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的密林与迷宫中的猫 | 瑀空间当前展览《荧目,阵列的寓言》正在呈现

日期:2025-01-13 10:41:48 来源:EveryArt一切艺术

展览 >空间的密林与迷宫中的猫 | 瑀空间当前展览《荧目,阵列的寓言》正在呈现


图片 1

荧目,阵列的寓言

Tapetum, The Narrative of the Queue


2024.12.07–2025.02.16

周二至周日 10:00–18:00(周一闭馆)


瑀空间

上海市静安区北苏州路1040号

JK1933 A104-A105


ASTRA ART

A104–A105, JK1933,

No.1040, North Suzhou Road,

Jingan District, Shanghai






图片 2


空间的密林与迷宫中的猫


现代社会中,人们行走、迷失在高楼耸立的符号文化“丛林”。作为都市中的“动物”,在看似平静的社会场景中,个体身上的主体性正在不断接受着社会生态的侵扰与拉扯。而由文字所产生的独立文化体系和思想意识也成为了另外一种禁锢的迷宫和主体性的围城。


但无论是禁锢在自身文化体系中的“主体”还是在丛林里弱肉强食的“野兽”,似乎它们都在找寻着当代性下自身精神和情绪的叙事出口。


2024年12月7日至2025年2月16日,展览《荧目,阵列的寓言》在上海市静安区瑀空间持续呈现。此次展览以“寓言”体的策展逻辑进行展开,并由中国当代策展人陈泊帆进行策划,EveryArt作为艺术媒体支持,集中展示了罗熹、糜晟豪两位90后艺术家20余幅最新创作的作品。本次展览通过对寓言体展览何以成为可能为主题探讨了跨文化语境下后现代视觉语义的深层逻辑,进一步引出了寓言的隐秘逻辑锚定为现实的拟真相之现状。


图片 5
图片 3
图片 4

《荧目,阵列的寓言》,开幕现场


当代艺术家罗熹自幼赴俄生活学习,其作品试图在文化的边界中寻找中间态的主体性定位,糜晟豪则试图利用动物的形象作为审视“例外状态”与都市丛林生态边界与底线的灯塔。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在瑀空间的百年建筑中形成了社会与丛林,文字与情绪的阵列迷宫。


图片 7

《荧目,阵列的寓言》,艺术家罗熹现场导览


图片 6

《荧目,阵列的寓言》,艺术家糜晟豪现场导览


  “灯塔”给予人走出“迷宫”的方向与勇气


本次展览以罗熹、糜晟豪两位90后艺术家20余幅最新创作的作品为主体,以“寓言”体的策展逻辑进行展开。将展览分为“灯塔”和“迷宫”两个章节并由此对展览核心思想进行叙事化阐述。


灯塔——当代艺术家糜晟豪的作品以动物为主体形象进行切入,利用不同的“形态表面”进行视觉创作,试图将作品形成带有寓言特征的隐喻符号。并以第三人称的视角进行观察,进一步探索“主体性”的不同属性和状态。在本次展览中,糜晟豪的作品经由策展人陈泊帆的解读被赋予了“神圣人”的特质,并进一步体现出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叠加状态。通过画面呈现的不确定的闪烁身影,给予观众似有似无亦真亦幻的视觉感受。通过对动物眼睛不断闪烁的描绘,形成了灯塔——这一符号的凸显,让观者不断地在“凝视”与“被凝视”当中进行有效地自我审视。根据作品的这一特性,突出了“灯塔”在晦暗“丛林”之中的重要性,并保护观者不受野兽的“侵扰”。


图片 8

图片 10

图片 9

《荧目,阵列的寓言》,艺术家糜晟豪作品展览现场


在本次展览中,糜晟豪作品《荧目》进行了沉浸式的展出,该作品来源于作者在日常生活中人与猫的对望为灵感进行创作。猫作为日常生活场景中最常见的动物之一,在社会与丛林的生态中,具有着二重身的性质与意义。策展人陈泊帆利用瑀空间百年金库进行展出该作品,在密闭且昏暗的空间中利用射灯对作品进行展出,将猫的眼睛形成了灯塔。观者在密闭且昏暗的空间中与猫的眼睛互望,营造神秘且脆弱的“叠加态”之关系。


