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
加密艺术(NFT)的时代即将到来引言:3月11日,一件独特的NFT艺术品,一枚代表着艺术家 Beeple 每天创作的5000张图片组成的“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作品所有权的 NFT在佳士得拍卖行,最终以6934.6万美元的天价售出。这一场拍卖,引起了艺...查看详情
-
笔墨色彩的表达——著名书画家季乐胜作品赏析季乐胜1972年8月生于山东潍坊澳门科技大学美术学博士生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访问学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范扬工作室助理导师《美术报》吴冠南大写意花鸟研究中心研究员《美术...查看详情
-
周安楠:游历于多元文化,更要找到自我的身份认同艺术家周安楠时代更迭,每一代人身上都呈现出独特的时代烙印,他们是时代的弄潮儿,同时也在造浪前行的过程中雕刻和定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时代。新生代艺术家们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元的面貌:更多的海外留学、交换或驻留...查看详情
-
非遗传承人张伟忠谈嘉定竹刻:用刀如笔,不能缺了文气有着五百多年历史的嘉定竹刻早在2006年即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着明清的文人传统,嘉定竹刻艺人以刀代笔,将书、画、诗、文、印诸种艺术融为一体,赋予竹以新的生命,使竹刻作品获得了书卷之气和金石之味,...查看详情
-
中国书协副主席叶培贵:敬畏传统,放眼未来中国书协副主席叶培贵为了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贯彻黄坤明部长在第八次书代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李屹书记的讲话精神,围绕如何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查看详情
-
余丁:虚拟策展实验项目指向更广泛而高效的“人”的教育2020年10月30日,教育部发布了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中央美术学院“虚拟策展实验项目”获评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该评选经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申报推荐,教育部组织网络评审和会议评审,共...查看详情
-
5G开启“全息艺术”的新时代“技术的应用普及包括‘新媒体’概念的运用,形成了作品与观者在表象上的关联性,而内在逻辑与文化根基的脱离却在观者中产生了感知上的屏障。”这是当下艺术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近日,笔者对话了几位在艺术领域,科技创...查看详情
-
参展艺术家谈“会当凌绝顶——中国国家画院名家学术联展”的艺术创作展览名称 会当凌绝顶——中国国家画院名家学术联展 展览时间 2021年1月20日—2月20日 展览地点 中国国家画院明德楼一楼展厅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主办单位 中国国家画院 承办单位 中...查看详情
-
张子康:美术馆的学术体系与虚拟策展实验室的人才培养相辅相成艺术中国: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对于此次的虚拟策展实验项目提供了哪些支持? 或者说,您认为美术馆机构与学校的这种虚拟实验课程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张子康:美术馆的学术体系和策展人的人才培养是相辅相成的,对...查看详情
-
在技术世界里,开启艺术与设计的全新变革随着数字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进程,最初只是源于制造业的“数字双生”(Digital Twins)这一概念,其应用范畴早已超越了原本的行业壁垒,不仅极大地影响了当下艺术和设计的走向,成为其各门类实现创新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查看详情