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李乐:从美术馆到艺术共同体 让艺术回归本质
    景峰美术馆总部 生活美学空间1996年,闫利明先生收藏了自己人生中第一幅艺术作品。2014年成立了以收藏为主的景峰美术馆,美术馆很少做展览。所以闫先生与景峰美术馆在业内鲜为人知,但他的收藏是很成体系的。2015至2...
    查看详情
  • 深入践行“三牛”精神 推动新时代文艺更繁荣
    我们度过了极不平凡的2020年,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21年。在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发表铿锵有力、激扬奋进的重要讲话,引起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强烈共鸣和巨大反响,极大地感召和...
    查看详情
  • 李屹:新时代文化文艺工作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立足“两个大局”、推进“两个伟大革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查看详情
  • 难忘2020|艺术之光永远不会被掩盖
    如果时光倒回到2019年末,打开新一年全球展览计划,感觉无疑都是充满希望与期盼的一年:当人们开始期待文艺复兴大师拉斐尔500年大展;当故宫宣布紫禁城六百周年的一系列特展时,当“鉴真号”搭载奈良唐招提寺文物在上...
    查看详情
  • 林风眠毁画始末考——谈其存世作品的梳理
    画家林风眠一生坎坷,家人离散,画作与画家一样,历尽风霜。特别是一九六七十年代期间,亲手毁画于抽水马桶,成了艺术家自虐的新典故。以亲历者身份记录林风眠毁画经过的是潘其鎏与冯叶,但说法却又有出入,其中原因...
    查看详情
  • 艺术的“上海时间” | 美术展览“网红化”只是局部现象
    以“全球艺场·上海时间”为主题的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早已落下帏幕,然而,艺术的“上海时间”仍在延续。“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近期深入探访上海滨江美术馆群,探寻艺术的“上海时间”与背后。得益于上海...
    查看详情
  • 王萌:"中国表现"——出现在2020的词汇
    “中国表现”参展艺术家文/王萌 (在“中国表现”第一回展研讨会上的发言,因疫情未能赴沪于北京提供)很高兴看到“中国表现”第一回展在上海拉开帷幕,这个展览成为2020年中国当代艺术界少有的具有气势磅礴感的大型展览,也...
    查看详情
  • 迭戈·马拉多纳给艺术带来的灵感和激情
    《中国美术报》 第213期 域外美术上帝是谁?如果把这个问题抛给那不勒斯或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贫民区,上帝就成为了一个出生在阿根廷贫民家庭的卷发小矮子——迭戈·阿曼多·马拉多纳。 2017年,那不勒斯市中心的圣母教堂...
    查看详情
  • 冯远:顺应时代变局 挑起规范重担
    冯远(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文联副主席)名词的规范统一,是对于国家文化艺术发展传承十分重要的一项基础性、支撑性系统工程。今天的数字化、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专业化、规范化、结构化的专用名词...
    查看详情
  • 张晓凌:对艺术学名词 收录的三点建议
    艺术学名词审定是艺术学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艺术学名词的收录、诠释、审定水平的高低,不仅准确地体现着艺术学学科发展的现状,而且清晰地标示出艺术学科的创新能力及学术水准的高低,进一步讲,它还关乎中华民族的...
    查看详情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皖ICP备20230164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