家艺术学院、美国纽约州Vassar学院、美国纽约州Bard学院,并于纽约生活、工作二十余年。在此期间,他逐步发展出鲜明的国际化特征,并创作出风格多元的作品。在2006年回到北京后,赵刚不断地把焦点投向了他的独特的个人经历与中国历史之间的纠缠——他既生于此地,却又是陌生的新晋移民。
曹力,江苏南京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54年2月生于贵州贵阳。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壁画研究室,现任该院壁画系教授、系主任。担任课程:素描、油画、色彩重构、线构成。代表作品:《马与楼道》组画、《牧童》(中国美术馆收藏)、《牧牛图》(钓鱼台国宾馆收藏)、《原野》、《村女》、《最后的歌》、《打开的乐谱》、《金色的天空》、《鸟之舞》、《玩纸鸟的少年》、《童声合唱》、《都市喧嚣》组画、《月光》、《盛夏》、《琴声如诉》等。
黑龙江哈尔滨人。1983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1984年任教于黑龙江艺术学院。1988年成为专业画家,并到武汉大学建筑系任教。1999年,供职于大连轻工业学院(现更名为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任该院副院长。在重审历史的过程当中,任戬深入探究人类社会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伴随着这些进步所出现的问题。他对现代主义进程的看法包含了社会与文化历史、技术、科学和哲学领域的发展,同时也包括社会政治思想方面显露出的戏剧性变化。任戬(B.1955)天地冥之二十八:有那一瞬天地撞击生就三大图腾
丁方,男,原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院长,意大利卡拉拉美术学院荣誉院士,意大利达芬奇理想博物馆名誉研究员,意大利安布罗休学院研究员。丁方一直着力于精神文化主题的表现。在他的主题中他创造了两个对应的形象:高原和城市——这是艺术家的两个文化符号和精神符号。“高原”符号呈现崇高的象征,它的内核是悲剧;“城市”符号呈现出废墟的图式,它的内核是荒诞。这是丁方对精神重构和文化反抗的一个价值判断。它表现出了艺术家的文化立场和精神取向。
王广义1957年生于黑龙江哈尔滨,1980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与舒群、任戬、刘彦等组织和创立“北方艺术群体”,思考和关注本土文化可能具有的意义。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对两种文化的冲突和解构主义美学思想有兴趣,创作《大批判》系列。其代表作还有《凝固的北方极地》系列、《后古典》系列等。永樂2020全球首拍
张培力被称为“中国录像艺术之父”。他1957年出生于中国杭州一个医生家庭,198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中国美术学院),目前为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的主任与副教授,在录像领域里从事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是中国最早的的录像专家。
舒群1958年9月24日出生于吉林省洮南市,祖籍安徽旌德。1968年随父亲舒展学习绘画,同时开始阅读科普读物,如《十万个为什么》、《人类的起源》等,世界观在这些读物的启发下逐渐形成。1978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结识任戬,出于相同的志趣,经常一起出没于博物馆、图书馆、阅览室,对共同爱好的文史哲、艺术史等问题进行大量的研读和讨论。当代艺术家。
袁庆一,湖南长沙人,1959年生,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1982年与朋友一起成立了“湖南磊石油画研究会”,并于1982年和1984年举办了两次画展。这个期间袁庆一先后创作了《视》、《蓝色·酒杯》、《绳》等重要作品。1984年袁庆一的作品《春天来了》第一次亮相于湖南磊石油画研究会的画展上,同年入选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并获得鼓励奖。这件作品后来被美术史家誉为“85新潮”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位。
耿建翌(1962-2017),1962年出生于河南郑州,是中国早期先锋艺术家之一。1985年毕业于杭州浙江美术学院艺术系油画专业(中国美术学院)。耿建翌是“八五新潮”的前卫艺术运动中的一员,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中国声名鹊起,广泛运用各种技术来助长这种抵抗——包括各种形式的绘画性转绎、着色、拓印、摄影、和影片式转换,化学变化和文本并置——这些显著的隔离效应使得达至确切意义的努力被不断削弱。
黄永砯(1954-2019),生于福建。黄永砯是中国当代艺术运动中最重要的一员,与森达达、艾未未并称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三巨头”。黄永砯通过空间装置探讨了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试图寻找一种可以超越国界以及意识形态冲突的表达方式。黄永砯的艺术魅力就在于他的作品中透露出来的哲学、文化、政治思考,而不只在于艺术技巧和手法本身。他用自己的创作挑战传统艺术观念、信仰以及逻辑,将中西方的文化观念符号并置,以展现其中的紧张与冲突关系。
谷文达1955年生于上海,是中国当代艺术中国际知名的艺术家之一。英国艺术史家爱德华·露西·史密斯曾经称他为“八十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初期来自中国的新生代前卫艺术家代表人物”。谷文达也是八五美术新潮运动中的领军者之一。上世纪80年代早期,他把错位、肢解的书法文字做水墨画,借此挑战正统体制,并影响了后来一代艺术家。谷文达(B.1955)两种文化形态杂交的戏剧性B1-B3宣纸 墨 白梗绢装裱 537 × 94 cm × 3
