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2023西泠秋拍《萃古熙今·文房古玩专场》还将呈现两床明清古琴器,颇为精彩,今日先与各位同好共赏:一件 清·沈瘦珊藏吴大澂款“凤舌”仲尼式古琴 琴底满刻铭文,秩序井然,皆为清代藏琴人沈瘦珊在得琴之后加刻。铭文内容以瘦珊为轴心,展现了其与吴大澂、张之京、沈雨田之间的交往。他们的所思所想都刻于琴上,研究起来可如画卷般展开,瞥见整个时代。另一件 明·“泰和”连珠式古琴 面桐底梓,紫檀岳山及琴轸雁足,通体髹了黑漆,遍体施牛毛间流水断纹,局部呈蛇腹,存李疑遗风。两件皆来源清晰,传承有序,甚是珍贵。
01清· 沈瘦珊藏吴大澂款“凤舌”仲尼式古琴赏析
铭文:凤舌。
空谷徦心。伊人宛在,天籁自鸣,会心不远,风声雨声。瘦珊三兄大人雅鉴,古皮张之京拜题(隶书)。钤印:之京私印(白)。瘦珊仁兄大人雅属(行书)。山远秋清庭空月照,枀间风入石上泉流(篆书)。清卿弟吴大澂(行书)。钤印:清卿(白)。余蓄琴二十有一,其音之清脆宏亮以此为最,惟琴古则断纹多,每一抚弦间有煞音,于是倩闽人沈雨田修之。然琴后并无镌识,其出自何人手制未由考见。至于衡量材质徇乃名人妙选,不可多得者矣,时在同治癸酉冬月乌程瘦珊沈氏识(隶书)。钤印:二十一琴之冠(白)。琴槽腹内龙池右侧墨书款:同治癸酉闽中沈雨田修。
琴体通长118cm、隐间长111cm、额宽17.5cm、肩宽19cm、尾宽13.5cm
来源:苏州户家旧藏。
北宋赵佶《听琴图》中所弹琴即为本品仲尼式,古琴式样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如琴名“凤舌”之义,此琴的音色清脆宏亮,却不失古淡,
有静气且含,弹奏起来不浊、不躁。
惟涵养之士,心无尘翳,指有余闲,
与论希声之理,悠然可得。
琴于雅室内弹奏最佳,如《太古遗音》所言,堂室静密,天朗气清,周回实壁,俯临实几,击打以指面,而附声于甲,则声斯全真矣【1】。散音为地、按音为人、泛音为天。“凤舌”琴的琴声之灵气将此三籁层次分明,如同一件具备通达天地万物德行的道器。散音一响,给人以旷古之感,虚明嘹亮,风水之淡荡,如天地之宽广。
一、琴名“凤舌”之下,紧跟张之京的隶书铭文。
琴上铭文题为空谷徦心,另起一行小字刻四言诗句:伊人宛在,天籁自鸣,会心不远,风声雨声。落款:瘦珊三兄大人雅鉴,古皮张之京拜题。并刻朱文印之京私印。
“空谷徦心”取自《诗经》的《小雅·白驹》,表达张之京对此琴琴声同天籁般自然之音的称赞外,也有渴望与瘦珊维系友谊、保持联络的殷切之心。张之京,沧州古皮人,张之洞的堂弟、张之万的胞弟。《憩园词话·卷六》记载:“(张之万)尚书工书画,(张之京)太守精丝竹,同善收藏,好植花木,而又并爱交游。消夏消寒,时为文酒之燕,同人亦乐就之。”【2】张之京通乐理,会丝竹,必能对此琴之妙处感同身受。
二、再往下龙池纳音的左右两侧,为吴大澂的款。
铭文上款“瘦珊仁兄大人雅属”,篆文八言“山远秋清庭空月照,枀间风入石上泉流。” 落款清卿弟吴大澂,附朱文钤印清卿。诗句内容好似王维《山居秋暝》之景象,宁静致远。书法结体古拙,方圆融合,刚柔相兼,颇具锺鼎古籞之态。
瘦珊在古文献中难考,罕见此人,但每一出现都与一些大名头的人物有一些藕断丝连:
