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艺术的非独立身份
    艺术作为一门学科而言,似乎获得和政治、经济、文学等并列的资格,尽管在排行上较为靠后,但是现实中的艺术并未获得应有的独立对待。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这是针对与人而言,宇宙又何尝不是一个整体呢?人们为了自己...
    查看详情
  • 当代艺术:是艺术家太深奥?还是观众太浅薄?(图)
    近日,在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近期热点争议人物艾未未、舒勇、赵半狄、安迪等人的作品集体亮相。这是他们4个人首次聚合在一起的联展,十几年以来这4个人一直在不同的领域探索,创作方式也不尽相同。但他们也有...
    查看详情
  • 谁在活埋80后
    回应练春海的《活埋80后》 先得借题发挥再说:只要是巨浪,企图阻挡必将无济于事。这是我回练春海的一句话。我曾在《一代强悍,三代无种》一文就注定70后、80后的青春平庸,做了粗略分析。事实上,我在主观上更希望...
    查看详情
  • 点评《看"病"》:背对艺术 直接面对现实生活(图)
    志愿者及公众一起穿上印有“病”字的T恤行走于公共场所 4月7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卫生日”,今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关注健康不受气候变化的危害”。昨天南京艺术家郭海平以《看“病”》的方案参加了由上...
    查看详情
  • 评论:水墨介入当代(图)
    记者 陈 煜堃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关于水墨的现代性(当代性)转型显然成了一个备受关注的文化问题,随之刮起了一道强劲的水墨实验风。有人认为这是中国画变异的极端形式和边缘形态,也有人认为这是...
    查看详情
  • 黄永砯:艺术家只能独自面对“共谋”(图)
      黄永砯1954年生于福建省,被认为是中国顶尖级艺术家中知识分子与哲学气质的代表。同时可能也是目前装置艺术家中最受人敬重的一位。他的一些空间装置中探讨了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试图寻找一...
    查看详情
  • 刘永刚的绘画和雕刻
    国内美术界的人们对刘永刚也许并不都熟识,但提起他的一幅油画作品,我相信许多人都有深刻印象,那就是《北萨拉的牧羊女》。《北萨拉的牧羊女》创作于1987年,接连在几个重要展览中露面,给大家留下很深刻印象。在八...
    查看详情
  • 飘泊者的足迹——评杨劲松
    杨劲松如同不安煞车的飞行器,从一个点奔向另一点,从一个主题奔向另一主题,从一个兴趣中心奔向另一个中心。他行踪飘忽,天南地北地飞。他走路和说话比常人快出许多,这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追求理想时的作风,也是一个...
    查看详情
  • 失语的中国当代美术批评
    意大利批评家奥里瓦曾说过,批评家应是艺术家阵营里的敌人。当然,奥里瓦的意思并不是说批评家要与艺术家成为真正的仇敌,而是说批评家应保持批评的独立性。就中国的当代美术批评而言,独立性几乎完全丧失。其中的...
    查看详情
  • 陈丹青:我从不相信“创新”这个词
      保守的价值,无所不在,它催生真的创新。货真价实的创新,自在而稳健的保守,非常罕见、非常难。   《新周刊》:今天,我们该如何定义保守?   陈丹青:在我们这里,定义“保守”,很麻烦。我们会说怀念计划经...
    查看详情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皖ICP备20230164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