徐冰,1955年出生于重庆,198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并留校任教。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曾于1990年受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邀请为荣誉艺术家,移居美国。2008年回国,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本世纪以来徐冰的创作面向更为丰富,特别是其日益关注的艺术介入社会的题材,《烟草计划》、《木林 森》、《凤凰》等均是颇具深度的代表作品。鉴于在当代艺术领域的杰出贡献,1999年他荣膺美国文化界最高奖“麦克·阿瑟天才奖”;2004年以“9·11”废墟尘埃为材料所做的作品《尘埃》,在英获得世界视觉艺术最大奖项——首届“Artes·Mundi国际当代艺术奖”;2007年在荣获美国版画艺术终身成就奖。
吴山专,1960年生于福建,是在中国前卫艺术运动中影响深远的艺术家之一。80年代,作为观念艺术家,他创作了许多例如波谱语言艺术、伪造汉字等游戏、反讽语言符号和意义指称的实验艺术作品,关注制度和意识形态束缚的解除。89年现代艺术大展后他移居欧洲,在德国和冰岛生活工作了10年,并于2005年回到中国。他的作品大多是充满了讽刺意味的语言游戏、符号游戏,图象荒谬可笑,但意义表达严肃深刻。
李山,艺术家,1942年生于黑龙江兰西,1964年就读上海戏剧学院,1968年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设计专业毕业后留本院任教,2002年退休,现居住在上海和纽约两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从事艺术实验活动,李山的生物艺术探索包含了多种艺术语言的表达,而活体生命的构建无疑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他在2017年最新的生命体艺术作品。《涂抹-1》和《涂抹-2》分别以水稻和玉米作为实验物种,通过转基因的手段,挑选出两个基因进行敲除,提供一个可以随机表达的环境,其表现结果为物种生长性状和颜色的改变。艺术家通过基因编辑手段,为生命寻找别样的书写方式,给予其自由绽放的可能性。
余友涵,中国重要当代艺术家。1943年出生于上海,1973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曾执教于上海工艺美术学校,现生活工作于上海。余友涵学习西方现代绘画创作技巧,尝试用于表达中国深厚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掘进出自身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包括“圆”系列、“啊,我们”系列等。他是中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前卫艺术运动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他融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社会主义时期的美术,以及西方现代及当代艺术的表达方式,早期作品描绘他在文化大革命中亲身经历的社会主义现实,而近期则转变了探索方向,主要通过对视觉手法的探索并结合多重透视和对中国文化本体结构的研究。他的绘画既保持着普遍意义,同样也是极富吸引力的。1988年
亚克力画布油画 160.6 x 132 cm
陈箴是中国最早的装置艺术家之一,先后毕业于上海工艺美术学校和上海戏剧学院。1986年赴法国留学,曾先后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和巴黎造型艺术高级研究院学习并任教。从1989年起,他在法国和世界各地参加了上百个个展和各种重要的主题性艺术展,为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艺坛上的地位作出了独到贡献。木头 铁 牛皮 麻绳 装置 160 × 150 × 100 cm
丁乙原名丁荣,1962年生于中国上海,1990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现为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老师。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如今,丁乙被认为是中国抽象派画家中的先驱者,他也是第一个为世界顶级品牌爱玛仕设计丝巾的中国设计师。
王劼音,1941年生于上海。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66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86年赴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及维也纳美术学院进修。从1996年至今,任教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尚扬,重庆开县人,生于湖北。1965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1981年油画硕士研究生毕业。曾任湖北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研究员。曾获得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1984北京)、首届中国油画年展荣誉奖(1991北京)、广州艺术双年展学术奖(1992广州)、首届当代艺术学术邀请展贡献奖(1997香港)、首届美术文献邀请展文献奖(2004武汉)、中国当代美术文献展获文献奖(2006北京)等。
王怀庆,曾用名王怀。生于北京。擅长油画。军委总政治部歌舞团。1969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院,获学士学位,1981年毕业于该院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王怀庆绘画对传统的继承和延伸非常突出,他的作品风格古朴、构成简约抽象,和其为人颇为接近。这位出生于北京的艺术家,以扎实的苏式写实技法,以硕士学历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早在上世纪70年代,他的插图作品就以准确生动的造型、流利清爽的线条闻名于世,他也多方涉猎民间工艺、建筑与西方绘画,借以丰富创作内涵。木条,布面油画,综合材料 150 × 420 cm 60 × 420 cm