从己巳年(1869年)起,在吴大澂的日记中便可见其与沈瘦珊偶有交往【3】、书信【4】,并曾为沈瘦珊夫人撰写祭文。【5】光绪十三年(1887年),吴大澂刚刚升任广东巡抚【6】,这年腊月二十八,他曾写信给汪鸣銮道:
“瘦珊景况亦深知之,现无机会可乘,或俟台斾旋省后,再向达老言之何如?”【7】
沈瘦珊那时在广东候补知县,因没有空缺,曾托汪鸣銮向吴大澂与他时任两广总督的亲家张之洞关说。可见其交往深切。
吴大澂(1835—1902),字清卿,号恒轩、白云山樵、愙斋等,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同治七年(1868)进士,历官广东、湖南巡抚。精于金石书法和鉴赏,富收藏,著述甚丰,有《说文古籀补》、《愙斋集古録》、《字说》、《恒轩所见所藏吉金録》、《权衡度量实验考》、《古玉图考》等传世。
除如上所述吴大澂之外,还有如湖州博物馆藏的一件沈秉成、洪钧书法团扇面,洪韵上款“瘦珊三兄大人属正”、沈秉成落款“瘦珊三弟大人雅属,兄秉成”,皆以尊称,内容文字恭敬、郑重。
铭文的最后,雁足之上,为藏琴的主人沈瘦珊款。其铭文写道,“余蓄琴二十有一,其音之清脆宏亮以此为最,惟琴古则断纹多,每一抚弦间有煞音,于是请闽人沈雨田修之。然琴后并无镌识,其出自何人手制未由考见。至于衡量材质徇乃名人妙选,不可多得者矣,时在同治癸酉冬月乌程瘦珊沈氏识。“朱文钤印”二十一琴之冠“。可得知,沈瘦珊在1873年收藏了二十一把古琴,此琴为其中最好的一件。但因其年代过于久远,多断纹,妨碍正常弹奏,故请了福建的沈雨田修琴。这把琴在他得来时是一把没有款识的素琴,也不知斫琴师到底是谁,但观其为不可多得的木材所制,定为懂行的名家有意挑选。
沈瘦珊的藏琴观与时人不同。琴上断纹被许多人视若珍宝,所谓古琴以断纹为证。琴不历五百岁不断【8】。更有人爱惜断纹,㪇音满面,或折腰鼓腹,迄不修理。不惟声音恶劣,且并不能下指者,比比皆然。如唐宋琴,历经岁月能够音韵完美、器型无疵者罕见【9】。若一旦修理便要剖腹,重新髹漆,意味着失去所有原有的断纹。而沈瘦珊则求其音韵全美,一切以琴声为重,不在乎是否有名家款识或是否为有名斫琴师所制,也不在乎断纹被破坏,若是有因素导致音色不佳而影响弹奏,必要修理至上好音色,即使剖腹,断纹尽除也在所不惜。琴若不能弹,弹若无佳音,与其他陈列器物何异。
三、若是仔细查看琴槽腹内,可以发现龙池纳音的右侧藏有墨笔单款:同治癸酉闽中沈雨田修。款一行十字,结字工整,楷法严谨。
传世名琴有不少后世重修之器。如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宋代伶官式“混沌材”为周鲁封重修、浙江博物馆藏仲尼式“大成”琴为伊秉绶重修。但破腹重修仍需要极大的魄力,若技术不够或运气不佳,音色状况会加剧恶化。考虑至此,沈瘦珊找了沈雨田来为其剖腹修琴。
沈作霖(1818-1878),字雨田,福建人。为沈氏漆艺第三代传人,清代“脱胎漆器”创始人沈绍安之孙。祖父沈绍安的贡献在于恢复失传的汉代“夹纻”技法,又在此基础上创立脱胎技术,相较父辈,沈雨田则在髹饰上颇有建树,以纯色金箔鍊古铜和黑、朱地筛金等法,丰富了脱胎漆器的装饰色彩阈值。
乾隆曾为沈绍安题诗一首:
“吴下髹工巧莫比,仿为或比旧还过。
脱胎那用木和锡,成器奚劳琢与磨”。
