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孔维克:我所理解的“三牛精神”牛,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忠厚朋友,它在农耕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伴随着人类早期文明的发轫。在中国文化中,牛还是勤劳、力量、坚忍、奉献的象征,黄牛翻土耕种,牦牛负重高原,奶牛吃的是草挤的是奶。牛的精神被历...查看详情
-
刘洪洋:千人一面是书法创作的最大弊端格物致知 物我合一■刘洪洋笔:兼毫笔墨:一得阁墨汁纸:普通宣纸砚:端砚创作环境:工作室艺术的表现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载体基础上。我们谈艺术,不能轻视更不能忽视对物质载体的摸索、探讨和关注。不止于此,艺术...查看详情
-
许钦松:老牛亦解韶光贵 不待扬鞭自奋蹄《中国美术报》 第223期 美术新闻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我们国家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战胜了南方部分地区肆虐的洪涝灾害,创造了精准扶贫的奇迹,实现了全面小康的目标。2021年是辛丑牛年,在中国传统文化之...查看详情
-
论绘画创作中线的运用和情感表达《中国美术报》 第221期美育 中国传统绘画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其深厚博大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令世人瞩目。深入了解和学习绘画艺术的发展历史,对我们今天创作和弘扬本民族文化艺术都十分重要。自古以来,绘画风...查看详情
-
梵高生命中三个最伟大的女人“每个伟大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这句著名的谚语当然也适用于文森特·凡·高。虽然他是在死后才真正成名,但有三位女人无疑为他的艺术生涯做出了贡献。鲜为人知的是,凡·高在全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查看详情
-
探访德国“瑙姆堡大师”雕像© wikipedia迪士尼动画《白雪公主》里的“皇后”、翁贝托·艾柯、尼采……这三位看上去完全不搭界的人物有何联系?将他们关联在一起的,是世界文化遗产德国瑙姆堡大教堂内的Uta雕像——这座雕像,被誉为“世界上最杰出的哥特...查看详情
-
笔墨铸就大荒流——感于王永亮山水变法《中国美术报》 第221期 专题 近日反复思考了王永亮所谈的自己关于艺术变法的思维和实践过程,深感其对中国画艺术精髓理解领悟之透彻。我多次慢慢品读其作品,眼前那种全新的审美视域也一再让我心潮澎湃。...查看详情
-
-
李可染《大黄牛》颇为生动《宣和画谱》卷十三《畜兽叙论》中云:“乾象天,天行健,故为马。坤象地,地任重而顺,故为牛。”古代常把牛比作坤卦,牛在人们心目中是温良恭顺、勤奋进取的象征,憨厚勤劳、壮硕稳健的牛儿总能惹人怜爱。2021年正值...查看详情
-
叶剑青:由《十三》展想到的文/ /叶剑青西方当代艺术所能达到的那种由内而外的自如和完成度确实是我们目前非常缺乏的。我们的艺术从魏晋到宋之后就一直在走下坡路,魏晋时候的文艺就像是一个青少年,整个状态充满了少年的活力,思维结构也很紧...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