周春芽,男,1955生于中国重庆,1982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 1988 毕业于德国卡塞尔综合大学自由艺术系,现工作生活于成都、上海。周春芽是迈向中西交汇地带的画家,他的风格、语言、观念和方式与国际当代画家一样,都在关注当下。他的技艺精湛,吸收西方当代艺术成果,是国际化的做法,既叛逆又不脱离传统,既强调追求自我个性又不局限于本土。他的画国际化,吸引外国观众,同时,他又是个性复杂而有中国情结的艺术家,没有抛弃中国艺术的主题和立场,而是用西化的手法将中国传统唤醒,重放光彩。他对全球化和解传统的变革反思,超越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改变了非此即彼的办法,真正地去兼收并蓄。
毛旭辉1956年生于中国四川省重庆市,同年9月随父母移居云南省昆明市1982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1984年调入昆明市电影公司任美术师,从事绘制电影海报的工作1993年留职停薪,成为自由职业画家1996年-1999年在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2工作室任教(聘任)2001年调入云南大学艺术学院任教现为云南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云南油画学会付主席联展1985年6月在上海市静安区文化馆与同仁创办首届《新具像画展》此展7月在南京展出,之后被批评家列入中国大陆85美术新潮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潘德海,吉林四平人。擅长油画、水彩。1982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艺术系油画专业。曾在深圳大学艺术中心从事艺术设计。云南省地矿局中学美术教师。作品有《掰开的苞米—凝结了的粒子》、《掰开的苞米—后山》、《掰开的苞米—八月 》等。论文有《想象与行动的对话》。
王鲁炎,1956年生于北京,曾先后参加了《星星画展》(1979年)、《新刻度小组》(1988-1995年)、《中国现代艺术展》(1989年)、《非常口》(1991年)、《中国前卫艺术展》(1992年)等重要展览,是中国现代艺术进程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其艺术观念和表现方法在当代艺术语境中被始终看作是一种另类。
蔡国强于1957年生于福建泉州,1981-1985年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他的艺术表现横跨绘画、装置、录像及表演艺术等数种媒材。1986-1995年底旅居日本期间,他持续探索从家乡泉州开始的以火药创作绘画的艺术手法,逐渐推大其作品的爆破规模和形式,并建立随后著名的室外爆破计划。他以东方哲学和当代社会问题作为作品观念的根基,因地制宜,阐释和回应当地文化历史。他以艺术的力量和强悍的作品视觉漫步全球,体现在不同文化里自由往来的游牧精神。他著名的火药爆破艺术和大型装置充满活力和爆发力,超越平面,从室内空间走入社会和自然。他自1995年移居纽约至今。
张晓刚,1958年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在北京生活和工作。张晓刚多次参加国内外的艺术展览,作品被国内外多家美术馆、画廊、以及私人收藏。他的作品体现了当代艺术所蕴世故的中国情境。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张晓刚运用近现代中国流行艺术的风格表现革命时代的脸谱化肖像,传达出具有时代意义的集体心理记忆与情绪。这种对社会、集体以及家庭、血缘的典型呈现和模拟是一种再演绎,是从艺术、情感以及人生的角度出发的,因而具有强烈的当代意义;曾于1997年荣获英国coutts国际艺术基金会所颁发的亚洲当代艺术家。
严培明1960年生于上海,中国最有才华的油画家之一,以一系列黑色碳熏质感人物肖像享誉艺术界。八十年代他远赴欧洲,现定居巴黎。严培明的作品,以巨幅黑白肖像为主,黑白构图中凸现纹理细腻的质感,一看之下令人震撼、令人心生恐惧。这些人物的面部,被狂野地恣意地涂抹出来,仿佛木乃伊,仿佛曾经在S&M游戏里被橡皮或皮革面具拉伸变形了,诡秘怪异、似是而非,阴暗、愤怒、恐怖、充满力量的同时让人悲哀。严培明画艺独特,笔触锋利而细微,远观如同一气呵成。
谭平,1960年出生于河北承德,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创作领域包括绘画、版画、多媒体、空间装置、设计等。1984年毕业于中央美院,从1980年代后期开始关注形式化的抽象美感,创作系列强调肌理与质感的铜版画;1994年,毕业于德国柏林艺术大学,获硕士学位和Meisterschule学位。谭平的艺术经历了西方学院体系完整的抽象艺术训练,从写实和表现最终完全走向抽象。这些特殊经历,使他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出身于西方学院体系的抽象艺术家。他曾在许多场馆举办过个展,如德国驻华大使馆(2011),中国美术馆(2012),丹麦霍森斯现代美术馆(2017),上海余德耀美术馆(2019),深圳雅昌艺术中心美术馆等,也曾参加过许多群展。
段建伟1961年出生于河南许昌。1981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原开封师范学院艺术系)。1982年分配到三门峡河南第二印染厂图案室工作。1983年借调到出版社。1991年调入文心出版社任美术编辑。2002年三月调入北方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任教。
顾德新,是中国当代最具有国际知名度的装置艺术家之一。作为中国早期概念主义艺术团体“新刻度小组”和“触觉艺术小组”的重要成员,他也是当代西方接纳东方的第一个国际展览“大地魔术师”的中国参展艺术家之一。他的艺术以极为纯粹的方式集中体现了对物质属性及属性关系的实验态度,这些实验成果构成了中国观念主义艺术史的重要一环。他非常注重社会角色、权力、艺术家、艺术品、观众和公共机构等问题,常以最直抒其意、简单明了的方式直面社会,揭示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社会本身的深层问题。无论是所触及问题的广泛性和深度,还是艺术传达中对媒材的调动、空间的驾驭、环境的敏锐把握,都在当代中国艺术界屈指可数。第一届艺术设计大奖赛候选人。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