沈氏漆器为清宫常年进贡之物,沈雨田则是家族中唯一一位善弹琴、又懂琴之人。雨田晚年在课子课孙的授艺闲暇,通晓音律常挥琴自娱自赏。遂被时任闽浙总督的许应暌所悉,便邀至后衙抚琴娱母。多年后,为感沈雨田为母抚琴之酬,许应暌用公款购买沈雨田的嫡孙两兄弟的漆器进贡朝廷,使得沈氏家族地位提升。同时,沈氏漆器被送往日本等国参展屡获褒奖,就此打开外销市场。朱启钤《漆书》载,“外国人嗜沈绍安手制品,视同古玩,值虽千金,亦无吝啬。”【10】因清朝少数民族的统治,文人受到桎梏,清代古琴文化式微,琴学渐失其传,所以在当时既精通髹漆又精通琴乐的人非常稀少,若要修琴,多是去找学琴时候的老师,这些琴师对斫琴、髹漆之法也都是自学成才。沈雨田则比他们都专业得多,是为瘦珊将喜爱之琴送去重修的不二人选。到现在,近看此琴的面板仍可见局部有修补痕迹,重修之后弦路中断纹去尽,两旁略有旧漆,为新灰所掩,无复断纹。
再纵观此琴。琴为仲尼式,面桐,鹿角霜灰胎,通体髹黑漆,微见紫色,经重修后断纹难现。蚌徽,雁足紫檀,琴轸为紫檀、黄杨等硬木组成,红木岳尾,长方池沼。背面满刻铭文,字内填金、松石绿、雄黄粉,隐有裂纹从字尖裂开,为老刻。琴方首,大弧项肩,式在腰项处各呈方折收束,给人以端庄沉稳的公子风范。琴首略小于琴肩,岳山及承露横贯琴首,冠角龙龈呈双角向琴尾内收,呈现明确的规则感,护轸取平稳的方形砥柱状,与方首呼应,雁足为圆形底盘。琴体装饰朴素天真,浮华无几,遵《洞天清录》所言,琴“切不可以金、玉、犀、象为饰”【11】,仅以螺钿琴徽愈见微光,简洁黑白相衬,且琴徽大小适中,淡雅清秀。经典的仲尼式给人中正之感,此式虽易斫,却对额、项、肩、腰、尾的比例关系要求甚高,如此“凤舌”琴一般比例端正的佳器实为难得。
引用文献:
[1].田芝翁纂,袁均哲注音释,古琴文献研究室编著:《太古遗音》 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20年。 [2].杜文澜:《憩园词话》,见《续修四库全书》,卷 1734,页663。 [3].吴大澂撰,李军整理:《恒轩日记》,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处编《历史文献》(第20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第72页。[4].吴大澂:《恒轩日记》第73页。[5].吴大澂:《恒轩日记》第79页。[6].《吴愙斋年谱》,第242-243页。[7].吴大澂1887年之汪鸣銮信札,故宫博物院藏。[8].赵希鹄:《洞天清录》.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 [9].杨宗稷编著:《杨氏琴学丛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10].陈靖编箸:《沈绍安胎漆艺》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13年第1版,第16页。[11].赵希鹄:《洞天清录·古琴辨》,北京,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十,清乾隆刊本,1781年。
02 明·“泰和”连珠式古琴赏析
明·“泰和”连珠式古琴
铭文:泰和、养真。琴长:122cm 琴头宽:18.2cm 尾宽:14.5cm 隐间长:114cm。