艺术家罗熹将文字变成了不可说念的迷宫,通过对自身不安,焦灼、徘徊的情绪表现,罗熹将自身化作古老且神秘的“弥诺陶洛斯”。在展览的作品中将自身状态面向于众——困住自身矛盾的“迷宫”之中,不断挣扎与徘徊,而观者在对作品的凝视中也在不断地找寻自身精神世界的“入口”与“出口”。


在罗熹的作品中,中国汉字立体化形成迷宫建筑体,这种可视化的表达给予观众更为强烈与诙谐的震撼与压迫感。而无处可寻的“出路”也予观者更加迷茫,持续不安的焦虑状态。


图片 11

图片 13

图片 12

《荧目,阵列的寓言》,艺术家罗熹作品展览现场


  寓言作为可持续的策展手段


本次展览由中国当代策展人陈泊帆进行策划展出,陈泊帆在本次展览中利用“寓言”体的策展逻辑。采用符号的断裂与接引将两位艺术家相结合。荧目代表了糜晟豪作品的侧面状态与隐喻,表达出了在当代语境下社会秩序和丛林生态的主体风格。阵列的寓言则表达出了罗熹作品中的秩序性与徘徊状态,而地缘文化与主体性身份的交汇则在瑀空间的百年建筑当中被架空的寓言所陈列。


图片 14

图片 16

《荧目,阵列的寓言》,展览现场


在此情景下,策展人陈泊帆在展览开幕式上阐释了策展人的权力问题——策展人应该尊重艺术家创作的独立性,保护观众解读的多样性,进而文字应当是提供选择而非要求。在展览中,陈泊帆利用小说的形式与辞藻为展览空间营造了一种作为基底的美学,并让作品与空间和观众更加自在地产生链接,并沉浸在两位艺术家的视觉寓言当中。


图片 15

图片 17

《荧目,阵列的寓言》,展览现场


《荧目,阵列的寓言》,通过两位艺术家的个人经历与作品表达,给予观众更深层的思考与见解。不论是罗熹创作世界当中那个自我挣扎徘徊的“迷宫”,还是糜晟豪笔下那个平静祥和却蔓生荆棘的“丛林”,展览并不急于去澄清和解释,它搭建了一个允许大家走进的“空间”,或是图像或是文字,它们仅是伫立的客体,凝视亦是守望。



艺术家部分参展作品


图片 18

罗熹《?# !%》

布面综合材料

150x150cm

2024


图片 19

罗熹《伊娃》

布面综合材料

150x150cm

2024


图片 20

罗熹《炼狱系列17 迪马》

木板综合材料

130x130cm

2024


图片 22

罗熹, 入口

Entrance   

布面综合材料

150x150cm

2024


图片 21

罗熹, 出口

Exit

布面综合材料

150x150cm

2024


图片 23

糜晟豪《⽩影》

布⾯丙烯

100x120cm

2024


图片 24

糜晟豪《暴⻛⾬》

布⾯丙烯

100x150cm

2023


图片 26

糜晟豪, ⿊影

Dark figure  

布⾯丙烯

80x80cm

2024


图片 25

糜晟豪, 荆棘地

The thicket   

布面丙烯

40x50cm

2024


图片 27

糜晟豪, 荧目

Luminous eyes

布⾯丙烯

80x80cm

2024



关于艺术家


图片 28


罗熹


罗熹,1994年生于河北唐山,1999年随父母移居俄罗斯圣彼得堡,2012进入列宾美术学院,2018年毕业获硕士学位,2022年博士毕业于列宾美术学院艺术史系,现居北京工作生活。


处于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边界状态成为他寻找自我身份认同的基础,东西方的艺术符号在他的作品中并行呈现。艺术成为他脱离现实并尝试处理个人的存在危机的一种方式。罗熹作品中的人物缺乏具体的人格特征,但却充满强烈的情感,他们常常组成一个群体,共同表达一种相似的情绪,而这些情节大部分都是在讲述寻找生命意义的荒谬性。

个展经历


2024 “轮盘”,LUAN Gallery,北京,中国;

2024 “空气剧院”,NUOVO Gallery ,北京,中国;

2023 “The Ark”,Triumph Gallery,莫斯科,俄罗斯;

2020 “罗熹个人油画作品展”,苏黎世,瑞士;

2020 “Fermentation” , Art-Belarus Gallery,明斯克,白俄罗斯;

2019 “Angst”,罗熹个人作品巡展,Spb Art Gallery,意大利;

