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黑子:艺术家不用大谈工匠精神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很明显,总理提到的工匠精神针对的是企业,却不知什么原因,文艺界,尤其是...
    查看详情
  • 博物馆不能任由商业化摧残
      新华网福州4月27日新媒体专电(记者董建国 杨绍功)日前国家级文保单位、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大成殿,被房地产公司泰禾集团借用举办商业活动,引发舆论哗然。南京市文广新局事后宣布,南京博物馆未履行任何报批手...
    查看详情
  • 朱青生:所有的专制制度都坚持经典和传统的艺术
    朱青生   传统艺术美育是对已成艺术品权威的欣赏和崇仰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当代艺术的美育,强调当代艺术在美育当中的作用有两个特殊的文化前提。   第一个前提,确实存在当代艺术和古典艺术的根本的区...
    查看详情
  • 论艺术品电商的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曾是互联网行业最火爆流行的词汇,然而却是我们不可获取的,周鸿祎讲“免费”,李彦宏讲“拥抱互联网技术”,还有不少理论家之讲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
    查看详情
  • 保护文物 留住民族文化记忆
      当商业“绑架”文物,当保护遭遇开发……文物保护,似乎只有“出事”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当下,尽管不少人已意识到保护文物的重要性,但尚未在全社会形成普遍认识。尤其在城市...
    查看详情
  • 雒树刚:扎根基层创作人民喜爱的艺术作品
      24日至25日,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率文化部调研组到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昆明市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国家艺术院团要深入开展“深入生活、...
    查看详情
  • 王进玉:能工巧匠未必是艺术家
      近日薛永年先生写了篇文章,叫《艺术家必须是能工巧匠》。文章的观点我基本赞同,而成为真正艺术家的先决条件之一也理所应当要具有工匠精神,要具备高超的技艺。其实汉语里“能工巧匠”这个成语,指的...
    查看详情
  • 智源治印——“晴耕雨读”
    (文/李新永) 在喧闹的都市生活中,到处都是为经济基础,寻求和创造新的社会价值而忙碌的人们,没有几个人能停下脚步享受一下劳动所带来的喜和乐,陶醉于阳光、雨润的大自然中,智源就是一个敢于停下脚步,沉下...
    查看详情
  • 当我们谈论艺术时 我们到底在说什么
      当我们谈论艺术时,我们到底在说什么?   北野   1、艺术到底是什么   “当我们谈论艺术时,我们到底在说什么?”   这是一个问题吗?当然是,而且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说耶稣死时...
    查看详情
  • 天价画作再现 艺术品市场回暖了吗
      香港2016年春拍落槌,最吸引眼球的自然是两幅天价画作。香港苏富比推出张大千晚年力作《桃源图》以2.7亿港元(约合2.25亿元人民币)成交,就在前 一天,吴冠中留在民间的最大尺幅作品《周庄》(尺寸为148x297cm...
    查看详情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皖ICP备20230164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