琴为连珠式,面桐底梓,紫檀岳山及琴轸雁足。此琴形制古朴,木质松透。通体黑漆,遍体牛毛间流水断纹,可见历代修补痕迹。琴背刻篆书
“泰和” 二字为琴名,书法风格古朴自然,断纹通过铭文字迹,应为原刻。下刻“养真”印一方,从维修痕迹上看,应为后世所刻。此琴音色松、透、清、润。
古琴另外常规式样还有伏羲、蕉叶、落霞、连珠、灵机、混沌式,让人目不暇而。但论其中最绮丽缠绵、最为跳脱的,一定是连珠式,它不同于仲尼式给人一板一眼明确的规则感,而是自由灵动,丰盈怡乐。《汉书》有载: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1】。正是连珠古琴的意境所指。连珠式是隋朝的逸士“连珠先生”、李疑所初创【2】,古琴造型玲珑精巧,华美无比,如珠串相连,项和腰均作三连弧弯入,犹如连珠。一直流传至今仍有不少人喜爱,杨宗稷是清末民初一位著名的琴学家,他就慕名而斫了一把“随珠”琴,所仿式样正是李疑的连珠式。
图:《五知斋琴谱》记载的连珠式古琴。
收藏一把古琴,除了对式样的判断,还有琴的断纹。琴不过百年不出断纹,故琴以有断纹为贵,且不易得。断纹标志着琴的年代,一般情况下,唐宋时代的琴多呈蛇腹断、梅花断,元明时代多为牛毛断、流水断。另外还有龙鳞断、龟纹断等等,古人给这些断纹样式起的名字都极为诗情画意。一琴之上也可能出现几种断纹,或本有断纹,后来在修复过程中被髹漆所掩盖。当然,从南宋开始就有人伪造断纹,但所伪之纹大失自然,比较容易分辨,如宋人所说,“真断纹如剑锋,伪则否。”【3】
这把“泰和”琴为连珠式,遍体牛毛间流水断纹,局部呈蛇腹。牛毛断,纤细密集而均匀。流水断,形似蛇腹断而纹似波纹。灰漆薄而坚固。琴上可见历代琴师的许多修补痕迹,按理来说,本应断纹去尽,现在却仍有断纹如此,应是修复的年代极早,在修复之后所出现的断纹。琴本身的年代是否要更往前推,就不得而知。
参阅一: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飞泉”连珠式唐琴,《中国古琴珍萃图集》紫禁城出版社,1998年,p63。
“泰和”一词出自汉代扬雄的《法言·孝至》,寓意顺适如意、命运亨通。与连珠之式配合,正如太平之景不断绵延。这把琴的材料为面桐底梓,紫檀岳山及琴轸雁足,通体髹了黑漆,给人高贵之感。琴背刻篆书“泰和”二字为琴名,从断纹和铭文的连结状态判断,琴名二字应为原刻。下刻“养真”印一方,应为后世琴主所刻。琴如今仍可正常弹奏,音色干净响亮,松、透、清、润。
参阅二:中国艺术研究院藏“枯木龙吟”连珠式唐琴,《古琴纪事图录》,台北市立国乐团、鸿禧美术馆,2000年,p227。
另外,从北宋开始,宫廷有专门造琴的“宫琴局”,宫琴局造琴皆有定式,而民间制琴则称为“野斫”【4】,其形式大小与腹款内容皆可任意为之,或末琴多样化的原因之一。这把“泰和”琴的连珠样式与连珠定式无异,存李疑遗风之作。
引用文献:
[1].班固《汉书·律历志》上册。
[2].周鲁封编《五知斋琴谱·琴式》。
[3].赵希鹄《洞天清录·古琴辨》,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十,清乾隆刊本。
[4].曹昭《格古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