2018 “罗熹个人油画作品展”,立雷利合夫博物馆,圣彼得堡,中国;

2018 “罗熹个人油画作品展”,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北京,中国;

2017 “Angst”,罗熹个人油画雕塑作品展,Triumph Gallery,莫斯科,俄罗斯。


群展经历


2024 东盟美术馆,成都,中国;

2024 oT——и—дo,莫斯科,俄罗斯;

2023 罗中立奖学金,芒果美术馆,长沙,中国;

2023 “绘画的理由”,西岸艺术中心,上海,中国;

2022 “穿过冻土、荒漠与冰川,何香凝美术馆”,深圳,中国;

2020 “Rene Magritte. The Treachery of Images”,与比利时艺术大师马克里特在明斯克联展,白俄罗斯国家博物馆,白俄罗斯;

2020 “State of Emergency”,Triumph Gallery,莫斯科,俄罗斯;

2020 “Luo Xi” 瑞士苏黎世,苏黎世,瑞士;

2020 “Emre Art”,塞浦路斯国家博物馆,塞浦路斯;

2019 “苏黎世圣彼得堡艺术团体国际画展”,意大利;

2018 “Overcoming”,日俄青年艺术家2018 艺术巡展,俄罗斯;

2017 “中国当代艺术家展”,Central Exhibition Hall, 圣彼得堡,俄罗斯;

2016 “告别”,入选俄罗斯展览馆'玛涅日' ,俄罗斯。




图片 29


糜晟豪


糜晟豪,1996年出生于上海。2019年本科毕业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绘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22年毕业于米兰布雷拉美术学院绘画专业获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糜晟豪的作品常常以动物形象为切入,尝试在不同的表面上作画,试图将各种形式的作品串联成一条正在进行的故事,虽然极少出现人物,但是人作为观察者始终在故事中扮演着角色,被描绘的各式动物也试图在映照着“人”的不同属性和状态。


展览经历


2024 “大家都是朋友嘛”,BFM美术馆,苏州;

2022 “Some one is in my house”,Suburbia contemporary,巴塞罗那;

2022 “Hop,hop,hope”,Gallery IN HQ,首尔;

2021 “Vivid dimensions”,Galerie Ovo,台北;

2021 “Talent prize”,Museo della mura,罗马;

2018 “Pause,tra caos e armonia”,Palazzo Chigi,罗马;

2018 “A nudo”,佛罗伦萨美术学院,佛罗伦萨。


艺博会经历


2023 丹麦哥本哈根艺术博览会

2023 首尔画廊周

2023 巴塞罗那画廊周

2022 Art Taipei艺术博览会


关于策展人


图片 30

陈泊帆

陈泊帆,中国当代策展人,独立艺术撰稿人。意大利米兰NABA新美术学院视觉艺术与策展学硕士,师从意大利著名策展人 Marco Scotini。陈泊帆的策展逻辑多从社群独特为出发点,探讨新生艺术的可能,并试图在策展与写作的过程中以批判的角度重新梳理国际新兴艺术的发展逻辑,通过展览将其与当代现实进行有机衔接,展现出新兴艺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共生力量。


陈泊帆近期的策展项目包括2024年北京拾院空间的“乌加特的黄昏”杜月超个展;上海H Gallery的“太阳坠进没有鳟鱼的海”郭警个展;上海永兴仓库百空间的“非常欢喜会客厅 etc.”杨放个展;西安的“假性边界”当代艺术家群展;以及上海百空间的“静默的词冗”当代艺术家群展,“非相在暗房中踱步etc.”当代影像群展,“静默的词冗”当代艺术家群展。


关于瑀空间


瑀空间 ASTRA ART 致力于构建艺术家、评论家、收藏家之间的桥梁,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现当代艺术鉴赏与交流的平台。我们探索当代艺术的创新可能性,积极引入国际现当代艺术作品,同时关注本土的当代艺术发展,助力艺术家的职业成长,推动更多优秀的当代艺术家进入观者视野。


瑀空间 ASTRA ART 的执行团队汇集了在高定珠宝行业和欧洲艺术基金及投资基金领域均具有深厚背景的专家,致力于搭建一个现当代艺术精品的收藏平台。团队为全球的收藏家提供服务,并以国际化的视野,协助藏家定制个性化的艺术投资策略。


编辑: 朱梦雅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卓克艺术APP下载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皖ICP备20230164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